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8-02-06任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措施生活化

任娜

摘要:鉴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误区,导致该项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本文将着重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误区,进而探究如何规避误区,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水平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有效措施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开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在规划与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中,注意规避教学误区,如知识技能弱化、案例缺少提炼、推崇探究性学习等[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误区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统形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进而按照新要求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予以调整、创新,实施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但通过分析该项教学的教学效果,发现该项教学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入了误区,具体表现为:

1.知识技能弱化

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知识获取过程的呈现,致使学生未能准确的理解=知识,同时学生情感态度等精神诉求得不到满足。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这也使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知识技能不重要,进而忽略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难以提高[2]。

2.案例缺少提炼

新课程标准下,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彰显=生活化教学的=突出地位,在课堂上堆积了大量案例,让学生聆听和思考,但最终学生却没有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主要是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来提炼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仅是聆听一个又一个案例,没有结合案例深入到分析问题,学习知识。

3.推崇探究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師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究性学习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很多教师热衷的一种教学形式。的确,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中推崇探究式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学习知识,真正吸收知识。前提是探究式学习不能“过头”。而现实当中就有很多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一味的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未适当的教授和指导学生,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学习困惑,进而产生厌烦感,不能有效学习知识[3]。

二、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面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容易进入误区的情况,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改变现状,真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水平,为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创造条件。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文逼着将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即: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程导入方式只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基础,教学主体内容才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基于此,为了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水平,还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深入剖析教材,合理规划设计教学内容,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与教学想贴切的生活片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那么这一教学情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势必能够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进而融入到情景之中,在情景的引导下参与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4]。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往新时空》课程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呈现了“网友交流”为主题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产生共鸣,此时教师提出几个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能够打开自己“话匣子”,畅所欲言,这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有效的学习了本节课内容。

2.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展开课堂教学,都不能够使学生灵活、有效的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还应当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行动中来,利用道德与法治只是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状态,那么学生势必能够有效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当然,要想使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习困惑之处、能力、性格等方面,进而创设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设置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始终的实践难题,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经过不懈努力后有效解决难题,真正吸收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信心[5]。

结束语: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下良好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自然的教学氛围之中有效学习知识。但前提是不要进入教学误区,如知识技能弱化、案例缺少提炼、推崇探究性学习等。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应当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或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真正提高该项教学的有效性,以便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浅析[J]. 新课程导学,2017(03).

[2] 周文静. 生活,德育的起点和归宿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 双语学习,2011(09):111-112.

[3]彭娟,王强.生活化教学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考试周刊,2014(55):41-42.

[4]俞淡幸,佘柏奇.基于教材贴合生活: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5(7):33-34.

[5]吕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0):0155.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257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措施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