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2018-02-06张德寿
张德寿 熊 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无以伦比的伟大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国内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谋大局、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
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可以想见,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日益对当今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取得成就原因的探究必将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一个可喜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逐渐理论自觉,一些学者基于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从多个方面探究中国成就取得的原因,个别学者甚至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倡议。但不得不说的是,从目前看,关于中国成就取得原因的探究,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其中的政治因素,即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建立起来的基本国家制度重视不够。实际上,忽视甚或撇开中国共产党来探究中国成就取得的原因,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得要领的。道理很简单,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波澜壮阔地展开的。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在国内,“普遍共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1]固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多层次的,诸如作为一个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治国理政这样的总体性能力,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及其群体的运筹把握能力、党的各级组织联动协调的动员力,等等。本文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定位在总体性能力这一层面上,尝试从大局把握力、方向坚持力、改革创新力和思想引领力四个方面作点初步探讨。
一、大局把握力
所谓大局把握力,是中国共产党对事关中华民族、社会主义长远发展大局的把握能力。事关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大局问题很多,诸如主权独立、国防稳固、教育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等等。在此,本文所定义的大局问题是根据中国社会特定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境遇来确定的。综合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大局的把握,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二是稳定。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发展与稳定是事关中华民族、社会主义长远发展大局中的大局,是所有有关全局性问题中最为基础的问题。
(一) 经济发展
这是事关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最基础性问题,也是检验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根本性尺度。众所周知,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常年的战乱,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为此,经济能否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关乎新生共和国存亡的根本问题,也成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性指标。正如此,自1956年伊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历程,一路艰辛探索,一路跌宕起伏,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后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必要的物质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其中的缺陷,更不能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义愤而神话这一段历史。实事求是地说,就经济基础及发展水平而言,历经近30年,中国依旧很落后。就是与当年苏联相比,差距也不小。
关于发展经济,不是发展的决心不大、发展的努力程度不够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可谓一语中的:是发展方法不对头。不对头在何处?一是固守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内外复杂环境作用下错判社会主要矛盾,把阶级斗争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一度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试图通过抓革命促生产。结果,搞社会主义这么长时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根本性的改善,依旧普遍贫穷。如果这就是社会主义,那么其优越性体现在何处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境遇和突出现实矛盾,我们党深刻反思、审时度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探索的过程中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和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抢抓一切机遇,加快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始终把握住发展这个大局,排除一切干扰,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以果决意志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文明成果,聚精会神搞建设,创造了经济长期增长的世界奇迹,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成就,就不可能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无疑,在4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引发了环境破坏、资源消耗过大、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为此,这些问题被广泛诟病。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没有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所奠定的物质基础,以及引起的社会深刻变革。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在量上突破性的积累,又何来今天转型升级、结构优化、追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呢?发展是一个从量到质的逐渐进化的过程。抽空前提、忽视基础,科学发展终究是纸上谈兵。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是前后接续奋斗,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毋庸置疑,新时代,经济发展依旧是中国的根本任务。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发展,追求的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发展,反对的仅仅是把经济增速、把GDP作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绝对不是可以忽视经济的增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动能、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和引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方面卓尔不群,成就斐然。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为此,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对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大幅度提升。
(二) 保持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之所以是大局,一是由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要在坚持自政治自主性而又在资本主义处于强势地位的开放的世界里谋发展、保持稳定的艰难性所决定的。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对特殊经历的深刻反思而获得的深切认识。
关于后者,一是“文革”的惨痛教训。文革结束前夕,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边缘。它警示中国共产党,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对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二是错误思潮的扰乱。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许多需要探索破解的难题。由于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西方分化瓦解中国的图谋持续存在,国门打开,改革推进,各种思想涌入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终于发生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催生出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严重政治风波。对此,邓小平早有预见。“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2]为此,果断地平息了随后的政治风波。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矛盾,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带有极“左”特点的思潮又兴起。这些思潮对社会大局的稳定一度又构成严重威胁;三是改革深入推进引发出的各种社会矛盾。改革是一场深层次触动利益格局的运动。既有利益的失去、正当利益的受损、分配不公以及政策偏颇、干部作风粗暴等等,都有可能引发社会激烈冲突。利益协调成了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回看以往,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局问题。在人口如此众多、矛盾错综交织、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党能够既推动社会深刻变革向前发展,又保持社会大局平稳,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放眼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政局不稳,失去自我维持能力和基本管制能力,处于‘失败国家’状态。自由民主制度陷入严重功能性障碍。”[3]两相比较,社会主义中国在荡平惊涛骇浪中,扬帆远航,日益迎来潮平两岸阔的大气象。这背后支撑着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杰出的领导能力。
二、方向坚持力
方向坚持力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坚持正确方向的能力。这个方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方向,是政治方向,具体说,就是社会主义的方向。综观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是深刻反思发展道路的结果。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鉴于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的弊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社会动乱,鉴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发展之路。痛定思痛,这个发展之路只能是改革开放。这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的共识。邓小平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果说将改革开放确定为国策,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那么,在政治上就必须明确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具体言之,改革开放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如何坚持?如此等等。对此,涉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一度曾经兴起的这样那样的争论,归根结底,都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
需要明确的是,在波诡云谲的复杂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并非易事。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强势并咄咄逼人、东西方意识形态客观存在的结构性冲突、苏东剧变带来的空前压力、自由化思潮不时借机沉渣泛起、改革开放条件下新旧矛盾的错综交织,等等,时时处处无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
无可争辩的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开始就确定,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明确界定这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命题。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后,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是谁也动摇不了的。”面对西方的制裁,邓小平铁骨铮铮:“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4]在随后的探索实践中,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开创性回答,由此,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山之作,在党的十五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归结起来,中国共产党从开启改革开放之日起,就自觉地认定,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将这一信念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过程,始终自觉地认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这才有了将“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为立国之本并写入党章,才有了后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都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也才有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一个内容。也正如此,才有了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的论断。
改革开放40年,党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起来,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效实现途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豪迈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世界性意义,它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出的伟大硕果。这反映了党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杰出智慧与能力。它是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内外形形色色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作斗争中练就的,也是在这种斗争中彰显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论证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进而走向共产主义必然规律。这种走向源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源于这种矛盾的演化,因而决定了一种发展的趋势。但是,发展的趋势不等于发展的现实。必须承认,这个世界是存在着主义之争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主义之争本质是政治之争。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足以决定世界走向的,实际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这两大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世界大格局及其演变,终究还是决定于这两大主义。过去冷战格局的形成,是这两大主义斗争的结果,也是表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的开拓,也与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密切关联。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毕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实践,资本主义世界总体处于强势地位。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更要进行坚忍不拔的斗争。这就是邓小平为什么强调,在中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努力的精义所在。也是当年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提出、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原因所在。
回首往昔,长期以来,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自居的苏共,对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信念,随着领导层的交替,实际不是强化了,而是在内外复杂矛盾中逐渐迷失,进而在历史发展的关节点瓦解崩盘。相较之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内外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作坚决斗争,在守住政治底线的前提下进行艰辛的探索,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共进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与世界广泛交流交融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定力,这是一种卓越的政治领导力。这种卓越的领导力,在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的进程中和前苏共自废武功、最终败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三、改革创新力
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同寻常的改革创新力。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政坛上,恐怕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致力于改革创新,是从理论到实践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创新。一以贯之地推动改革创新,无疑是一种气魄与能力。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不要改革创新?从理论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那么,社会主义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到底有无矛盾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事实上只抽象强调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实际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之相匹配的问题。一个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并不是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在发达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是率先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进行实践。这其中,本身就隐含着矛盾。就实践成效看,理论上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际并没能有效和持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那么,这种先进性依据什么来判定?又有多大的说服力?这是理论上的矛盾。
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困境。苏联所搞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促进高速工业化以后,越来越表现出其经济结构严重扭曲、生产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的难以持续性。就中国来说,1956年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历程以后,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并没有明显起色,社会普遍贫困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而且还发生了引起社会严重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如果这就是社会主义,那么,这种社会主义还有多大的吸引力?如果社会主义要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有优势,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如何与资本主义进行竞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资本主义自二战后的新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句话,正是从理论到实践上的矛盾与困境,促使中国共产党深刻反思,由此逐渐开启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创新。问题是,如何改革创新?其关键点在哪里?总结苏联模式,其弊端首要的是在理论上的教条僵化,反映到制度体制上则是僵硬和机械。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同志率先进行了反思。但是,由于内外复杂的矛盾,在此方面的探索并没有深入下去。总的看,在关于社会主义认识上、在建设社会主义体制机制上,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所有的症结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如果说需要改革创新是意愿,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力创新。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睿智地把握到了问题的要害,并将此作为深刻反思的逻辑起点。
长期以来,在苏联建立以后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形成了一个不能动摇的政治信条,那就是社会主义必然是也只能是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必然是也只能是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成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根本原则。正是根据这一信条,构建起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模式日益僵化,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审视时代发展潮流、以唯物辩证和实事求是的进取精神,以敢于打破成规的政治勇气,向这一信条发起了挑战。他鲜明地指出,市场和计划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正是邓小平在这一理论原则上的创新,尤其是在后来的“南方谈话”中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系统阐述,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并引发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改革。正是伴随着改革的推进,关于市场的认识,或者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认识才得以逐步深化。基于此,才有了从党的十四大后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认识。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对此评价说:虽然“从‘基础性’到‘决定性’只是几个字的改换,不过这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5]
完全可以说,始于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后来一切改革的牵引点。尔后的无论国有企业、政府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乃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等,其方向与着力点都与此密切关联。正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中国才逐渐打破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日益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层次的变革。要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改革创新,说到底,最核心的在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关键的特色恐怕也在于此,同时也是其超越前苏共的关键所在。为此,有论者指出,引入市场经济,“从根本上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有制计划经济模式,从而大大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社会主义几百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跨越”。[6]经济学家张五常则断言: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前所未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不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40年的改革是波澜壮阔的、全方位的。这一改革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风险,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这种改革创新的意志、勇气和能力,僵化教条的前苏共无法比,就是当今西方世界也无法相比。一个现象是,当今西方制度体制日益表现出僵硬和混乱:政党恶斗有增无减、政治僵局时常发生、利益集团掣肘政府无孔不入、资本财团绑架政治习以为常。讽刺的是,这一切却在自由民主光环笼罩下被美化了。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制度体制。能否推进改革,已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要素。资本主义制度从酝酿到发展到成熟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内在矛盾的发展演化必然使其逐步走向反面,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不但拥有坚定的改革创新的意志,同时,还拥有不断地推进的能力,这是一种杰出的领导能力。
四、思想引领力
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新政治意识形态及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并以其引领全党和全社会朝着奋斗目标前行的一种力量。这是党的领导力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现代化是充满风险的历程,改革开放又何尝不是。这是一项注定要触及传统制度体制、既有利益结构、现实权力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本身充满了巨大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中国,是在资本主义处于强势的国际大环境中开启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因而面临着潜在的政治被颠覆、经济主权被掠夺的巨大风险。今天,在我们礼赞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明确,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要有改革的意志就一定能成功,不是只要有开放的决心就必然带来繁荣。综观国内外对中国成就取得原因的探讨,普遍的观点是将其归因于实行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这似乎没有错。可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仅仅是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在欠发达国家中,奉行市场经济已是常态,搞改革开放也渐成气候,问题是有几个国家真正发展起来了呢?这就需要关注另一个问题:政治的有效支撑。具体说,要关注政治制度能否保障、政治领导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对头的问题。不得不说,关于此,被严重忽视了。长期以来,西方总是充当教师爷,热衷于给欠发达国家开药方,不幸的是屡屡失灵。为何失灵?根本在于这药方非但不能提供有效的政治支撑,反而带来动荡混乱。现象背后是思想,指导思想不对头,焉能不乱?前苏共的败亡,根子也在这里。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项必须一以贯之的国策,那么,从开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一个时代课题: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引领整个社会稳步发展?对于中国这样超大型的社会,内外环境极其复杂,能否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可谓性命攸关。万幸的是,40年的改革开放,党在艰辛探索中成功回答了这一时代课题,并驾驭了各种风险,充分彰显了党的思想创新力和思想引领力。这种能力是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生成、检验并不断发展的。
(一)以指导思想的守正创新引领全党
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旗帜,思想引领力是保证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坚实基础。”[8]改革开放以来,在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的原则,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原则,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之以恒地以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引领全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厉行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高扬理想信念,努力建设政治团结、思想统一、纪律严明、凝心聚力、追求先进、勇担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守正创新更是英姿勃发,并转化为新时代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坚持指导思想守正创新相统一,可谓中国成功的一个政治密码。
(二)以锐意改革开放的思想引领社会
40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通过党内学习教育、社会舆论宣传和具体的政策供给,逐步营造了拥抱改革开放、探索改革开放的强大社会心理气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得到更大的强化。一个更加锐意改革、开放包容、自信昂扬、创新奋发的中国大踏步迈向世界。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注定要深刻影响当今世界,那么,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培育的思想、精神、意志和价值观念,也将影响世界。毫无疑问,这些思想、精神、意志和价值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源于党的思想引领,是党的一种品格与气质。
(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作坚决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乱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领导全党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政治斗争,使敌对势力和杂音噪音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网络乱象得以有效治理、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主旋律广泛弘扬、正能量稳步提升,有效维护了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认同。
(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世界
1956年,毛泽东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85年,邓小平预言,当中国发展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之时,“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今天,这个预言在逐渐变成现实。中国对当今世界的贡献,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思想终究要出场,其代表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主张和平和谐、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义利相兼、包容普惠,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是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在资本主义这个自私自利、拉帮结派、蛮横霸道、奉行零和博弈的框架体系下无法解决普遍困境的卓越思想。至今,这一思想已被写入联合国有关文件,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赏。可以预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日益深入人心,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因为人类文明终将要向更高层次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