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02-06呼义红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体目标贫困地区攻坚

呼义红 刘 红

(中共塔城地委党校 新疆 塔城 834700)

[内容提要]“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扶贫脱贫机制,将扶贫脱贫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基础,了解脱贫攻坚面临的总体目标及指导规划,践行科学的脱贫攻坚策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截至2017年底,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托里县和裕民县三个贫困县先后完成脱贫摘帽,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9247户59985人。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14441户45343人,占贫困户总人口的75.6%,已脱贫(不享受政策)4655户14253人,占贫困户总人口的23.8%,未脱贫151户389人,占贫困户总人口的0.6%。2018年,塔城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全地区69个贫困村,14441户45343名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工作,151户389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在坚守“十二五”计划成果的基础上,以“十三五”为发展方向,了解其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与指导方向,落实脱贫原则,拟定科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

一、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

(一)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

2011年底,国务院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拟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在此纲要中,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规划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面对12.8万贫困村、2948.5万的贫困户,该纲要指出,针对不同贫困成因,在保障经济扶持的基础上,加大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脱贫不仅靠政策,而是依靠国民素养优化。纲要中,2015年末是个分界点,已然走过前五年发展规划的扶贫纲要,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包括各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内的总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医疗、教育、住房等都有较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为可喜的改观。然而,针对2010年拟定标准,农民纯收入达到2300元,集中连片特困区均摘掉贫困帽子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努力,确保贫困人口衣食无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环境以及平衡各地区收入水平,将是未来五年中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总体目标。

(二)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

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各级人民政府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保证脱贫攻坚战的绝对胜利,党和中央领导人针对脱贫攻坚战下达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扶贫等内容发表了20余次的重要讲话,并召开数次脱贫扶贫专项座谈会。针对国家脱贫扶贫大思想,李克强总理也亲力亲为深入探访老区,考察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现状,初步拟定相关指导意见,敦促各级政府以两年时间消减1000万以上贫困户为工作目标,科学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两位领导人共同提到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党的十九大代表大会精神为统领,坚持邓小平理论,有效发挥“三个代表”的重要作用,科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了解并深化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扶贫的重要讲话,认知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准定位贫困地区现状,拟定科学脱贫方案,确保方案落实讲科学、方案推行有方法、方案拟定合人心、并注重区域协作,有效互通,从而保证各地区扶贫脱贫切实到位。

二、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

(一)以党的领导为基础

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应落实以党的领导为基础,夯实组织关系,确保脱贫攻坚站在全局的思想高度,以党的支持与领导为重要手段,确保中央总指挥,地方带好头,并保证省市县乡村各级书记有思想,发挥各地区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共同努力,齐抓建设,协同发展,开拓创新。

(二)以政府主导为方向

以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在此之上建立科学的政府引导,确保政府的职能有效规划市场、规划社会、规划民族间关系,保证有效引导市场发展,供应科学社会扶持政策,站在理解互助的基础上推动各地区理解互融,共同发展。政府作为地区发展中重要的引领者和维护者,其主导力量应成为脱贫攻坚战的发展方向,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以精准扶贫为指导

党的支持稳固,政府主导科学,应配合扶贫脱贫指导的精准。拥有良好的扶贫计划,精准到位的扶贫对策,可促使脱贫工作科学开展,扶贫效果显著提升。精准的扶贫对策是根据现实需求,以满足社会发展必然规律而拟定的局部性扶贫计划,该计划应以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为拟定标准,时刻围绕脱贫攻坚战指导思想,打造符合百姓需要的脱贫指导策略。

(四)以持续发展为手段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拥有十分显著的科学地位,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将带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并实现其长效发展。当前,经济贫困地区,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显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可持续发展项目定位不准,可持续发展意识模糊不清。不注重可持续发展,不注重长效发展,将无法实现真正的脱贫与致富。对此,坚持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抓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将是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关键所在。

(五)以群众基础为动力

党的支持与政府领导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坚实后盾与指导方向,然而,贫困地区若想真正地走出贫困的阴影,走向富饶的彼岸,群众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现实情况是群众自发性,劳动力外流严重,这使原本贫困落后的村落更加雪上加霜。对此,认知群众基础是脱贫攻坚战的坚实战斗力,以留存地区劳动力,维护发展大环境为重要原则,确保劳动基础的稳固,促进脱贫攻坚战的整体胜利。

(六)以因地制宜为方案

脱贫攻坚战根据地区差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拟定脱贫方案,遥远的世界屋脊与风情万种的南海小岛,其环境差异巨大、民风民俗差异巨大、地域特色差异巨大,因此在扶贫脱贫战略方案的规划上应迎合地域人需,结合地理环境,打造科学的脱贫方案,才能保证脱贫方案精准到位,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策略

脱贫的关键不仅在于经济的大力扶持,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及可持续发展等全方位扶持方案的落实同样重要。

(一)发挥因地制宜原则,实现精准定位脱贫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沿海地区发展迅猛,内陆地区发展缓慢,加之地域环境差异、地理气候问题,导致各地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对此,解决地域发展差异,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发挥因地制宜原则,拟定科学的脱贫政策,从而保证地区发展科学、精准、均衡。

1.选择特色脱贫产业。特色脱贫产业是现阶段地区脱贫发展的科学对策,贫困地区在各项资源上原本具有一定优势的发展项目,由于当地人员意识不足,经济条件不足,造成其优势资源白白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新疆的新鲜水果,品质优良但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模式,更没有注重发挥产业优势,因此无法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此,必须科学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最终实现地区的全面发展。

2.完善劳务输出脱贫。新疆部分贫困地区条件差,缺少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也没有良好的土地供其劳作,能选择的脱贫方法只有外出务工。针对此类情况,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可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能够被城市所接纳,基础培训必不可少,劳动输出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区发展环境

发挥因地制宜原则,在拟定科学扶贫脱贫策略的基础上,有关政府部门应按照扶贫脱贫的重要指示,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发展完善上下足功夫,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改善地区发展环境,既能留存剩余劳动力,还可有效引入外部投资,实现地区科学发展。因此,未来五年的脱贫攻坚战,首先应从加大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网及科技建设入手,有效结合现代“互联网+”思维,确保脱贫与建设有效结合,从而增加农村基层群众见闻,增强农村基层群众脱贫意识,保证农村信息流通,确保公路、铁路交通通畅,确保地域移动时间缩短,确保物资运输渠道通畅,有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增强电网、互联网、水网覆盖范围,优化农村地区环境,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及旅游发展,为农村经济开拓全新发展思路。同时,加强地区环境保护,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地区环境改观,使地区人居生活条件改善。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新疆地震灾害,检查此类地区农房质量,增加抗震设计,从而加强地区居民生活信心。另外,改造地下水,清理生活垃圾,绿化村庄,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促使其更愿意于家乡从事生产,并开展自主创业。

(三)强化社会群体素养,巩固基层脱贫意识

有效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其脱贫致富意识,将可令其开拓眼界,拓展全新的脱贫手段,有效实现脱贫致富效果。

1.确保基础教育设施开展科学。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我国社会基层素质教育发展。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教育兴国之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保证了“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渥的人才资源。由此可见,打造基础教育设施于贫困地区的重要性。发挥政府政策扶持,鼓励上山下乡,向农村及偏远地区输送高质量教育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对偏远地区义务教育,鼓励基层群体参与到各项培训之中,加强其职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其在本土或务工城市中的竞争力。

2.以村为单位,丰富贫困地区的业余文化生活,确保治穷先治盲。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开拓贫困地区人们的眼界,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网络服务、数字服务等优越性,积极引进并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从而有效地实现地域文化与思想意识的革新,为脱贫攻坚打下良好的素养基础。

综上所述,在党的正确引导下,在政府的有效扶持上,加上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优化交通、环境、文化等基础设施,我们有信心打这场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总体目标贫困地区攻坚
牢牢把握总体目标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湖南烟草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和建设总体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