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稍安勿躁
2018-02-06杨良敏
杨良敏
最近,世界热点多,其有一个共同点是,主要围绕大国之间关系展开,有斗争、有角力,当然也有合作。这构成了世界的复杂图谱。
中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不仅中国的态度无法忽视,而且与中国市场的联系更无法切断。对此,一些国家的心态复杂,比如美国就不太淡定。自去年以来,中美之间不断爆发一些冲突,有点让人疑惑不解。在“百日计划”之后,中国以创纪录的超级订单为特朗普总统访华之旅画上句号。但是,在特朗普的理念里,彼此贸易体量越大,美国吃亏就越大,认为遭到不公平对待,需要改变。他的改变之道,就是要通过“双反”、大规模加征惩罚性关税和禁运等手段来实现。一两个月以来,中美高频、高烈度的贸易摩擦,就是“特朗普思维”诱发的结果。尽管大规模加征关税的举措尚未落地,但在市场上形成的负面情绪已经在发酵。尤其是,美方对中兴通讯处以为期7年的产品和技术禁运,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应和对贸易争端政治化的担忧。
如果不客观分析中美贸易格局背后的深层原因,仅看逆差还是顺差,就会得出并不公允的结论。美国的贸易逆差与自身的经济结构、美元地位、全球化条件下的分工高度细化有关,因其处在价值链高端,分食绝大部分利润,实际上有巨大的“利润顺差”。看不到这一点,向贸易伙伴挥舞大棒就是无理取闹、用霸道和强权说话。而就中国的顺差来看,更多的是由完整的产业结构与开放的市场相结合所形成的,尤其是要素成本较低、配套完整、性价比高的优势,为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没有谁能抗拒这种“福利”,美国更是无法离开,这是来自消费者的声音,政府也无法装聋。
但是,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更多的政治考量,其行事逻辑并非能以普通人的观念来理解的。对此,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有理有利有节地在斗争中谋求自身利益,而不能自乱阵脚,同时要引导社会形成一个理性、平和的氛围,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极端情绪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管控分歧和化解矛盾、纠纷。当下,社会舆论和大众情绪形成的多元对立现象值得反思。
首先,挑起冲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其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完全背离了国际多边主义和美国主导制定的自由贸易规则,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接招?坚持多边主义和维护自由贸易是世界潮流,要坚守而不违逆;自身利益受损,必须坚决捍卫,这是主权范围的大事。利益都是在斗争中获得,对自身正当权益的无原则妥协,是对霸权的纵容,将遭到得寸进尺的勒索和讹诈,最终既失利益又丧尊严。
其次,中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软实力方面差距明显。我们对此要有冷静的认知,不可盲目自大,更不应产生马上就要超过美国成为老大的幻想。中国崛起是伟大梦想,也是一个自然过程,但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而曲折,指望一马平川不现实,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目前,我们与美国的摩擦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与包括媒体、公众等在内的盲目自信有关,高调而浮躁,这刺激了美方的自尊心和习惯了的老大意识,从而让这种虚幻的事实变成了对我实施遏制和打压的借口。骄必败的古训道理深刻,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
第三,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中国今天呈崛起之势,得益于方向正确,方法对头。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并将继续让中国前进的脚步充满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定改革开放,甚至把美国对我发起的贸易争端看作是改变现状的倒逼手段,“感谢特朗普”的言论就有点离谱。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自己解决。先进技术靠化缘化不来,要靠自己去努力学习、创新。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看到客观存在的差距,以及过去重视产品和市场规模、忽视产品技术高度依赖进口而终被“卡脖子”的风险。当然,制裁不是“世界末日”,外行起哄没有帮助,上纲上线的指责更不具建设性。遇到问题碰到坎,想办法渡过难关才是正道。要相信,在这个开放的世界,外部封锁是无效的,自我封闭也不可行,如今创新领域的追赶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花几十年的时间摸索,可以借助的工具和手段与从前完全不同。我们卧薪尝胆十年,会是什么情景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四,中国的崛起,由各种现代化指标组合来体现。崛起离不开创新,但这种创新并非狭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这些创新同样重要,能为我们争得领先地位,也会对技术创新形成助力。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谁能否认这些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变化呢?
第五,政府需要发挥稳定人心的作用。美国对我发起贸易争端还远没有结束,这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也需要做好充分、持久的斗争准备。当前,有必要系统摸排和梳理各领域的差距,与世界顶尖水平进行对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攻关,并不断完善人才战略、资金投入等支撑体系,一边追赶一边跨越,在跟跑、并跑和领跑中保持战略定力,低调而笃定地前行。许以时日,只要不犯颠覆性错误,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