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2018-02-06王喜莎
王喜莎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内容提要]新时代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四个全面”的重要工程,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近年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已经有很多贫困县“脱帽”。但是自身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等面临的挑战因素也多,如何在新时代战略背景下,抢抓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文章从紧紧围绕总目标,抢抓新疆多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新疆“一体化”平台优势,精准掌握新疆贫困人口发展现状、精准建立新疆多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项目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35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有27个,按照当时2800元人民币的扶贫标准,新疆贫困人口在216万以上,其中南疆四地州贫困人口占85%。[1]近年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已经有很多贫困县“脱帽”。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今后新疆应紧紧围绕总目标,抢抓新疆多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新疆“一体化”平台优势,精准掌握新疆贫困人口发展现状、精准建立新疆多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努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时代要解决贫困地区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匮乏、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就要以更加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办法推进“精准化”的扶贫,让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享受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福利,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2],将新时代扶贫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新时代新疆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时代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四个全面”的重要工程,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一、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意义
1.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主持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新疆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治疆方略。”[3]这些战略举措确定了新疆新时代工作的总目标,积极推进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推进27个国家级贫困县积极稳妥“脱帽”,是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必然要求。
2.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其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积极稳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多民族贫困地区。没有偏远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全面建成的小康,因此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3.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目前新疆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部分群众依然存在着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4]
4.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紧紧围绕总目标,积极稳推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新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区域人民群众的就业,实现区域贫困人口积极有效的脱贫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新疆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推进扶贫工作,积极改善民生,成效显著。新疆实现区域贫困人口脱贫,体现中国民生改善要求,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
5.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一带一路”倡议将新疆建设成核心区的重要基础。“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5],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程度。新疆扶贫工作在深入分析沿线国家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程度、国际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基础上,在将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背景下,新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民俗文化优势突显,这些成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将新疆建设成核心区的重要基础。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发挥新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建设“五大中心”将积极有效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新疆的边境县城、边境口岸形成互联互通、辐射带动、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优势为新疆扶贫工作带来发展契机。在扶贫过程中,新疆相关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交通基础流的带动、辐射作用,为新疆周边城镇扶贫提供商机,实现新疆文化多样化协调、引领、带动发展。
6.新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产业援疆的根本目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国家对新疆的经济社会投入更大力度。对口援疆省区的产业援疆为新疆扶贫工作送带来了甘露。例如文化产业援疆,“文化部在新疆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围绕着‘春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新疆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和‘新疆文化译制中心项目’等项目展开支援,文化部捐助16辆流动舞台车来支援南疆三地州文化发展;国家图书馆在全疆范围内实施县级数字图书馆援疆行动;两批艺术家小分队在文化部组织两批艺术专家小分队到天山南北进行演出;新疆文物保护在国内专家学者的直接帮助下,走出新疆,走向世界”。[6]
二、新疆贫困人口扶贫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新疆贫困人口较多、较分散、程度较深,增加农民收入困难,实现脱贫困难。2015年新疆贫困人口216万以上,其中南疆四地州贫困人口占85%。因此,新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南疆四地州,南疆四地州的典型特点是距离中心城市较远、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且贫乏、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绿洲面积小、且可种植面积有限,扶贫开发难度大。由于新疆地域辽阔,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使得精准扶贫难度加大。
2.经济发展缓慢,扶贫动力不足。近年来,自治区党委紧紧围绕总目标,高度重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与东部、中部省区相比较而言,经济总量相比较少,发展速度、规模、增速跟内地省份相比还有一段距离。2017年新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920.09亿元,与2016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649.70亿元相比仅增长11.63%。从统计年鉴数据中我们发现,虽然新疆近年来的经济总量在逐步增加,但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较小,而且发展速度缓慢,带动扶贫工作的动力不足。
3.基础设施薄弱,扶贫工作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础实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新疆交通通讯、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问题函待解决。新疆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煤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棉花加工产业的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自身的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来,而煤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棉花加工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新疆扶贫发展自身基础依然薄弱。
4.贫困县生态环境脆弱。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中,85%以上在南疆四地州。新疆南疆贫困县中喀什地区8个;阿克苏地区2个;和田地区7个;克孜勒苏州4个,[7]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高寒山区、荒漠边缘区和河流下游缺水区域,一直是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这些贫困县域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匮乏,人口较为稠密,生态发展能力较弱,位于干旱地区,主要分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自然条件较差。
三、新疆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1.紧紧围绕总目标,抢抓新疆多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发展机遇
一是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顶层政策为新疆扶贫工作开展方向。依据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与扶贫工作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法规,加大新疆多民族地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
二是把握我国经济整体一直持续、稳定发展机遇,积极促进新疆扶贫工作。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文化扶贫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引进与我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经济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产业,加强新疆多民族地区大数据建设、自媒体建设、一体化平台建设,借助大数据、自媒体、一体化平台要更加精准地掌握新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层面的需求取向与倾向,精准地加大新疆多民族地区扶贫建设力度。以“振兴乡村战略”为新疆多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契机。
三是以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工作整体稳步推进为基础,把握“精准扶贫”为新疆区域扶贫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全国全面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状。真正做到全国“精准”扶贫引领新疆区域“精准扶贫”,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基础,努力提高新疆多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的生活水平。深入总结近年来新疆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与实践,指导新疆多民族地区制定相关适合新疆新时代扶贫工作政策。
四是加强“精准扶贫”思想文化建设,夯实文化扶贫基础。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尤其是文化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功能、文化引导社会发展的功能,在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背景下,新疆应该加大文化扶贫建设力度。思想意识引导实践,而武装思想意识的则是文化。因此,在新疆多民族地区的扶贫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新疆多民多地区的思想教育,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转变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在文化扶贫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持“四个意识”,加大力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工作。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注重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事业、扶植一批发展潜力大、资源禀赋独特的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夯实各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基础,逐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抢抓文化扶贫重大战略机遇期。
五是抢抓“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战略机遇期。新疆扶贫工作的突破重在“特色”两个字,因此必须从“特色”下功夫。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民俗文化优势,抢抓新疆扶贫工作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好新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优势的区位优势,夯实“五大中心”建设基础,充分展示“五大中心”核心功能,因此来促进新疆扶贫工作积极稳妥地实施。
六是新疆扶贫工作抢抓援疆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加大了对口援疆工作建设力度,尤其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新疆的经济社会援助工作,成效显著。新疆多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总目标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夯实基础、统筹南北疆发展,加大扶贫工作的建设力度。在产业援疆过程中,认真学习对口援疆省份的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专长、产业优势,探寻内地产业发展经验科学嫁接到新疆文化发展上。
2.因地制宜,精准建立新疆多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项目
新疆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非常重要的。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探索经济发展新思路,产业扶贫重在从资源挖掘角度入手找准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依托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扶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走特色产业扶贫之路。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加大特色民族旅游项目的投入,当地的群众可以通过举办多民族舞蹈演出、乐器演奏、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展示、特色体验等方式提高收入。“加大城乡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偏远山区、农牧区、少数民族其群众集中地区倾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8]如在传统手工艺精湛的贫困地区,投资建设传统技艺展示馆;在传统习俗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可以成立多民族乐器乡、多民族乐器城、多民族文化演艺基地,既发挥文化社会教育引导功能的同时,又能发挥文化的经济促进功能。
3.充分发挥新疆“一体化”平台优势,精准掌握新疆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和困难需求
近年来,新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构建“一体化”平台,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精准”扶贫首要任务是要选准扶贫对象、选对扶贫对象,确保扶贫资金、资源、技术“精准”用于扶贫活动和扶贫对象。摒弃以往的扶贫局限在简单地瞄准贫困人口上,而是要积极精准掌握贫困人口的需求。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需求特点,要在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现实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需求、生活、生产志趣与倾向的基础上,制作适合区域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扶贫大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的有效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等技术手段做好收集贫困人口需求数据,找准新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领域的相关问题和症结,对症下药。在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物质、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文化发展动态数据库,努力加强新疆多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进行大数据统计工作,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对贫困人口传授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种植科技、生产理念、经营理念的强大作用,切实做好文化知识、文化理念、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等方面的文化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