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2-06高丕晔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危险因素

高丕晔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中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分析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患者年龄、接受呼吸机治疗持续的时间、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临床应该对这类危险因素加强重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4..02

呼吸机相关肺炎具体指的是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在持续治疗3天之后肺组织以及呼吸道发生的感染,是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一类相对严重的并发症[1-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出现可能使得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存在较高的死亡率[3]。本研究具体分析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

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中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8例,包括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6.28±6.13)岁。合并症:1例为肺间质病变,1例为支气管哮喘,3例为肺癌,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方法

详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内容有:患者性别、年龄、使用呼吸机时间、有没有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没有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意识状态是否清晰。由于呼吸机相关肺炎导致死亡的判定标准:由于肺部感染的存在加速了患者死亡;患者死亡时仍存在肺部感染症状;因为肺部感染导致直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而出现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治疗结果

本研究100例患者中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8例,占8%。所有患者通过及时治疗均成功痊愈,没有患者死亡。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时间最短1天,最长2个星期,平均呼吸机治疗时间(8.64±2.18)天。

2.2 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的单因素分析

100例患者中60岁及以上的有38例,5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13.16%;60岁以下患者有62例,3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4.84%。100例患者中男性有53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7.55%;女性有47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8.51%。呼吸机使用时间在7天及以上的患者有31例,5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16.13%;呼吸机使用时间不足7天的患者有69例,3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4.35%。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8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3例,占37.50%;不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92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5例,占5.43%。气管切开的患者有34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3例,占8.82%;没有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有66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5例,占7.58%。意识清醒的患者有2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2例,占9.52%;意识不清醒的患者有79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有6例,

占7.59%。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知,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P<0.05),而性别、气管切开状况、意识状况不会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P>0.05)。

2.3 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上述研究中的单因素性别、年龄、意识、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展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个因素进行赋值,年龄:60岁以下赋值0,60岁及以上赋值1;性别:男赋值0,女赋值1;呼吸机使用时间:7天以下赋值0,7天及以上赋值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赋值0,不伴有赋值1;气管切开:切开赋值1,不切开赋值0;意识状态:清醒赋值1,不清醒赋值0。继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2.071,OR=1.414,Wald x2=2.537,P>0.05,95%CI=0.295-2.819。呼吸机使用时间在7天及以上:β=0.497,OR=6.326,Wald x2=4.864,P<0.05,95%CI=5.189-7.68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β=0.427,OR=5.575,Wald x2=4.536,P<0.05,95%CI=3.320-6.781。年齡在60岁及以上:β=0.841,OR=2.218,Wald x2=1.269,P<0.05,95%CI=1.940-3.469。气管切开:β=2.697,OR=1.134,Wald x2=4.351,P>0.05,95%CI=2.081-4.565。意识清醒:β=1.539,OR=1.475,Wald x2=2.658,P>0.05,95%CI=2.864-6.561。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年龄在60岁以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在7天及以上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的危险因素,P<0.05。

3 讨 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高龄、使用呼吸机时间、伴有慢阻肺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而患者的性别、意识状态以及气管切开状况不会直接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4]。而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最重要的原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出现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医疗负担、影响患者治疗后恢复[5]。所以,为了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针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必须做好以下干预措施。第一,注重气道湿化:选择配置恒温的湿化装置对患者实施雾化吸入,能够减轻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状态,加快排除痰液。第二,管理好呼吸机管道,一般间隔3天左右进行一次呼吸机管路更换,定期进行储水瓶的更换以及清除[6]。第三,正确吸痰,吸痰前先拍背、实施雾化吸入,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压力要控制在25 mmHg以下。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必须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范,保证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吴云雁,刘小娟,段晓芬,等.风险管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207-209,212.

[2] 黄妮妮,胡美春,韦思尊,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1):845-848.

[3] 余 虹.某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4):357-359.

[4] 程莉莉,张秀月,杨洪艳,等.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

70-72.

[5] 郝恒瑞,成 芳,康丽娜,等.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9):92-94.

[6] 罗万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4):159.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危险因素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