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思想孕育新经验*
——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点认识

2018-02-06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枫桥矛盾

(浙江省公安厅,浙江 杭州 310009)

在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4周年到来之际,中共诸暨市委和绍兴市委党校举办“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研讨会,各位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作了精彩的发言,深受启发。为落实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的要求,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绍兴市以及诸暨市前期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蹲点调研,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与感悟,与大家作个交流,共同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及其新变化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和“平安浙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2013年10月,专门作出“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五年来,枫桥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实现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呈现出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景象,枫桥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平安和谐的绿洲。通过蹲点调研,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毛泽东思想诞生了“枫桥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新”字上。

一、发生了新变化

党的十八以来,在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枫桥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

一是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纺织、服装、汽配行业正在转型升级,其中上市公司2家;传统的种植业正在向现代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转变,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商业、服务业日趋繁荣,全镇有各类工商业经营单位8000余家。

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生活品质不断改善,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463元,高出全省平均数33.2%,农民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宜工宜农、宜城宜乡,70%以上的青壮年白天在城镇务工经商,晚上又回农村生活。村村建有文化礼堂、广场公园、篮球场,跳广场舞、打篮球、走路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人们既享受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又享受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平安特色小镇和特色精品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古镇改造提升和农村环境整治,基本形成了以镇带村、镇村协调发展,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枫桥镇被评为全省魅力乡村示范镇。

四是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五水共治”,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建起了“十里荷塘”“十里梅林”,森林覆盖面积达65.66%,镇村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已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型乡镇。

五是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刑事案件、矛盾纠纷持续下降,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性发展态势。2013年以来,刑事案件从318起下降到114起,年均降幅32%;矛盾纠纷总量从1064件下降到608件,年均降幅13.2%。

六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富起来以后,对公共安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这几年发生的矛盾纠纷来看,已由原来传统的民间矛盾纠纷转化为发展中征地拆迁、镇村改造、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这些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求民生到求民主、从求物质到求精神的需求变化,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代的具体特征。

二、探索了新做法

枫桥运用社会治理的思路,积极探索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办法,不断推动“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归纳起来是“六个创建”“六个全面提升”。

一是创建“红枫党建”品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的能力水平。枫叶红大地,党建聚人心。枫桥镇以创建“红枫党建”品牌为载体,打造服务型党组织,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建强党支部,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担任治保、调解委员会主任,压实村级治理第一责任;聚焦社会组织党建新领域,做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运用好党员亮分、亮牌、亮业绩“三亮”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位党员成为一片红叶,让每一个支部成为一树红枫,让枫桥党组织成为一片红枫林,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创建镇村综合治理平台,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四个平台”建设为龙头,以智慧防控为支撑,以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构建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于一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实现信息汇聚、智慧派单、可视指挥、数据研判、留痕管理等功能的运行系统,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干部再多跑一次、群众最多跑一次”,实现“一证通、办一生事”,不断提升办事办证服务的便捷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创建村级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层自治的能力水平。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协商、广泛参与的村级自治新模式,做到百姓的事由百姓商量办,大家的事让大家一起办,村里的事照村规民约办,干部的事在群众监督下办,真正实现了村级民主自治。

四是创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水平。枫桥镇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精心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矛盾化解、治安巡逻、社区矫正、公益慈善事业、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规范管理,加强引导,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全镇备案登记各类社会组织239家,包括镇级46家、村级193家,其中平安类29家、公益慈善类65家、文化体育类98家,基金类9家;参与人数达14500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27.5家,明显高于全省水平。

五是创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提升社会风险防控的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网上网下结合、法理情相融合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更加注重源头化解,建立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管控;更加注重多元化解,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劳动仲裁等相衔接,专业调解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综合调解机制,打造老杨调解中心、调解志愿者协会等一批调解品牌和杨光照、毛仲木等一批金牌调解员;更加注重依法调解,建立律师参与联调机制、诉调对接机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全流程法律指导的“四环”指导法,顺应法治建设新要求。

六是创建精神文化新家园,全面提升治理文化建设的能力水平。枫桥文化孕育了“枫桥经验”,“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枫桥文化的丰富发展,形成了枫桥所特有的“枫桥精神”,这就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造精神,以民为本、春风化雨的和合精神,就地解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大力弘扬“枫桥精神”,代代相传,已成为枫桥人民群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是“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大力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树立社会新风尚,弘扬耕读文化,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弘扬孝义文化,培育现代公民精神;弘扬抱不平、好诉讼的说理文化,增强现代法治意识;弘扬乡土文化,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加大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投入,活跃农村文艺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开辟了新境界

“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实现了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跨越,开辟了“枫桥经验”新境界。这个新境界是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融合,指明了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方向;这个新境界是体现继承弘扬传统和创新发展时代的有机统一,赋予了“枫桥经验”的新内涵;这个新境界是实现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

一是矛盾不上交。“矛盾不上交”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依靠群众、教育改造人的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1963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在杭州视察工作,听取了枫桥依靠群众就地教育改造“四类分子”的经验时说,这就叫做“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矛盾不上交”赋予不同的内涵。上世纪60年代“矛盾不上交”是指依靠群众就地教育改造“四类分子”;改革开放以后是指依靠群众就地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处在风险社会的当下是指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社会各类风险。但不管时代怎么变,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的基本精神没有变,我们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忘“枫桥经验”这个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弘扬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二是平安不出事。“平安不出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思想。2004年5月11日,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同年8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作为总抓手,贯穿于建设“平安浙江”的始终。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总要求。“平安不出事”体现了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的要求,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必须高标准引领、高起点建设,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少出”,实现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目标。“平安不出事”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安不出事”就是平安无事,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安宁祥和,这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是服务不缺位。“服务不缺位”既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党的根本宗旨,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有机统一。“服务不缺位”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精神,更加重视民生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不但要做到办事办证服务便捷化,而且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不缺位”是对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服务是政府的本位,是赢得人心的金钥匙。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政府“重管理、轻服务”,服务往往是“缺位”的,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不缺位”看起来要求不高,但要完全做到是不容易的。

四、形成了新经验

通过蹲点调研,调研组形成了基本共识:毛泽东思想诞生了“枫桥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验,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要求。首先体现在一切为了群众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反映了老百姓的意愿和需求,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体现在一切依靠群众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和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第三体现在一切服务群众上,实现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不断提升办事办证服务便捷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只有坚持民意导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最大的追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才能拥有更加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主导,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一核四元”的治理新格局。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村级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把依法治理贯穿到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全过程,依法修订村规民约,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枫桥好人”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标杆,引导群众提升道德素质,树立社会新风尚。政府转变职能,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把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职能还给社会,激发了社会活力。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一个平安和谐的经验,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追求。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枫桥经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因势而变,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就是让社会更加平安和谐,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实现本质平安、长治久安。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枫桥镇矛盾纠纷少、风险隐患少,案件持续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长,呈现出了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景象。

[1]王比学.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N]人民日报,2013-10-12(01).

[2]周长康、金伯中.走向21世纪的“枫桥经验”[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枫桥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枫桥夜泊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枫桥夜泊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政经分开”的“枫桥探索”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