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切入点分析
2018-02-06卢志华
卢志华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1]10由于当今之中国具备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型等特点与因素,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从大局性与根本性的维度进行考量,选择适合当代时代背景与基本国情的政治改革发展路径,以便通过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释放积极和有效的政治能量,进而对整个执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产生正面的效能。
一、以党的建设为支撑
首先,党的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最核心、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对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统领作用。某种程度上,党的建设体系是整个政治体制的缩影,即党内设计的每一项建构都会嵌入到国家政治层面,而国家政治层面的战略举措都会在党内找到相应的依据与对接。因此,党的建设为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方向、政治资源与政治空间,即党的建设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和支撑。其次,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建构,而中国特色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党的领导,因而,以党的建设为支撑,是中国特色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因此,以党的建设来支撑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把握与领导,进而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沿着科学与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法定的执政党,其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必要与整体层面的政治建设对接,进而保证内在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推进党的建设和整个政治体制建设的统一逻辑是必需的,否则“政治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成为一句空话。第四,以党的建设支撑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保证政治体制的发展为党的建设的运行留足空间,进而使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推进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在驱动力,最终让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制度支撑。
二、以经济改革为配套
邓小平同志曾在1986年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这个观点包含两层含义,即一方面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载体,不能只进行单方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现实的价值为标准和以现实的需求为导向,把是否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作为评判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有其特定的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基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运行,让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积极效能反作用于政治体制改革。
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立足经济建设状况与经济发展态势,特别注重政治体制在促进经济体制健全发展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中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反之,那种脱离经济体制框架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抽象与空洞的,而抽象、空洞的政治体制改革往往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不同的方向,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无效的,甚至会给执政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极具破坏力的消极作用。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实行“先经后政”“边经边政”的改革战略是符合中国发展逻辑的,即由经济体制改革召唤政治体制改革和由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经济体制改革,这种路径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大大化解风险,增加效率,进而可以大大减少成本,以最小的代价积累最大的效能,最终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更具理性和更加务实。
三、以现代治理为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国家制度体系的现代化,也就是政治现代化”[3]。某种程度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层面出发,往往会缺乏可控性与针对性,那就从政治体制的治理维度出发,然后通过回应机制形成一针对线式的反馈路径,从而在政治体制整体层面上形成大刀阔斧的再完善、再建构和再发展,进而嵌入到工具式的治理中,最终在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互动中实现政治体制运行的良性循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如何保证政治体制改革与国家建设的现实要求不脱离,是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通过国家现代化治理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刻互动,现有的政治体制为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既有路径;同时,现代化治理通过现有路径回应新的制度建设要求,进而为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现实条件与建构资源。
政治体制改革应具有高度的建设性,不能为了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而是必须有一定的现实对照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围绕主题,抓住本质,突破重点,即在服务中心大局与遵循政治体制改革自身规律的结合中找到切入点,进而保证政治体制改革与现实的契合性与统一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系列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路径选择、成熟的化解举措与合理的应急机制,这些都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直接成果,进而可以将其对应性地反馈至整个政治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使改革中的政治体制的布局、内容、框架更加合理、定型与科学,最终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
四、以制度规范为保障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需由制度来搭建,即将抽象的理念设想转化为具体的体制机制,进而使其现实化、细则化与规范化,最终保证每一项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都有理有据。其次,制度是秩序性与合理性的支撑。因而,政治体制改革要保持内在的合理性与外在的秩序性,必须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即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进行把握,并以制度进行规范、调控和保障,绝不允许出现制度外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主要体现在秩序性与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革阻力,排除改革干扰、化解改革风险和保证改革的最大利益。第三,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制度的执行某种程度上还是要靠制度来保障,这种起保障作用的制度就是法律。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绝不能束之高阁,必须用严密的法律加以保障实施。这里的法律既包含党内法规,也包括国家法律。
五、以人民民主为取向
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建设往往是最具难度、最难把握和最需考量的部分,即民主建设的合理度往往决定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效度。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人民民主取向必须在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的三元视角中加以把握。首先,党的领导是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取向建设的根本前提,脱离了党的领导,民主建设必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偏离方向,最终的结果是,民主建设归于失败,进而引发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其次,积极性和凝聚性是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取向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积极性与凝聚性对于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将积极性与凝聚性建设作为人民民主建设的条件和目标,既以积极性与凝聚性为条件推进人民民主建设,又以人民民主建设为平台达到提高积极创业热情和团结凝聚共识的目标,进而可以让政治体制改革向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第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即彰显社会主义的价值必然要通过公平正义的健全来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人民民主取向必需通过公平正义的实现来支撑。因为公平正义不仅在价值层面上对应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人民民主取向,而且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人民对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性质的认同,进而会引发对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合理性判断。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体制设计无论从价值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必须纳入公平正义的建设要求,进而从深层次上彰显政治体制改革的人民性与合法性。第四,政治体制改革的人民民主取向还体现于多元视角下的参与过程。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思想与利益的多元化,发展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显得愈发重要。其一,民主不仅体现于表决的结果,更反映在参与的过程,而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参与,即通过参与来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进而持续驱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其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基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而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则是实现人民群众最现实利益的重要政治设计,是对人民群众产生直接效应的现实民主安排,是新时代政治体制改革在民主建设领域的重要抓手。其三,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战略突破的合理路径,而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则是对应现代化治理的合理建构,从而可以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理念与路径的有效结合,进而实现政治体制的民主取向与治理手段有机统一,最终使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具可操作性与可整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1]16。因此,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与现有体制的惯性而畏难改革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多方举措、通盘考虑,进而将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中国与世界等各种辩证关系统一起来,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下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完善与有效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紧扣时代背景,紧抓时代导向,把坚持政治制度自信与驱动政治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不断创造契合新时代要求与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