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视角
2018-02-06李新宇辛宝海
李新宇 辛宝海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宁 273100)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任何一个领域、一个历史事件的变革都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完整而准确的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独具风格的中国发展模式,确保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从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重新审视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必然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坚持追求真理,从不提倡在封闭僵化和生搬硬套中发展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党对世界形势、基本矛盾以及基本国情的误判,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度混乱,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粉碎“四人帮”后,我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深刻省思,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矛盾理论和改革理论,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途径。
(二)改革开放的组织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与弘扬者。在长期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邓小平具备对党忠诚、务实担当、富有远见卓识、勤政为民等社会主义领袖的基本素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顺应了党内外的人心和时代的潮流,保障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三)改革开放的思想条件
从“文革”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两年徘徊时期,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人们受到“两个凡是”左倾错误的钳制,十年内乱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反思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问,思想领域迫切需要回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上来,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顺势而生,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打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门。
(四)改革开放的实践条件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即群众的实践,究竟中国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选择权在人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仅仅有邓小平等伟大的政治家,无数具有首创精神的中国劳动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同样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自发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南人民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当地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中国奇迹,这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的生动实践促使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走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继承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攻坚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是继承和创新的高度统一。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坚决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了党的奋斗方向和奋斗历程,同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并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探索社会主义的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不是哪个个体凭空想出来的,它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上,都或多或少的吸取了前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站在这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视角上,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了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取了发达国家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做法,创造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为民、务实担当、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社会主义的良好经验,又借鉴西方国家好的经验做法。例如,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重要论述,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活的思想灵魂的继承和发扬。“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拒绝封闭僵化和照搬照抄。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貌、中国精神的好路、大路、新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上是人民的幸福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一部关于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他的所有内涵都致力于建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社会,人民幸福是这一理论的创建初衷,为人民幸福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反思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适时指明“共同富裕”的人民幸福之路,并提出“三个有利于”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与人民的生活幸福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建设上来,尽快改变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现状,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成长于中国本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经,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一系列“中国模式”走向世界,为世界性难题开出“中国药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上的大发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从1848年诞生,到今天已有170年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洞察人类社会,博采众长,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有益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伴随着中国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光辉岁月,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从时间、空间、语种和逻辑来看,二者相去甚远,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二者又在其真理性上影响了后世无数人,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儒学大地上开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绚烂之花,二者的和谐状态证明了思想的统一性。第一,从政治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儒学提倡“仁政”社会和“大同”社会,都注重建设现实的美好的人类社会。第二,从思想原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认识和改变世界,儒学强调“仁”“爱人”“有教无类”的思考维度,都以“人”为本。第三,从哲学观点来看,儒学注重实事求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等观点都能体现出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相通。这些共同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广泛传播与跨越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是历史的需要和必然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律,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的生长地域,必须充分吸收本土文化的合理因素,与本土文化进行交流对话,方能在该地域成活发展。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通畅。
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广泛吸收不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其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中关于普遍和特殊、矛盾和发展、共性和个性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高度一致,同时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朴素世界观的高度凝练,这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去认识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这一发展必然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发展。
(三)中国发展模式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全新视角
中国发展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总体上说,这种制度安排是对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超越”[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之路,在深度融合中坚持本国特色,厚植文化自信,成功探索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打破后发劣势,治理世界难题的有效经验。十八大以来,这条道路从中国走向世界,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中国模式”。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汉认为,“植根于孔子、老子和孙子的教诲的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经济体系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模式。中国模式尽管有其特殊性并主要适用于中国经济,但依然拥有许多普遍的、全球性的维度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4]。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意味着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问题以及世界问题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有效形式,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推广的中国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这一发展模式的形成也意味着中国治理路径开始走向成熟,是世界和历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充分肯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四、新时代必须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
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原则,多次在党的历史上拨乱反正、改正航向,使饱受奴役压迫和深度创伤的中国走向独立,迈向富强,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模糊的、抽象的社会主义,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的、具体的、现实的,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既一脉相承,同时它又是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中与时俱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路径。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短短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领导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中国民族能如此自信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什么中国人民能有如此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的,不是空想的、改良的或是调和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问题导向。坚持正确方向,不断奋斗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绩的根本原因。
(二)把握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十三亿多中国人的基本共识。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序幕,要想坚持真理,首先必须让思想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对真理标准的正确认识,及时把僵化落后的东西予以抛弃,这为我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视角,确立了一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途通畅。
(三)处理好人民向往和政策供给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部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坚持“人民追求是我们向往”的奋斗观,坚持“血浓于水、水乳交融”的亲情观,明确党的执政方向,明确改革的受益主体,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从精准扶贫、生态治理到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注重提升供给质量,出台一项项好的政策惠及广大老百姓,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用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让哪一个阶层、群体谋利的狭路,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根本利益的宏伟坦途。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思想,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它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贡献世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走向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