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传道”
2018-02-05肖珠宝
摘要:文言文教学亘贯古今,最能体现文以载道。高中必修教材的文言文教学以积累“言”为主,而选修教材应该重“文”的教学,“文”的教学就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此渗透人格教育。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以“道”为先。
关键词:教学文言文;传承;传统文化;锻造;人格
一、 传“合时”之道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核心是“传道”。作为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文言文,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必将对学生的思想和未来发展起到引领和教化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传扬文言文的“道”,汲取优秀文化之精髓,锻造学生优良之人格。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编纂教材者呕心沥血地在每一篇优秀作品中都蕴含各方面的“道”。有借鉴历史兴亡之道,如《谏太宗十思书》《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等;结合当今的养生之道,如《庖丁解牛》,借鉴古代的教学之道,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还有从平常生活中感慨人生变迁之道,如《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等。
但是,我们要传的是与时代相合的“道”,必須挖掘文言文教材中的“道”的现代意义。高中语文学科采用文言文和现代文同时教学,是由于语文除了传承传统文化外,还要传达现代人的价值观。如《六国论》,借六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说到北宋如果一味赂辽、西夏,连六国都不如,从而让我们更懂得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
所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排在第一位,何以传道,传什么道?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挖掘出文章中“道”的内涵,不要生搬硬套,要有方法,循序渐进,慢慢悟道传道。还要结合现实,才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 传“利生”之道
汲取古代优秀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理解文言文中渗透的“道”,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若学生对文化内涵一知半解,就无法从根本上将其熏染,也就无法真正继承并传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并能够理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这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渗透“道”时,应该着眼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让学生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要了解当时文人和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其二,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征,客观评价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符合自己思想与发展的价值观。
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孔子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我们从中可以与学生探讨这种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向学生渗透孔子的价值观,感受其深邃而丰厚的思想,借鉴其精华之处。其中孔子对几个弟子不同理想的不同表态与他的生活时代和思想是相关的。曾皙表现出的志向高洁、淡泊功名与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是相符的,这种文化更应该向学生渗透,因为教育之道是为受教育者所学,而学生在文章中要学的是对未来人生有用的价值观。
对学生来说,传统文化有抽象和具体的两个方面,抽象的一面需要教师从哲学或历史背景角度进行阐释,帮助学生深切体会与理解;而具体的一面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淀理解传统,结合当代视野,在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有利于自己的人格培养。
可以说,“道”是高深的,教师要以“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进行传道,切忌“故弄玄虚”,让“道”渐行渐远。
三、 传道要“有道”
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要有恰当的方法。渗透文言文中的“道”,不能用“填鸭式”布道,因为每个学生在阅读理解文言文时必定带上个人情感和偏见。作品只有一个,意义则需要学生后期构建,能够从中挖掘什么只能依靠学生个人能力。
1. 尊重学生,自然渗透
文言文教学是现代学生和古人之间的一场“对话”,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为了从不同角度了解到祖国古代光辉灿烂的历史,以及对社会、历史、军事、人生智慧的感悟,更好地传承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汲取其中思想精髓,并借此达成学生的现代人格养成。当下社会中存在多种文化元素,大浪淘沙,泥沙俱下,但我们要以什么为根脉,才可海纳百川、兼容并收?在这样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领悟和选择,学生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理念。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并非为传承某种文化而生的,不能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强加在学生身上。所以教师自身要树立“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人的现实发展”,在传承文化当中,首要是尊重,尊重文化的发展、尊重学生自身生命需要和精神选择,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当中。
2. 敬畏历史,正确渗透
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尊重中国历史,需要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读,以便达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引导学生慢慢悟出“道”,进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心理。但有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言论自由,让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游离于历史之外,这种对历史的不敬畏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解。比如,学生对屈原精神的理解,他们对屈原自投汨罗江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无法理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现代思想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从历史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精髓,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人思想向学生正确渗透屈原的爱国精神。
比如房玄龄和纽祜禄氏·和珅,甚至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完全以主观思想将历史人物扁平化、概念化,或者以情感取代理性进行分析,无端加以美化或者丑化,造成传统文化人格总体上呈现生命抽象、精神单调化和性格单一。再如在教授李密《陈情表》时,针对文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有教师高度赞扬李密的仁孝,批判逼迫其的“郡县长官”。但是实情是当年某地发生灾害,需要朝廷抽调人手前往支援和调度,控制疫病灾情的进一步发生。而李密对祖母的孝心可扬,但是却不能一味批评郡县长官。所以,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魏晋时期的风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仁孝与忠诚的矛盾。
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敬畏历史,了解传统生活方式,正确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采用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人格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让传统文化滋润现代生活和信仰,让其成为当下学生的精神食粮,实现文化的横向传播与纵向传递。
作者简介:肖珠宝,福建省长乐市,长乐市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