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跨学科视角下劳动模范研究与劳模教育创新
2018-02-06刘向兵赵健杰
刘向兵,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各个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上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劳动模范,他们是我们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劳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历史贡献被深深地镌刻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丰碑上。在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其卓越与辉煌除了他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这就是劳模精神,它对于开辟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共和国而言,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劳模的培养和教育,重视对劳模精神的弘扬。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他对新时代劳模的最高褒奖,以及对广大劳动者的亲切关怀。回信立足于新时代的高度,通篇闪耀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把我们党对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高校发挥多学科跨学科优势,加强劳模研究,改进劳模教育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先进群体,他们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并且在创造佳绩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劳模除了共有的优秀品质,其“闪光”的内涵和令人崇敬的模范事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得到反映。这就为对其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为劳模教育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有鉴于此,加强新时代劳模教育工作,深化对劳模的理论研究,要立足于新时代,形成全新教育和研究理念及方法,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推动劳模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范式创新。
一、关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基本规定
劳模教育工作集中体现了党对劳模进步的高度关怀,是劳模继续成长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劳模进行深刻的理论探讨,本质上是对弘扬劳模精神、实现劳模精神对全社会进行价值引领规律性的把握。笔者认为,这是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问题,劳模教育同劳模研究密不可分,加强对劳模学术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劳模教育工作,两者所涉及的共同创新指向,就是如何发挥多学科或跨学科的优势,有力推动这两项工作深入发展。
(一)关于多学科的基本规定
在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现实语境下,多学科是指与教育对象和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诸多学科门类之间的协同关系。由于各门学科所蕴含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而言,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在教育和研究实践中,采取多学科的方式,可以体现出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优势,有利于深化对对象的认识。在实际运用中,笔者认为,多学科被赋予如下基本规定和特点。
其一,不同学科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疆界。虽然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乃至相互融合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相互交汇中形成巨大的学术影响力,但是,由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它们之间仍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本质规定,不可能相互混淆、不分彼此。诸如:对工人阶级这一问题研究,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考察和探索,揭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总结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也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架构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等;还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探索企业职工文化的属性、地位和作用,等等。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工人阶级地位、作用和历史发展,有利于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工人运动规律。
其二,不同学科的不同规定,使其构成逻辑上的相互区别,为观察和认识问题提供了不同视角,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方法,为形成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提供了不同指导原则,这正是多学科相互协同所彰显的特点和优势。这些优势相对于不同门类学科,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比如:劳动作为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生产了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利益关系。对劳动关系进行全息化的认识,仅靠一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多学科的相互协同入手,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多学科、多门类就意味着多视角、多范式,多学科协同研究是开拓研究视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其三,以不同学科聚焦于同一个实践或研究对象,能够在认识和分析对象方面体现出多样性、多层面、多视角等特点,其中最根本的是体现多学科中每一学科的方法论优势。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不同问题的内涵和本质,由此可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全面性把握和多角度认识,甚至有可能构建同研究对象紧密相关的新的学科体系和专业。比如: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会这一社会组织和社会现象,就构成了一门全新学科——工会学,从而对工会组织及其运动发展的认识不再驻足于经验的层面,而是表现为理论形态,使其具有了一般性的理论品格和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跨学科的基本规定
就学术研究而言,笔者认为,跨学科不同于多学科,主要指不同学科之间在实际运用中形成相互交叉、在交叉中共同确立研究条件和基础的过程,从而实现对研究对象透彻的理论洞悉和本质揭示。在跨学科语境下,学科交叉可以理解为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某一点相互契合形成的有机联系,由此奠定了跨学科实现的基础。学术研究实践证明,对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绝少有纯粹的单一学科作为学科依据,更多地表现为跨学科的研究。跨学科的实现,在于研究主体根据具体需要,有目的地打破学科固有的、因分门别类所造成的各种阻隔与限制,采取逾越不同学科之间边界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合力效应,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笔者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跨学科研究方式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其一,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形成合力优势。在学术研究中,如果仅以单一学科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一定程度上限定了研究的自由度,也限定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可以有效拓宽研究视界,可以从不同专业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焦和定位,有利于加深对研究对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理论研究实践中,跨学科研究现象并不鲜见,区别只在于是自觉还是非自觉采取跨学科研究方式。
其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实现理论创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为跨学科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跨学科的本质在于对原有学科的能动超越,通过对学科间有机联系的自觉把握,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多重聚焦,有可能发现理论创新点,在此基础上甚至有可能建构新的学科。学术领域中,边缘学科大量出现,就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学术结果。比如,从劳动经济学、政治学、劳动法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角度,研究劳动关系现象,揭示劳动关系运行的一般规律,劳动关系矛盾协调解决的原则和路径,形成了劳动关系学。
其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启发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在跨学科研究的论域中,“触类旁通”可以理解为不同学科交叉、碰撞所激起的研究者创作灵感,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指向同一研究对象所形成的方法论优势及其对研究者的有益启示。实践中,采取跨学科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给予研究者更加广阔的思考和创新空间。
如上所述,跨学科关键在于“跨”字,其积极意义在于研究者对不同学科固有疆界实现有的放矢的自觉超越,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树立“跨学科”的主动意识,而且还要具备对不同学科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以及对不同学科本质内涵游刃有余的自由把握。实现跨学科,还要求研究者对不同学科实现相互交叉的契合点的准确判断和定位,这是实现“跨学科”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二、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推动劳模理论研究和创新
劳模及其先进事迹作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其先进性的影响和传播,对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将产生经久不衰的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劳模及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也得到肯定和确证。新时代,在高扬劳模精神的同时,劳模理论研究也要继续深化、继续拓展和创新。笔者认为,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加强对劳模的理论研究,有利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全面认识和加深理解劳模精神,也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相关学科的内涵。笔者还认为,把握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就是掌握了一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所涉及的诸多学科,在分布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劳模研究而言,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从传播学、工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劳模+”的理论创新局面,努力建构劳模学。
(一)“劳模+”的理论创新意涵
“劳模+”作为理论创新研究范式,在推动理论创新方面,至少涵盖以下基本规定。
其一,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对常规科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1]提出“劳模+”的研究方式,就传统的研究方法而言,本质上是新旧范式转换和创新。其意义在于,以“劳模+”的研究方式研究劳模,是对劳模研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劳模理论研究的深化。此外,就“劳模+”研究方式的确立,其本身就是研究思路的创新。
其二,对于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而言,“劳模+”作为直观表达理论研究范式创新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多学科之间存在无重点的并列关系,也不意味着多学科简单相加、机械罗列的关系。“劳模+”研究范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多学科有主有从地同以劳模为研究对象的有机结合,由此架起了研究主体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之间的桥梁,从而为劳模研究范式的更新奠定基础。
其三,范式是一种有关价值、信念和方法论的共识。[2]对“劳模+”研究范式的探讨,是范式创新的重要尝试,对于推动劳模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加广阔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劳模+”理论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劳模+”作为理论创新范式,是指以劳模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借助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实现对劳模学的理论建构。
其一,在“劳模+”的理论创新中,要突出重点学科在研究中的地位。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对象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程度,可以区分为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比如,探讨劳模精神及其本质问题,虽然也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学科理论,但是主要以伦理研究为重点,借以揭示集中反映在劳模身上的爱岗如家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道德品格、勇于创新的进取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及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等,突出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其二,在“劳模+”的理论创新中,要厘清多学科之间构成的逻辑联系,确立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受研究对象的规定和制约,多学科跨学科在实际研究中,呈现的是一种分布有序的逻辑结构,主要体现为各门学科的层次划分。在这一系统中,居于最高层面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体现在唯物辩证法是指导劳模研究、揭示劳模精神本质最根本的方法;居于第二个层面的是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等一级学科,这些学科同劳模的自身规定和自我价值实现相互对应。在同劳动的直接联系中,形成了一系列同劳模联系更加紧密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如工人运动史、劳动经济学、劳动伦理学、劳动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文化学等,这些二级学科劳模研究具有更加直接的针对性,更易于揭示劳模本质属性及劳模精神;居于第三个层面的是具有工具意义的一些具体学科,诸如劳动竞赛学、劳动保护学、劳动报酬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以上三个层面的学科分布,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此外,一些较为特殊的边缘学科,如工会学、民主管理学、劳动关系学、职工文化学等学科,同劳模理论研究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其三,“劳模+”作为理论创新的研究进路,具有与多学科联系的广泛性,同时也架起了同互联网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平台有机连接的桥梁。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劳模”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界、增强研究深度是大有裨益的,是研究方法的重大创新。
(三)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建构劳模学
提出构建劳模学适应了新时代对加强劳模工作、弘扬劳模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对劳模理论研究已有成果有机整合、系统化概括的需要,也是劳模理论研究范式创新的要求。
笔者认为,将劳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是从创新视角对劳模问题进一步逻辑化的积极尝试,是建立在对劳模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长期研究劳模所积累的丰富理论成果为这种创新提供可能,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范式创新为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劳模学作为新兴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以劳模及其精神作为研究对象,是在多学科跨学科的观照下,形成的新的学科门类,是对劳模及其发展高度的理论概括。新时代构建劳模学,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时代这一最大实际,在坚持实事求是考察劳模先进事迹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劳模群体进行客观、高度、科学的理论概括,重点揭示劳模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生产中的作用、社会地位与声望等内容,从规律层面揭示劳模发展的历史规律、加强党对劳模领导与劳模成长进步的规律、劳模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规律、劳模培养教育和管理的规律、劳模队伍建设规律、劳模精神传播规律、实现劳模“政治上保证、制度上安排、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主要思路的机制建设、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举措,等等。
劳模学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出发,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研究劳模问题必须坚持的一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全面、客观和科学认识劳模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方法,同时也为我们运用其他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提供了指导原则。
其次,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出发,深刻揭示劳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劳模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从历史学维度研究劳模和劳模精神,有助于深入考察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和发展趋势,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为推进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培育、劳模精神的弘扬提供有益借鉴。
劳动是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劳模也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用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研究劳模和劳模精神,有助于明确劳模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中的革命性作用。
劳动模范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优秀劳动者的一种荣耀性社会认可,以社会学的理论加强研究,可以通过人文主义方法论,从结构、过程、功能的视角等深入研究劳模和劳模精神,把握不同时代劳模群体的代际变化、结构变化,从而充分认识和深刻揭示劳模和劳模精神的独特优势,明确激发广大劳动者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实践途径和有效载体。
最后,运用同劳模密切相关的、具有工具意义的学科,研究劳模的具体问题。比如:劳动竞赛学、民主管理学、劳动报酬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劳动竞赛活动中,要使劳模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完善劳动竞赛的制度设计、劳模评选的技术指标、薪酬和奖励等激励制度;在职工民主管理中,要切实保障包括劳模在内的所有职工都能够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不断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等等。
此外,工会学是关于工会运动规律的科学,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是工会学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注重对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的研究,能促进工会组织明确劳模和劳模精神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更好地组织和创新新时代的劳动竞赛,促进工会系统加强和改进劳模培养和劳模教育,用劳模精神引领劳动者、影响全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由此可见,构建劳模学,工会工作内容不可或缺,工会职能的有效履行,对于劳模的培养、劳模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劳模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工会教育职能作用的发挥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紧密联系,对于探讨如何塑造劳模形象、提高劳模思想政治觉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以多学科跨学科为教学基本形式,创新劳模教育工作实践
新时代,劳模群体已经成为先进的同义语,卓越的代名词,其优秀品质和先进精神也已成为新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代又一代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你们大家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立足本职,争创一流,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创业精神、奉献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增添了绚丽光彩。”[3]新时代,劳模精神要继续高扬、继续发展,劳模素质要进一步提升,劳模自身也要全面发展。如何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劳模队伍大军,以适应新时代对广大劳模的新要求,从而在引领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这是时代赋予从事劳模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劳模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群体,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成为受人尊敬的模范人物,同时也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关怀。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回信中指出:“你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劳动模范,如今又在读书深造,这是对大家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褒奖,也是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4]来自党和国家对劳模的关怀,也是对劳模的极大鞭策和激励。要求劳模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高本领,再创辉煌。
新时代,做好劳模的教育工作,对于教育工作者是一项神圣使命。笔者认为,对于这一特殊的群体,需要在教育思路、多学科和跨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劳模教育思路
劳模教育是以劳模为对象进行施教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包括劳模的思想政治教育、劳模专业知识教学、劳模培养目标等方面,在教育领域具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劳模群体作为工人阶级先进群体,其劳模精神也体现在学习方面。劳模在学习深造过程中,作为特殊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明确的学习目的赋予劳模以努力钻研精神、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实践中,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拼搏、孜孜不倦精神,在生活中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品格,在学习团队中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合作氛围,堪称楷模,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
二是不同岗位的劳模,其原有学历参差不齐,认知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亦有所差别。据笔者了解,有些劳模学员拥有高中甚至大专的学历,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在学习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有些劳模学员因职业关系,从事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工作,其经历对于接受本科教育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些劳模学员虽然在工作中,通过自学达到规定的学历,但是实际基础较差,掌握的知识不系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比较大。
针对劳模学员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在劳模教育具体实践中,应当根据劳模学员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培养方式,避其弱点,扬其所长,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共同提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要探索劳模学员的学习规律,掌握每一位劳模学员的学习特点,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随时在教学方面作出调整。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的落后施教方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把握上,提高劳模学习的自主性。要抓住每一学科的知识重点,针对学科中的知识难点,对劳模学员进行主动引导,在全面理解上下功夫。同时,要注重培养劳模学员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学习上的积极进取意识。要鼓励劳模学员扩大知识视野,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引导劳模学员多读参考书或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展多学科知识的视野,不断增加知识的积累。
在培养劳模学员能力方面,应大量采取案例教学方式,鼓励学员走上讲台,成为主角,提高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让每一位学员都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以多学科跨学科教学方式创新劳模的本科教育
作为新时代最杰出的奋斗者,劳模在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领头羊作用日益凸显。提高劳模整体素质和能力,是新时代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造型劳动大军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劳模群体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5]这表明,面对新时代纷至沓来的各种竞争与挑战,要求劳动者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学习决定劳动者的作为,决定其劳动价值的实现;同样,学习也决定劳动模范的作为,决定其能否展现风采、再创辉煌。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劳模教学实践中,应突破各种框框的限制,依据劳模学员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和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方法,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满足劳模学员的客观要求。
1.运用多学科跨学科教学方法,开阔劳模学员的眼界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关系。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嬗变,利益一体化的格局被利益分化所打破,回归于本来意义上的劳动关系。[6]劳动关系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形成的全面经济利益关系,在实际运行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当劳动关系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因力量的不平衡而引发矛盾和利益冲突时,多以劳资双方劳动争议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对劳模学员教学时,如果单纯以一门学科进行讲解,只能从一个侧面讲清劳动关系,但是不能将劳动关系全息图景展示给劳模学员,这种非全面的知识传授,极大地限制了劳模学员的想象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视野。劳模大多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生产岗位,其本身就是处于劳动关系中的一员,对于劳动关系的感受更加直观而直接。由于置身于这种现实劳动关系之中,他们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要求,比普通本科生更加迫切和强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学科跨学科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满足劳模学员这一特殊要求。
2.运用多学科跨学科教学方法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基于多学科跨学科的劳模本科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劳模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一些问题具有很高的政治鉴别力。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全国正在掀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要求学习十九大精神要深入企业、车间和班组。作为授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要紧密联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劳模学员头脑,不断提高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再创辉煌的自觉性。
二是对教师知识结构有很高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固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更多的专业话语权和研究成果。但是,多学科跨学科的劳模本科教学方式客观上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对于相关学科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教学实践中,有时仅用一门学科很难讲清讲透某一个问题。多学科跨学科教学,并非苛求于教师掌握劳动科学的全部学科知识,但是有必要对联系较为紧密的某些学科内容有较深的了解,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某些新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在从事多学科跨学科的劳模本科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是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构筑“互联网+劳模教育”模式,是提高劳模教育效果的一个崭新思路。目前,劳模教育实践中,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提高劳模学习效果,已有所体现。但是,如何充分发掘互联网在劳模教学方面的巨大潜力,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在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尽快使劳模认识到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巨大的工具意义,尽快掌握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和提高劳模学习和研究理论的学术规范水平。
四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只有教学方法得当,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对于劳模的本科教学,应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积极引导和启发劳模学员,做到循循善诱,培养其独立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本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原理的引导下,激发劳模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由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的一所大学,1992年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学校开设了劳模本科班,26年来不间断地坚持劳模教育;坚持以劳模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创新劳模精神育人机制;坚持以继续教育为主,辅之以普通本科教育的劳模教育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继续探索劳模教育和教学规律。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由劳动关系、劳动法、劳动经济学、工会理论、社会学、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安全工程等学科学者组成的研究群体,拥有“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形成了开展劳模研究和劳模教育的独特优势。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我国劳模研究、劳模教育的高地,为在建校8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成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