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的互动
——以“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为视角

2018-02-06闫晓萍赖玉萍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伊犁州伊犁一带一路

闫晓萍赖玉萍

(1.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伊宁市 835000;2.伊犁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 伊宁市 835000)

[内容提要]科研创新驱动战略和旅游兴疆战略,均为新疆根据中央部署的重大战略方针而实施的两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旅游兴疆战略的实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旅游先导,“五通”枢纽,产业融合,民生惠邻,民心相通,外引内联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新疆建立两大战略互动机制,将产生互为动力,互为载体,互为目标,联动共赢的倍增效应。新疆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可选择“文化旅游融合、国际旅游合作、生态民生旅游、全域旅游示范”等四个方面的创新发展路经。

根据中央对新疆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2018年自治区旅游大会上提出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了以科研创新为动力提升新时代新疆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高质量实现旅游兴疆战略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文以“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微视角,以新疆和伊犁州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成果文献为基础,从多方面探讨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的路径选择问题,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提供科学决策服务。

一、文旅科研创新推动伊犁旅游大发展的回顾

(一)伊犁本土作者发表的旅游学术论文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指导

1.关于伊犁旅游发展战略与旅游开发方略的学术研究成果。2005年伊犁州党委提出“旅游名州”战略之前,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在完成的科研项目和出版的专著中就提出了伊犁州要走“旅游兴州”战略道路的观点,发表了15篇伊犁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开发方略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王友文,邰德惠(2001)提出:加快发展有伊犁特色的旅游业,作为振兴伊犁州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最早提出“旅游兴州战略”观点的研究成果。[1]王友文,杨萍(2007)提出:特色旅游业将成为新疆北部沿边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开发国内专题旅游线路、探险旅游线路、跨国与跨界旅游线路、跨境水上旅游线路,积极准备启动空中跨国旅游线路[2]等,在疆内首次对伊犁特色旅游业给予前瞻性预测和全局性旅游线路做出科学顶层设计。徐平,王友文(2007)提出:发展最重要的是把旅游质量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将质量旅游作为总体战略,所有的旅游产品都应该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等,在疆内首次提出伊犁与中亚五国合作经营国际旅游实现双赢的前瞻性策略和将质量旅游作为总体战略的科学论断。

2.关于开发伊犁历史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根据清代伊犁将军曾经管理新疆天山南北150年形成的以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为核心区域,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伊犁将军历史文化资源,伊犁本土专家学者产生了17篇具有前瞻性的伊犁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中的创新观点主要有:王友文(2001)第一次提出在霍城县惠远古城外“创建伊犁将军府旅游城的构想”,(2009)第一次提出“创建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论断和目标模式。

3.关于开发伊犁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后,围绕伊犁州党委提出的“生态立州”战略,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发表21篇生态旅游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重要学术观点有:王友文,王峻蓉(2010)提出“生态旅游是北疆沿边地区旅游业的魂和根”等重要创新观点;王友文(2010)提出在伊犁全州要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融合发展等战略创新的前瞻性观点。徐平(2013)提出了关于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观点和对策措施[3]。

4.关于伊犁草原文化旅游和马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十五”时期以来,根据伊犁草原文化和天马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发表了34篇具有伊犁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和天马文化旅游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观点有:刘鑫渝(2010)首次对伊犁草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作了界定[4];王友文(2014)提出,天马文化产业开发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乌孙古国历史文化旅游、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绿色草原生态旅游、草原牧区惠民旅游、世界马产业开发合作相结合;徐平,王友文(2015)提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开展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战略是拉动两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契合点的创新观点。

5.关于“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和伊犁国际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伊犁州创建“伊犁国际旅游谷”和世界级精品旅游示范区以来,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旅游谷”和“世界级精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发表了27篇创建“伊犁国际旅游谷”和世界级精品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研究学术论文。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伊犁专家学者研究发表了21篇伊犁与“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有关的研究成果和重要观点。如,王友文(2014)提出:景文结合以文为主,统分结合以统为主,内外结合以外为主,发展伊犁国际旅游的方略;王友文,王广元(2015)提出:实施“互利共赢、政治互信、民间互动”模式,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加强中哈国际旅游合作。王友文,金海龙(2015)提出:中哈联合开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南西合作”,是发挥跨区域国际文化旅游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重要举措。

6.关于伊犁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十五”时期以来,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发表了32篇具有伊犁民族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和地域文化旅游研究学术论文。

(二)伊犁旅游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研究成果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

1.自治州开展了旅游产业调研工作。2010年自治州专家顾问团旅游发展专业组成立后取得了9项旅游产业调研成果。2012年州党委为专家顾问团下达《伊犁州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可行性专题研究》的调研课题,开展了对自治州各县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成绩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2015年,王友文、李敏撰写上报了《伊犁国际旅游谷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方略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2.完成了大量旅游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伊犁州专家顾问团与伊犁师范学院教研人员合作完成了11项旅游产业发展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完成高层科研基金项目有:王友文(2015)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哈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共有11位伊犁专家学者参加研究工作。

(三)旅游科研创新促进了伊犁旅游业拉动多元产业发展

1.马文化旅游科研创新促进了伊犁马产业的发展。伊犁州特别是昭苏县十多年来,坚持实施马业科技和马文化旅游科研创新战略,促进了马产业和天马文化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升了“新疆伊犁国际天马旅游节”的文化科研含量,拉动了马产业发展、扩大了马产品营销市场,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民生改善。伊犁本土专家学者在昭苏县马文化旅游科研创新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中国马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天山论马”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接地气的学术报告,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赖洪波(2015)的《马与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以元代马黎诺里汗八里献马为例》;姜付炬(2016)的《天马文化溯源》;王友文(2016)的《伊犁州马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略研究》;李敏(2015)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伊犁文化与马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冯玲玲(2015)的《生态旅游马业》。实现了马产业科技创新与马文化旅游产业科研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2.文化旅游科研创新促进了伊犁会展产业的发展。伊犁州各县市通过科研创新提升了文化旅游会展业规模和效益。如昭苏县伊犁天马文化国际旅游节、霍城县的新疆薰衣草文化节、伊宁市的民俗文化旅游节、伊宁县的杏花文化节、新源县的草原文化节、尼勒克县的蜜蜂文化节、察布查尔县的锡伯西迁节等,都是通过文化旅游科研学术活动和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互动开展,丰富了伊犁州的会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大众旅游的可参与性,促进了伊犁薰衣草产品、马产品、鹿产品、奶产品、蜜蜂产品、饮料产品等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四)文旅科研创新推动伊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科研项目投资严重不足。十年来,自治州科技部门和宣传文化部门立项的旅游科技项目只占全州立项的自然科技项目和社会文化科研项目,不到全部立项课题的1%。二是旅游科研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旅游科研工作目前尚存在组织不力的自发性状态,没有明确的伊犁州旅游科研计划,对旅游科研成果也存在重视、利用不利的状况。三是旅游科技队伍建设存在散、小、弱现象。伊犁州专家顾问团、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都有一部分专兼职旅游科研人员,目前尚未形成密切合作的综合实力。四是联系本地实际的旅游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滞后。旅游主管部门对伊犁本土专家学者接地气的研究成果和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科研咨询功能重视不够。五是伊犁州文化科研和旅游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改变,文物保护利用研究与旅游开发研究难以统一。

二、实施旅游兴疆战略要以文旅科研创新为内动力

(一)旅游科研创新与伊犁旅游发展的关系分析

本文以“伊犁旅游研究”、“伊犁国际旅游谷研究”、“伊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伊犁国际旅游研究”为主题词,分两个时间段,从知网上收集检索“伊犁旅游研究”方面的文献总数与旅游业发展作了比较分析。伊犁旅游科学研究文献数量增长与伊犁旅游发展增速的对比情况是:2003—2007年发表的“伊犁旅游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献总数为40篇;2008—2017年发表的“伊犁旅游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献总数为177篇。2008—2017年阶段发表文献总数是2003—2007年阶段发表文献总数的4.4倍。

2007年伊犁州接待旅游人数为863万人次,旅游收入21.43亿元,分别是2003年伊犁州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2.4倍和3.7倍;2017年伊犁州接待旅游人数为2905.64万人次,旅游收入287亿元,分别是2008年伊犁州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4.5倍和13.7倍。2008—2017年阶段伊犁州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率分别是2000—2007年阶段增长率的1.9倍和3.7倍。

从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伊犁州旅游科学研究文献数量增长与旅游业增长基本表现为正比例关系,旅游业与旅游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依存度,旅游业的科研含量高低,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高低。从客观而论,某一区域旅游业的增长和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合力形成的结果。但是旅游科学研究(含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在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方针政策研制,旅游资源开发,智慧旅游创新等多方面都担负了导向、动力、引擎、“听诊器”和“连接器”的多种重要功能。

(二)科研创新驱动战略对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动力机制

科研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疆旅游经济迈进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是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这个动力模式中,以科研为平台,对已有景点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达到旅游反哺科研,科研升华旅游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社会。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动力机制中,科研是先导,只有通过科研的效用,动力机制才能运转;旅游是载体,科研必须以旅游为前期载体,才能发挥功效;必须以旅游为后期载体,其成果与产品才有了对外利用和发展的平台。开发是联动科研与旅游的中介:只有科研成果而不开发旅游资源无法产生后续动力和成果,但只盲目开发,无科学合理认识指导,只能浪费资源,效益低下。

三、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路径选择

(一)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中央提出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决定了新疆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必须坚持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方针。伊犁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要通过将伊犁丰富多彩的乌孙古国文化、汉家公主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垦戍边文化、伊犁将军文化、口岸通商文化、兵团红色文化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转化成旅游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景区。全面提高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产业的文化科技含量,提高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景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参与体验的满意度。

(二)国际旅游合作创新发展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伊犁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支点和联接独联体国家的桥梁纽带。都担负着我国内地联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大战略任务。新疆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必须坚持国际旅游创新发展方针,实行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双轮驱动方略。而不能图轻松关起门来只做国内旅游,不愿做难度和风险较大的国际旅游,要勇于为中央和国家政府担负旅游外交,促民心相通的国际政治责任。伊犁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要将伊犁各类各行业特色旅游研究成果转化成国际旅游文化成果,设计和开发“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景区。

(三)生态民生旅游创新发展

新疆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必须坚持民生旅游创新发展方针,实行提升旅游规模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态民生质量双重价值取向方略。要主动构建旅游企业和旅游地居民利益共同体新机制,实现政府财政收入、旅游企业盈利与旅游区域周边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的共赢效应。伊犁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要通过将伊犁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与旅游产业发展融为一体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转化成生态旅游和民生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伊犁州旅游业在带动城乡生态环保建设和民生改善工程的全面升级,提高生态民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景区对国外游客的幸福指数和对国内游客生态民生惠民满意度。

(四)全域旅游示范创新发展

伊犁州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新疆正在争创全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是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体制机制保障。新疆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战略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必须坚持全域旅游示范创新发展方针,实行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带动区域内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的全局性价值取向方略。要坚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全面参与,分工负责的一体化运作体制机制建设。伊犁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要通过将伊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前期科学研究成果,在转化成分地区、分行业性全域旅游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伊犁全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景区。全面提高伊犁州全域旅游在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民生改善工程中,提高对国外游客的多元需求服务质量和全天候体验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伊犁州伊犁一带一路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
丝绸之路与伊犁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