新形势下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初探
2018-02-06张贝
张贝
摘要: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当前提出的一种新型概念,该理念基于生态理念作为基础,比如实行多层次的养殖与种植相结合,以此提高种植效率,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分析了当前林下经济产业的几种常见经营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为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4-0210-02
1 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集体林地制度改革发展处于全方位深化,多角度推进的关键时刻,国家也在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到改革中来。大多数地区也把生态建当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林下经济的合作与扶贫开发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旨在对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度改革的脚步。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现在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合理并且有序地对林下经济进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林下经济产业的合理开发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并且巩固集体林权制度的模式以及生态建设的成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主要对林下经济的产业模式做了概述,对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且对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阐明。
2林下经济的含义及其产业模式的概况
林下经济对全国大多数农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项目。想要实现林下经济的规模化以及带动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人必须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的建设,充分利用好林下土地资源以及林荫的优势。积极发展林下产业的基础建设,找到并且树立与发展模式或者不同产业链条上的各种典型。做好试点示范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典型的用处。建立起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下的生态农林业发展模式。由于典型林下经济引路作用,从而发现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林下产业,对循环经济的流通以及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讲,我国的林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是以下几种经营模式构成:林禽经济,是指在林下种植或者保留杂草,用种植的植被或者保留的杂草当做家禽的饲料,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林畜经济,是指在林下种植牧草,作为牧地使用,或者饲养猪、羊、牛等家畜,对家畜进行圈养,这样既节约了用地,又能防止家畜对植被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林菜模式,这是一种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将蔬菜不间断种植在林下,极高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林菌模式,在速生林下种植可食菌,这是解决大面积闲置林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3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必要性
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提高林地的使用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森林面积有着明显地增加。利用林下闲置土地的空间资源,从而大力发展林业立体经营模式,同时提高林下作物的复种指数。实现从单一林业产业向复合林业产业的转变。这样一来,既符合了发展循环产业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要求,同时也是必须对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林下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单位面积林地的产出比率的要求所向。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便会成为制约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实现在同一林地空间内合理并且充分的利用林下资源,发展不同生产周期的种植或者养殖经营活动的方法。一方面,能够通过用耕地替代林业作物,同时促进林木的生长,节约林業经济模式的经营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说,还能通过林下作物的种植,林下经济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短期或者中期收益,一步一步积累林业的生产发展资金,并能够解决投入不足等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4 影响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然而由于缺乏典型示范企业的带动,林下经济发展的规模依然比较小,很难形成竞争优势,而且不能够满足市场的批量需求,经济模式过于单一。目前,大部分林下经济仅有“林菌”或者是“林禽”两种经济模式,不仅发展模式比较少,而且林下经济的种植和养殖品种过于单一,基本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基础设施条件差也是制约林地经济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地经济中的林地主要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地,这种林地主要集中在水库周边.然而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力、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比如林禽模式,家禽的排泄物分布广,不方便收集及时处理,会影响水源的水质,诱发细菌,传播疾病。同时,天敌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发展,例如,鸡喜欢以地下昆虫为食。林畜模式,牲畜对地表的践踏,容易导致土地结块儿,不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牲畜对树皮的啃咬,更加不利于树木健康生长。
5新时代下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发展
政府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主动为农民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到面对面讲解林下经济模式种植养殖的可行性以及注意要点。仔细介绍林下种植养殖的各种经营模式,并且积极引导农民走到林下经济模式化的道路上来,传播术要领,并及时为农民提供林下经济相关的信息。致力于创新发展,发展林下经济与当地的农业结构相结合,并且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还要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相结合。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做到林下生态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比如可以发展一些污染资源比较少,对植被的破坏比较轻,同时又有较高的产生附加值。还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比如观光、度假、探险等不同风格为主要项目的生态旅游业。
在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要着力于林下经济的产业建设,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基础发展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进一步完善。采用与技术措施相配套的建设,尤其是对于林区的公路、水能、通讯、物流等设施。不断地对规模进行完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打造科学示范基地,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并且开展林农知识讲座,对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进而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食品,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发展。林业部门则需要根据地质的条件,选择具有特色的林场进行试点、示范并作出正确的引导。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动人们收入,重点培养一些大规模企业或者当地大户,并且大力进行创新,拓展新的林下经济产业,形成一个新兴的市场,着力于加强品牌的建设。通过身边的实际事例宣传真实、可靠的收益,这样才能够大力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要抓好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这两个方面,以此来增加收益。
努力发展科技示范地,积极培养科技示范户,科技人员到户指点生产,做好典型的试点工作,林业部门也同时应该选择条件适合,经济能力达到一定要求的国有林场或先行试点,积极摸索经验,吸取教训,总结方法并且加以推广。对成功示范的试点进行表扬以及大力宣传,对先进工作单位加以表扬,以激发当地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6 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6.1 推进林下经济与城鎮化同步发展
随着当前城市机动车辆的日益增加,车辆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日益加重,车辆产生噪音、尾气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在城市的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被人民广泛接受,并迅速贯彻落实到城镇化进程的实践中。遍地烟囱的工业区逐渐被绿化带环绕的适合居住的社区以及新型的产业园区所代替。森林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地增加,为在高楼大厦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带来新鲜又清新的空气,也为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提供了放松心情的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品味。
6.2 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相结合
大力发展大型林下产业基地,把林下经济的发展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相结合。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大量的当地村民搬迁和外出打工,则造成村里的劳动力流失和土地的弃耕,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多因为经营不善致使倒闭后,土地也就闲置下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将这些闲置和弃耕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保护环境、绿色生态的功能。林下经济在当前的快速发展同样也为偏远地区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指示,山区的地形环境比较复杂,交通闭塞,人口较少,大多不适合工业项目的开展与进行,所以,可以积极建设高收益的林下产业基地,种植一些高经济效益的林业产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实现农业的高效利用。
6.3 建立健全林下产业的相关配套服务
通过各种渠道的大力宣传,为农民普及林下种植以及养殖业的相关知识,并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林下经济发展提出更加科学的指导,能够将土地利用、资金收入、技术发展、政策变革等打包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对林下产品的市场形成规范的模式,并且保证从生产到销售的渠道畅通无阻。
7结语
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统一思想,树立典范加强组织结构的分布,并且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成立林下养殖生产领导小组,并且将林下养殖任务做到层层分解,以及责任能够层层落实。来保障林下经济模式的稳定持续发展,做到结合实际,找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林地类型及适用范围,做好林下经济模式试点的发展规划。把发展林下经济模式与林业模式化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能够突出当地特色,统筹规划当地的生产计划。
通过林下经济模式进行合理筛选,按照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当地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当地特色,实现林下经济产业模式更科学、更标准化的发展,促进产业化的形成,打造立体经营格局,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