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回顾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02-06张松涛
张松涛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 10003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征程。4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伟大转折。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新世纪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40年来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长期参与对外开放具体政策制定、推进执行的工作者、亲历者、见证者,抚今追昔,笔者应约写下这篇纪念文章。
邓小平是最早和最坚定地提出并推动改革开放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回顾总结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过程,既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深切怀念,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迫切要求,它有助于我们从邓小平理论宝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巩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就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更好地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互利共赢,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率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的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深化改革同等重要、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早在1975年主持整顿期间,邓小平就率先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有关思想。1975年8月,他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谈道:“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外国都很重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1]29他实事求是,大胆地提出:“要进口,就要多出口点东西。这里有一个出口政策问题。出口什么?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出口一些。工艺美术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出口。化工产品要考虑出口。煤炭也要考虑出口,还可以考虑同外国签订长期合同,引进他们的技术装备开采煤矿,用煤炭偿付。这样做好处很多:一可增加出口,二可带动煤炭工业技术改造,三可容纳劳动力。这是一个大政策,等中央批准了再办。总之,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1]29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且在当时条件下非常具有独创性和深远影响。他顶住“四人帮”的压力,冲破了出口石油、煤炭是“出卖”资源的“左”的束缚,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增加创汇的新途径,提出了补偿贸易的最初设想等。他的这些思想,与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打开国门,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吻合和交相辉映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一以贯之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领略邓小平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伟大品格和高尚情怀。
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1978年10月邓小平就尖锐地提出:“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1]132他深刻地分析和总结了历史经验后一再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2]64“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78“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2]90“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1]232
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破坏,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的胆略和气魄,为使已近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能够尽快得到重建和发展,广泛深入地在全党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进行了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同时,积极抓住国际局势缓和的有利时机,适时而果断地提出了“抢时间”“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的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就一再反复强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1]127“现在抢时间很重要,全国准备引进上千个项目。凡是引进的技术设备都应该是现代化的,必须是七十年代的,配套也要是七十年代的。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去,那才真正是爬行主义。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1291978年10月,他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指出:“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1]132“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所以,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132-133
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中央全会,开始将邓小平改革、开放、搞活等一整套战略构想变为全党的共识,实行开放政策作为40年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坚决拥护和坚定执行。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工作时,开始第一次使用“对外开放”的表述,他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1]363此后,“对外开放”一词以它科学、丰富和基本的内涵开始进入当代中国的基本语汇,融入党、政府和社会日常使用的标准用语之中,并成为今天的中国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词之一。对外开放的思想逐渐被确定和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于1984年10月载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成为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共同行动的指南。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回顾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过程。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2]117因此,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大势的结果,也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全面分析、准确把握的结果。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64这一高屋建瓴的判断,一语揭示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基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开放的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反映了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1989年6月9日,他谆谆告诫全党:“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2]306
正如邓小平一再反复告诫人们的那样:“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1171992年初,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373从这些一再反复强调的精辟论述中可以看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之所以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的,这与他科学分析、反复比较、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是分不开的,正是从这些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中,邓小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断言:“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2]219
深入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核心要义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抢抓国际机遇为我所用,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将属于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很好地互学互鉴,始终牢牢把握开放的主动权,趋利避害,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结合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有效把握、利用和延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步伐,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深情回顾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改革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赋予广东、福建两省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举办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从开放14个沿海城市,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到举办海南经济特区,形成沿海开放地带;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到开放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等经济区域,对外开放的地域由沿海伸向内地,层次不断丰富、领域渐次拓宽。在开放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逐步扩大,在工业和贸易领域国际联系日益深化的基础上,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各类企业、投资、技术和承包运营工程项目走出去日渐增多。各类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广泛采用,取得了许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
4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成效显著。沿海开放地带开放型经济率先发展,上海、重庆、武汉等沿江开放城市带动“长江经济带”快速起飞,建设“一带一路”带动沿边、内陆深度开发开放,使广大西部地区变为开放前沿,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雄安新区横空出世。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充分吸收利用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大批有实力、捷足先登的企业“走出去”承包工程、开展国际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自主创新,加速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快速兴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财税收入,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40年来,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持续扩大,贸易结构、贸易业态、贸易模式、贸易质量不断优化,已成为世界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2017年,进出口总额4.1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近20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201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360亿美元,对外投资1250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1993年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始终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开放带动国内产业快速升级,自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产出国,占比超过1/5,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增强了大国地位、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加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充分印证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成功实践。以下试举三例。
(一)建立经济特区
翻开改革开放的历史长卷,应当浓墨重彩加以展现的,首推邓小平倡议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1979年4月,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工作汇报时,对他们的创新构思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邓小平在不同场合还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特区”这个概念,它是以后正式名称“经济特区”的由来和简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突围”,杀出一条“血路”的突破口。[3]88在邓小平倡议下,党中央于1979年7月作出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2]51-52兴办经济特区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特区建设的每个关键时刻,邓小平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1984年1月-2月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强调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51在视察珠海和厦门时,他分别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2]511987年6月,他明确指出:“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2]2391992年春,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珠海等地,他的重要谈话给经济特区建设者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邓小平指出:“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2]372
作为建立经济特区的首倡者、决策者和指导者,邓小平不断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把握着经济特区发展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1985年8月,邓小平同外国客人谈话时指出:“现在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这两句话不矛盾。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总之,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但在开放过程中要小心谨慎。”[2]133建立经济特区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摸着石头过河”,既要胆子大,更要步子稳。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在其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实践中,邓小平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继续得到了发扬光大。1987年6月,邓小平谈到海南经济特区时指出:“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2]2391991年,他在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2]366
实践证明,邓小平建立经济特区的创新思想和果断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为改革开放迈出了慎重初战的第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有说服力、增强自信心的样板,也为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建设现代化贡献了中国范例、中国智慧。经济特区很好地发挥了邓小平提出的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四个“窗口”的作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地缘优势,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了开放型经济,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行了全方位改革、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范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进程。40年风云际会,经济特区从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变成了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发展步入快车道,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高端云集,2017年深圳经济总量2.24万亿元,已与香港比肩;厦门近三年集成电路产业连续保持20%以上增速,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居全国第五;珠海去年人均GDP排名跻身全国前十位;汕头近几年也奋起直追,去年经济增速9.2%,排名广东省内第一。经济特区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决定了它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并作为排头兵、先行者,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新的助力。
(二)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
改革开放初期,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严重匮乏是我国发展面对的一大难题。邓小平反复强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1月,他指出:“现在经济建设的摊子铺得大了,感到知识不够,资金也不足。……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1]156“我相信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是会热心支持我国的建设事业的。”[2]162“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2]358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指出:“我提议充分研究一下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我赞成陈云同志那个分析,外资是两种,一种叫自由外汇,一种叫设备贷款。不管哪一种,我们都要利用,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条件不用太可惜了。……我们现在如果条件利用得好,外资数目可能更大一些。问题是怎样善于使用,怎样使每个项目都能够比较快地见效,包括解决好偿付能力问题。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我认为应该坚持。至于用的办法,主要的方式是合营,某些方面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包括外资设厂的方式,我们都采取。……我们要下这么个决心,权衡利弊、算清账,略微吃点亏也干,总归是在中国形成了生产能力,还会带动我们一些企业。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1]198-199对于引进人才,他认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2]32除了重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邓小平对如何利用好外资,发挥技术引进的作用,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他指出:“吸收外资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法,也可以搞合营,先选择资金周转快的行业做起。当然,利用外资一定要考虑偿还能力。”[1]156“我们引进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到必须具有偿付能力。……人家来做生意,就是要赚钱,我们应该使得他们比到别的地方投资得利多,这样才有竞争力。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有这个优越条件。但是,特别吃亏的我们不干。……还有,引进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自己的。就是说,引进的项目里有好多东西我们能自己干的,都用我们自己的,有些则用它的图纸,用它的规格,由我们来制造。这样,引进一个项目,可以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引进的技术我们掌握了,就能够用到其他方面。”[1]199应当说,作为对外开放长期实践中的重要举措,坚持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是邓小平统筹思辨、大胆尝试、果断决策的结果。从实践成果来看,积极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兴办“三资”企业,扩大了就业和财税收入,提高了产业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为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技术进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建立经济特区是为改革开放开辟了一块“样板田”,那么积极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则不仅在“样板田”注入了充足的“肥料”,更是为在全国有条件的各类地区广为展开提供了可能。由此,中国改革开放在一波又一波的强有力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下,渐次梯度推进,遍地开花结果,渐成浩荡磅礴之势。
(三)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关系
加强对外经济关系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又一重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楚,以为只是对西方开放,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国家关系即使不能够正常化,但是可以交往,如做生意呀,搞技术合作呀,甚至于合资经营呀,技术改造呀,一百五十六个项目的技术改造,他们可以出力嘛。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2]98-99邓小平指出:“要研究多方面打开国际市场,包括进一步打开香港、东南亚和日本市场。”[2]159-160邓小平在谈到加强与欧洲的经济关系时指出:“我们一直在考虑加强同欧洲的经济联系,这是作为一项政策来考虑的。希望欧洲的企业界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创造条件。”[2]119“同东欧国家合作,也有文章可做,他们有一些技术比我们好,我们的一些东西他们也需要。”他还指出:“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2]32邓小平高度重视同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多次指出:“中国向发达国家开放,但更重要的是向第三世界国家开放。第三世界国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技术上也各有特长,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相帮助,进行合作。这对彼此的经济发展有好处,也有利于克服我们各自国家的困难。”[4]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持续深化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开放不断向世界各国全方位拓展,贸易、投资双轮驱动、双向发展,对外开放、对外经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长足发展。
三、深刻领会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伟大指导意义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与验证,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其划时代的思想性、开创性,连同它的基本经验、基本原则,揭示规律、历久弥新、昭示未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勇于实践、果断坚定
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坚定不移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基础。我国曾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囿于历史和客观条件限制,建国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依循。开放的每一步重大推进,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原有体制和思维定式的障碍。邓小平坚定不移地支持对外开放,他一再指出:“开放不坚决不行,现在还有好多障碍阻挡着我们。”[2]367“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2]29“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2]79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以革命家、政治家的极大勇气和魄力,支持对外开放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他认为,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对外开放,“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2]165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他鼓励大家,“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2]372“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374正是邓小平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气概,为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筑牢了根基。过去40年,我们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
(二)科学研判、抓住机遇
科学研判、抓住机遇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环节。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国际上发展的大机遇并不多,机遇稍纵即逝。“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2]365他科学判断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制定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采取强有力的推进举措,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他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2]354邓小平对国际大趋势和我国发展的准确判断,为我国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2]369“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2]282“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2]105邓小平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短时期内打不起来作出冷静准确判断,1983年3月,他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以前总是担心打仗,每年总要说一次。现在看,担心得过分了。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2]25并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64作出客观深邃思考,对改革开放、抢抓机遇提出了迫切要求。他强调:“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375要抓住机会,“凡是遇到机会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体现改革开放,大开放”。[2]297邓小平对对外开放的宏大战略思考和抢抓机遇的战略要求,为我们更好把握国际大势,捕捉、把握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启迪。
(三)从实际出发、把握开放主动权
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思想精髓。开放也是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但脱离了发展、稳定的改革开放,就会产生不利后果。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实行与发展、稳定相协调的改革开放战略,是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在坚持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从实际出发。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2]248“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2]265早在1984年6月,他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就指出:“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2]65“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2]43-44“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1]168“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2]174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邓小平提出要循序渐进、先试点再总结经验。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2]130“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总之,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但在开放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定要保持谦逊态度。”[2]133“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2]139邓小平这些对外开放的思想和论断,指导我们在对外开放中要始终注重客观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为我所用、不照搬照抄,有舍有取、趋利避害,要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四)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作为主权独立的国家,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和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中,始终奉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既做到平等协商,不拿原则作交易;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国际合作伙伴国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利,实现合作各方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来访的日本客人指出:“看得远些广些,有利于我们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只对一方有利,而是对双方、对两国、对两国人民都有利。……现在到中国来投资,对日本的将来最有利。”[2]53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2]3671984年10月,邓小平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谈道:“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所以我们说,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是相互的。”[2]79“中国要创造条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要创造条件,首先的一条就是不要怕冒风险,不必担心我们的政策会变,胆子放大一些,合作的步子更快一些。历史最终会证明,帮助了我们的人,得到的利益不会小于他们对我们的帮助。至于政治上战略上的意义就更大了。”[2]80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代表全党向世界庄严宣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2]3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和原则,对于指引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坚持处理好与国际合作伙伴国家的关系,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至关重要。
(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我国不能依赖别人搞现代化建设。要在对外开放中,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加快建设现代化步伐,又牢牢把握国家的主权,以自力更生为主,增强自力更生能力。邓小平在提出并大力推动对外开放的同时,一直坚持不懈地反复向全党同志强调,“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2]78“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1]2571982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第三世界国家来访客人时谈道:“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争取外援,而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1]405-406这就是邓小平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他把“自力更生为主”,高度总结和概括为“中国的经验第一条”,指明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把自力更生片面理解为自我孤立、封闭起来,拒绝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早在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1]91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我们在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和交流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对外开放的巨大成效,反过来又增强了我国的自力更生能力,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归根到底有利于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5]58他要求全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5]34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5]34“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5]60“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5]22并向世界昭告:“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5]60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5]58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5]1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往开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新时代的战斗号令,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程度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6]
反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的精辟论述,可以深切地感到,它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实际,不断丰富发展、开拓前行。
——坚持主动、双向、全面的开放。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局中的稳定器、世界变局中的正能量。因势利导,推动完善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我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大国博弈和较量日益升温,我国发展外部环境面对挑战和风险不断增多的复杂国际局势下,牢牢把握主动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推动主动、双向、全面的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接互补、统筹协调,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公平包容、互利共赢的开放。实现在我国境内注册开业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面对世界正在发生着的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的激烈交锋和演变,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积极化解各种“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维护多边主义、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探索国际多、双边合作发展新途径新前景,引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动能、规则进一步优化、与时俱进,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的发展更好惠及世界。中国在开放发展中为世界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分享世界给予中国的机会和利益。
——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开放。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支撑,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完善贸易投资促进体制,有序引导支持双向贸易投资,鼓励沿线和有关国家来华投资,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二是把沿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协调相关国家政策和国际化联通标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和方式,突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优势互补、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四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及其实践探索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开放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让开放成果更多惠及中国与世界,努力实现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