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2018-02-06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伊犁发展

周 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目标。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国家到地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本文对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伊犁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伊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维稳形势严峻,经济总量不大,新经济发展缓慢,创新能力不足,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三大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下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极具挑战的任务,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一、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进行把握,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从以上视角出发,本文认为,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是更加平衡和更加充分的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强调向高质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今后伊犁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关注的重点要从速度转向质量,也意味着今后经济工作不仅要重视量的增长,更要重视结构的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增长,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社会治理的完善等等,从而解决伊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州直经济总量虽然居全疆中上水平,但人均指标排位比较靠后。2016年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为27847元,排在全疆的第12位;全员劳动生产率26.84万元/人,位列全疆第1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144元,排在全疆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3元,排在全疆第7位。实体经济弱小,州直规上工业企业仅有173家,而且钢铁、电力、水泥、炼焦等传统支柱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产品积压,库存增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59.87%,利润总额持续呈现净亏损态势。

(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近年来,伊犁州直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态势。2013年GDP全年增长14.3%,比2012年回落1.2百分点;2014年GDP全年增长12.1%,比2013年回落2.2百分点;2015全年增速7.5%,比2014年回落4.6个百分点;2016全年8.3%,2017年增速8.6%。尽管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呈现稳中有进,但稳增长的基础不牢。从投资看,2017年以来,投资虽然保持较高增速,但工业投资增速继续下滑、房地产投资仍处于负增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低下,投资稳增长压力依然存在。从消费看,2017年,州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8.8%,未完成年初10%预期目标。重点商贸零售企业增长乏力,网络消费外流现象十分严重。2013年后,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因外需的影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而且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少,地产品比重低,通道经济特征仍然明显,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贡献较低。

(三)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州直第一、二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三个偏高三个偏低”的特点:即农业、高耗能产业、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内生潜力不足隐患,结构调整难度大。农业生产粗放低效,结构调整的力度、深度、广度还需加强,农业生产供给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温饱型农产品产能过剩,有效和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供给要素投入不足,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农业从业者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互联网+农业”难以深入推广。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比重和高耗能行业占比近七成,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很低,同时“一业独大”格局没有明显改观,新动能成长缓慢。传统服务业供给较高,新兴服务业的供给较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方面的供给和支出还不能满足需求,与全疆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四)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

营商环境改善仍存在一些隐性障碍。放管服改革中,个别部门互为前置、放权不协调、不同步,明放暗留、承接不力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州直和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展不平衡,“一张网”建设滞后,线上线下难以有效衔接。“多证合一”区域越来越广,但一些部门没有把握简政放权的实质,从而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实体经济成本过高,包括税费、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用能、物流成本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障碍依然存在,“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忽隐忽现。

(五)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长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生态资源受到破坏,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是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化威胁严重。二是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三是由于滥垦严重、过度放牧,部分地区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四是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五是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污染治理能力严重不足。六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境保护基础薄弱,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畜禽粪便污染及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民生改善难度加大

目前,州直仍有1.3万农村贫困人口急需脱贫,15.9万脱贫人口需要巩固,剩下的贫困群体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短期内实现稳定增收压力大。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教育、卫生、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口较大,发展滞后。在零举债的前提下,面对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民生需求,除了中央和自治区支持的民生项目可以正常实施外,其他民生改善任务压力巨大。

三、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第一产业提升水平,增强农牧业有效供给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在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围绕“三品一标”,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适应消费结构变化,进一步做优做精薰衣草、油桃、葡萄、草莓、食用菌、樱桃、花卉等特色种植和蜂产业、马产业等特色养殖,努力构建结构合理、保障有力、中高端的设施农产品和特色农畜产品供给体系。加快整合培育具有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产区和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大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新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州、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企业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新模式。

(二)积极化解传统产业过剩产能,推动优化升级

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速钢铁、煤炭、建材等行业重组、淘汰落后企业、消除过剩产能,腾出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鼓励传统工业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加快“两化”融合,瞄准国标先进水平、先进生产技术等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能源类产业项目,重点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示范应用、能源资源清洁循环利用和高水平转化、节能减排。以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河经济开发区、伊东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绿色节能建材、中高档建筑陶瓷、建材加工制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以及环保建材产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高效、集约、多元、绿色发展,努力打造自治区重要的新型建材和陶瓷产业示范基地。纺织工业要走上、中、下游产业相结合的“链式”发展道路,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注重价值链的构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由上游、中游向下游高档消费品行业发展,利用纺织产业的完善与改造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全力打造新疆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塑造知名品牌。制造业要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提高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三)全力推进服务业大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在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在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中向规范化、便利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节能服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绿色、健康、休闲、养老、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激发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加快伊犁旅游国际化、环境生态化、城镇舒适化、交通便捷化、乡村景观化、景区精品化、服务智能化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响“塞外江南·美丽伊犁”品牌,切实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稳伊富民的新兴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早日建成国际旅游谷。实施“互联网+旅游”,实现传统旅游与现代科技创新结合的智慧旅游发展,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构建覆盖全州的旅游信息网络,助推伊犁旅游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大力发展特色餐饮、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科技研发、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长康养旅游产业链,拉动三产服务业大发展,把康养旅游产业打造为伊犁三产大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科学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低电价优势,积极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上下游衔接、产业链完整、价值链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硅基新材料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医和民族药、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生物产业,促进州直生物资源向生物产业发展,形成具有伊犁特色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融合发展。

(五)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夯实市场基础

高度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落实好自治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破除非公企业贷款、上市、财税、创新、招投标、人才等方面的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形障碍,面向非公企业进一步放开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平等参与公用事业项目建设和运营、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坚决打击侵害企业自主经营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行为,为非公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重、激励和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和涉企政策公开、信息公开机制,树立对企业家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等方面。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工成本等方面入手,提出降低企业成本的具体政策措施,尤其要打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六)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建设

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和探索,自觉把伊犁放在全疆全国乃至世界大局中考量和谋划。要按照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自治区“五大中心”建设,坚持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伊宁市、奎屯市为两翼,其他县市为支撑,依托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铁路口岸、中哈合作中心,加强对中亚、西亚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的全面开放,全力推进东联西出、东引西进,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把伊犁建成新疆重要的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国际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国际航空港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次中心。尤其要坚持把霍东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伊犁加快发展的引擎,厘清“一区四园”的职权事项,创新理念,理顺机制,统一政策,明确职责,抱团发展,下大力气引进实体企业,引导注册类企业向实体发展,着力打造一个机制顺畅、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

(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伊犁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严格项目环评和节能评估“三同时”制度,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禁“三高”项目进伊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等保护,严格执行耕地保护,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强伊犁河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良好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突出抓好“奎一独一乌”区域和伊宁市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坚决整改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投诉问题。坚决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实行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查处、从严问责、终身追责。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主体功能区试点县市的内在制度驱动力。

(八)深化改革,努力打造新疆“放管服”改革的伊犁名片

在直属县(市)全面推开“3550”改革,开展企业纳税“最多跑一次”试点,在国家级园区实行企业开办用时定期公开通报制度,切实加大对关键主体、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3550”改革的督导力度,压实改革责任,力争把伊犁打造成新疆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放管服”改革排头兵。进一步规范完善“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目标内容、办理环节、业务流程、窗口操作,减少申请材料,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办理时限,减少各类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减少审批自由裁量权。尊重企业自主权利,对于企业能够自主决定、自主管理的事项,无需企业提交。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撬动各领域改革,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执行一批的分步走思路,制定“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凡列于清单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将实现“最多跑一次”。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伊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伊犁苹果黑星病发生及其防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打伞的人
丝绸之路与伊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