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电新闻媒体转型期对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2018-02-06许丽君

视听 2018年2期
关键词:播音员新闻媒体广电

□ 许丽君

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至今,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不断出现播音员、主持人离职风潮。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传统新闻媒体遇到转型瓶颈,新媒体锋芒日益盖过传统媒体,多名著名主持人如王志、黄健翔、李咏、崔永元、张泉灵、郎永淳、赵普等相继从央视离职,引起舆论和业界议论;而众多地方广电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就业环境也不容乐观;加之大量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相应岗位工作,而是选择其他行业甚至不相关的行业另辟蹊径寻求谋生渠道的现象,更让业界担忧。大家在揣测“名嘴”们离职原因的同时,也对播音与主持这一行业目前的培养方式产生了疑问,究竟兼具什么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才能胜任转型期内的传统广电新闻媒体,也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速度,更能在未来广阔的市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业界特别是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机构和播音主持专业从业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看现象

(一)播音与主持专业人员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不时会听到央视主持人离职的消息,究其原因,无不与当今媒体转型期有关,从几位比较有影响力的“名嘴”离职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可见一斑:

李咏,2013年离职后从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永元,2013年离职后从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柴静,2014年离职,暂无具体去向。张泉灵,2015年离职从商,现为傅盛战队顾问。郎永淳,2015年离职从商。

除了央视,各省市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在原本良莠不齐的环境里,也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原因如下:

首先,还是受新媒体的冲击,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传统广电媒体经济压力空前加大,工资福利待遇并不能像鼎盛时期那样丰盛,很多地市级广电媒体若无政府财政拨款便无法为播音员主持人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从而导致有才能的播音员主持人往高处走的现象。

其次,人员出走及经济压力造成地市级广电媒体内部岗位空缺,内部人员结构调整,有些从事多年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开始转岗,这和部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产生矛盾,于是选择更好的发展方向。

再次,传统地市级广电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缺乏很好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学习意识,导致专业能力停滞,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被淘汰掉。

(二)传统广电新闻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招聘收窄

反观传统新闻媒体这几年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招聘,可发现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央视并没有大面积扩充主持人队伍,而地市级广电媒体更是收紧入口,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并不能成功留下。笔者曾供职的一家地市级广电媒体2016年流失播音员主持人达6人,却并未招聘新人。这样的现象除了让传统新闻媒体在继续发展中举步维艰外,也造成大量的播音主持专业从业人员不能很清楚地研判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传统广电媒体的发展更加不抱信心。

(三)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多,就业目标单一

虽然传统广电新闻媒体播音员主持人人才流失严重,就业环境几近狭隘,但是纵观全国,来自数百所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和在读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其他行业的现象,近几年更加普遍。另外,细查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大多数课程如新闻播音、电视节目主持、广播节目主持等,仍然是以向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输送人才为主。此外,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也还十分欠缺。

(四)播音员主持人就业动向分析(如图)

我们根据发现的现象绘制一幅图,方框代表培养机构,圆形代表正在经历转型期的传统广电媒体,五边形代表新媒体,六边形则代表各行各业。

从图示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时以输送到各级广播电视台为主观目的,但真实输出却凤毛麟角,学生主要流向是其他行业。此外,新媒体所需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是大量的,但高校培养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大部分人才还是从社会和其他媒体机构而来。这就造成了高校培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培养机构培养不出适销对路的人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问题出在哪里?

二、发现问题

(一)培养和就业之间的衔接严重断层

1.断层A面:传统广电新闻媒体对播音主持专业要求提升

(1)要求经验优先。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转型期间迫切需要实战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如此便可省去时间和精力培养,让其直接上岗。大多数高校学子都缺乏实践,连最基本的采编播技术都尚且停留在书本理论上,更别提复杂的社会实践。

(2)要求稳定性。由于转型期间的广电新闻媒体对未来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经历有经验的人才流失阵痛后,对播音员主持人招聘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能力上,更要求他们有很强的集体意识。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他们往往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强的主持人,这样不仅能够给团队带来新鲜活力,还能很大程度上稳定团队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好持久战。

(3)要求一专多能。如今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越来越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播音员主持人也被要求具备采编播一体、熟悉新媒体运作且具有前瞻意识能力,全程参与节目制作每个环节。此外,部分地方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还被要求具备一定的人脉关系或者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发掘或吸引广告客户。

2.断层另一面——培养机构不能紧跟时代发展

(1)招生人数增长太快,超过就业所需。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播音员主持人热,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量招收本科或专科生,造成目前人才过于饱和的状况。

(2)课程设置方向单一,未能紧跟时代变化。在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没有科学研判行业形势、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设置。除了播音发声基础学习之外,就是新闻播音、电视节目主持、广播节目主持、节目制作、新闻采访和编辑等针对广播电视方向的技能。在如今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招聘收窄的情况下,开辟其他方向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迫在眉睫。不过也有少部分播音主持专业也迈出了积极的步伐,比如开设影视配音艺术、礼仪、双语主持等方向的播音主持专业,但开设的院校还比较少,且并没有系统考虑招生比例问题。此外,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也还十分欠缺。

(3)实践基地结构单一,实践过程随意,要求不高。绝大多数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践单位都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但是能够出声出像的机会非常少,更别说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他们寻找更多就业方向的机会。此外,高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实行放养形式,给学生安排好实践单位,实践中是否积极完成任务全凭学生们自我约束要求,实践期结束并没有要求有何作品呈现。

(二)造成严重的人才供需矛盾

1.转型中的传统广电新闻媒体出现了播音员主持人大量流失,但是由于岗位特殊性,又很难快速找到适合节目特色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最后导致节目停播或者节目因为主持人替换而丧失影响力。最著名的要数央视的几档名牌栏目,如《看见》因为柴静辞职而停播,《星光大道》因为主持更换而流失大批中老年粉丝等。笔者之前曾供职的某地方广播电视台在2016年流失播音员主持人达1/4,导致部分节目停播。

2.各高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不能找到对口工作,往往退而求其次或改行;这导致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在读学子对未来迷茫彷徨,甚至对专业不抱希望继而提前做转行打算。

3.其他新媒体行业所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不断增加,但高校培养的人才又不能满足其要求,学生缺乏对新媒体行业运行的了解和认知,更缺少相关工作经验。

三、应对措施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困境,我们能做的就是:

(一)从宏观来讲,教育部门在把控好招生人数和比例的基础上,不能盲目扩招。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更应该依据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合理调整招生人数比,让学生在比较优良和资源充裕的环境下有所学。

(二)培养机构应积极与市场和行业接轨,了解行业发展需要,培养行业真正需要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如深入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部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改变原有过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跟上时代潮流;以鼓励、布置作业或者考评等形式要求学生自主融入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自我锻炼,如在喜马拉雅、荔枝、配音秀等各大有声平台上开辟主播专栏,通过直播或录播节目、脱口秀、有声书、配音等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并通过此方法了解自己的水平和不足,提前进入市场环境,增强就业筹码。

(三)要加强专业学科之间的交融性,提倡学生某一学科方向的研究,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内兼具播音主持素养的人才。可在高校推行跨专业双学位制,特别针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从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从最初的综合广播到后来的窄播,新闻、音乐、交通、文化、军事、历史、科技、农业、教育等频道相继出现,而节目主持人如果兼具某一领域的特长,将和整个节目相得益彰。在这一要求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谋而合,如央视《今日说法》的撒贝宁,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喜马拉雅《蔡康永的情商课》的蔡康永等。

(四)加强对学生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影视配音、语言礼仪、沟通交流等相关知识,扩大就业方向。语言表达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新闻节目播音主持,还包括影视剧纪录片配音、有声小说演播、语言礼仪艺术培训、亲子阅读教育、演讲谈判技巧等。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课程设置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提升艺术素养,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根据自身特色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大拓宽其就业范围。

(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管理,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将责任全部转移到实习单位。学校应规定,学生去实习单位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杜绝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迟到早退、频繁请假的现象。学校应设置作业完成情况统计,根据统计考核学生实习期是否合格,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行业接触范围,特别是对新媒体行业的接触。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率先垂范,积极关注新媒体发展动态,在日常教学之外多做与新媒体活动相关的尝试,多研究与新媒体语言艺术相关的课题,引领学生探索新媒体发展中语言艺术活跃的领域。

四、结语

如今,不管是传统广电媒体还是新媒体行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和要求都有变化,这必然要引起培养机构的重视。否则,人才结构单一、人才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最终将影响个人才能的施展,也必将影响整个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媒体在审时度势转变发展,为媒体输送人才的培养机构更应有前瞻性,不让断层出现,不让学生迷茫,不让年轻的语言缺失发展的空间。

1.罗幸.新媒体情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7):14-15.

2.盛兰.全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视听,2016(10):184-185.

3.赵娜.“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1):84-86.

4.周子琳.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6(02):255.

5.付焱.全媒体视域下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06):292.

猜你喜欢

播音员新闻媒体广电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