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司马迁的核心学养

2018-02-05万明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深思好学

万明华

[摘 要] 司马迁认为德行是一个人首先应当具备的内在条件,是求学为学的根本。他承受了超乎常人的磨难,有 “笃行有道”“增益其所不能”的人格精神和思想境界。他认为,“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好学深思”。司马迁为学,“兼容并蓄,采百家之长”,诸子百家融会贯通。

[关键词] 求学;求道;好学;深思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史官世家,祖上“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是个学贯六艺、博通百家的文士,在西汉时期曾任太史令一职。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得司马迁自幼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親的教导和指引下,习字读书,相较于同龄的孩子更为聪颖,十岁时便可诵习古文,以文才称名于乡里。

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受命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不久之后,司马迁也跟随父亲至长安,从名师受业。由今文大师董仲舒授以《春秋》,古文大师孔安国传以《尚书》,再加上父亲的职务之便,使得他有机会阅读大量皇家藏书,最终得以博通百家,学识突飞猛进。二十岁时,司马迁游历各地,遍访古迹,归来后入仕为郎中。元封三年,继任父亲官职为太史令,颇受武帝恩宠。天汉二年,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到武帝的疏远和猜忌,被捕入狱,次年受宫刑。后重获尊宠,出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著书。他承袭了父亲编修史书的遗志,凭借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强大的精神意志,前后历时十六载,终于在五十五岁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太史公书》)。这著作是司马迁一生的心血,也是其为学精神的汇总,集中体现了一代史学大家的核心学养,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作为一个史学家,而且是有着特殊经历的史学家,司马迁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尤为执着,他非常赞同老子的“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认为德行是一个人首先应当具备的内在条件,“德者,性之端也”,道德是人性的发端,是求学为学的根本,做一个有德之人,抓住机遇,发展和提升个人才学,培养“德才兼备”的理想人格。此外,司马迁的道德修养中还有坚忍不拔、宠辱不惊的一面,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承受了超乎常人的磨难,但也正是这样的磨砺,造就了他“笃行有道”的人格精神。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时候,此时的逆境,恰恰就需要坚韧的人格修习,发奋图强,“增益其所不能”,这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另外一种境界。

1.“德者,性之端也 ”。司马迁受到儒家正统学说的教育和影响,非常注重个人品性的修习,认为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一切才学修养的前提。他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道德是人性的发端,乐是道德生发于外的光华,金石丝竹则是奏乐之时所使用的器具。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都本乎内心,再由诗、歌、舞加以表现,“乐气”方能从之。所以情感深厚文采就会鲜明,气度宏大充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和顺的情感聚积在心中,就会有美好的神采表现于外表,只有乐才是最不可能伪装的存在。进一步讲,“唯乐不可以为伪”在实质上是本乎于“德”的,在司马迁看来,一个人的德行是最不可能造假的,为善则善,为恶则恶,他可以通过“乐”这样一种外在的光华展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有德者必然居上。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司马迁“德才兼备”的个人道德修养观中,“德”应当位于“才”之上,正如孔子所言:“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有德行却没有才能的,尚且可以称为君子,但有才学却无德行的,只能称为小人。我们应当追求的是一种“德才兼备”的理想境界,就算不能达到孔子所谓的“圣人”之境,但最起码应当具备在世为人最基本的德行。当我们有了德行,才学的修养也便顺理成章了,此后无论是尊贵的爵位还是丰厚的俸禄,即便不去争取,也会接踵而至,这是一个社会对“德才兼备”之人最起码的尊重,所谓“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史记·礼书》)就是这个道理。

司马迁提倡“德才兼备”并以此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他创作中也时刻凸显“德”的重要性,例如《史记·自序》部分的人物评价,“敦厚慈孝,讷于言,敏于行,务在鞠躬,君子长者,作万石张叔列传”, “守节切直,义足以言廉,行足以厉贤,任重权不可以非理挠,作田叔列传”,往往先将其人的德行放于首位,继而突出其才能,颂扬其“德才兼备”的优良品性,为世人树立榜样。司马迁的“德才兼备”观点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值得发扬和传承的。尤其是在当下,面临国民道德水平持续滑坡的困境,更应当坚信历史,提倡复归,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输送真正的人才。

2.“笃行有道,荣辱不惊”。众所周知,司马迁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挫折,其中“李陵之祸”是对他打击最大的一次。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在讨伐匈奴的过程中,李陵率五千步兵遭匈奴八万骑兵围攻战败,不幸被俘投降。消息传回朝中,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纷纷指责李陵的背叛和罪过。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对此深感痛心,他一面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一面又尽力为李陵辩护,却不料因直言触怒了武帝,被囚入诏狱、判处死刑,最后在家人的百般求情及付出一大笔赎金后才改判宫刑。这次事件的打击对司马迁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在当时那种极度痛苦及羞辱的情境之下,他几次想引剑自裁,希望通过一死来保留一个文人最后的风骨和气节。但是,父亲的遗愿尚未完成,《史记》的创作正入佳境,如若此时自尽,那么这一生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于是他想到了往圣先贤,想到了他们创作的艰辛和经历的坎坷,“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百般思索之后,司马迁终于从中受到了鼓舞,决意即便身受辱刑也要苟且偷生,即使历经磨难也要完成《史记》的编纂。endprint

“李陵事件”之后的司马迁,俨然已是一位“笃行有道,荣辱不惊”的儒者,他将编修《史记》作为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动力,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现实的黑暗使他绝望,波澜不惊的背后,他只能把自己的一腔愤恨全部倾注于创作之中,字里行间都潜藏着对统治阶级和黑暗现实的批判与愤恨,正如金人瑞说:“大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记》,须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发挥出来,所以他于《游侠》、《货殖》传,特地着精神。”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其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精神的一个概括和归总。他克服现实和心中的种种障碍,顶住俗世的压力,呕心沥血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也完成了个人道德品性修养上一个质的飞跃。这种在逆境和苦难之中的超越,于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一种现实的激励和鼓舞。当面临困境时,要始终秉承“笃行有道,荣辱不惊”的人格修养精神,勇敢地面对苦难,战胜自我,才能化挫折为动力,对人生的坎坷坦然以对,宠辱不惊。如此,方能拥有远超于常人的才学和智慧,出类拔萃,成就一番惊天伟业。

二、“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一生著作的最高成就就是编修了《史记》,这部书是他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他求学为学精神的主要参考。司马迁指出,“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做学问要广开眼界多方涉猎,但是如果要深入研究探求真理的话,就要专注于某一点。因此他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为将自身经历与书本知识相互佐证,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他主张在为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好学深思”才能心领其会,我们要通过自身的研究学习和深入思索,去获得书本知识之外的观点和见解,从而避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敷衍態度。这是司马迁作为一代史学家所提倡和运用的学习方法,也是其核心学养的重要体现。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生于龙门,幼时耕牧于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在父亲的亲身教导之下,学习了《左传》《国语》《系本》等书籍,扎实了古文基础,为以后文献古籍的大量阅读提供了可能。此后司马谈赴京任职,司马迁也在稍稍年长之后,离开了龙门故乡,追随父亲至京师,转益多师。

二十岁时,司马迁的学业已小有所成,但父亲司马谈似乎并不满足儿子仅仅在书斋里做学问,他为司马迁安排了一次周密的游学计划,希望儿子能够走出书斋,去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搜集和整理史书古籍中所未载的史料,为以后《史书》的编修做准备。于是司马迁在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后,开始了他二十岁后的壮游。“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一下他的第一次游学路线,自长安出发,南游江淮,司马迁亲自吊唁了韩信的坟茔;后南下转道江西,到达庐山,观禹疏九江”,考察了大禹的所葬之地及生前功绩;从浙江走水路进入湖南,登上九嶷山,凭吊了当年屈原投水的汨罗江;至此北上到达姑苏和五湖等地,重游了吴王阖闾夫差的旧地;后继续北上去往齐鲁之都,亲身观瞻了孔子数百年的教化遗风;在邹、峄行了乡射之礼;于楚汉之争的古战场彭城,探寻当年达官显贵们的轶闻趣事;又西行过梁楚之地,游览了大梁的废墟和春申君的故城,见识了旧时王朝兴衰变迁的遗址,最后返回长安。此次游学,历时数载,司马迁考证古籍,寻访先人遗迹,收获和见证了许多史籍所不载的史料和风俗,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造就了自身“百科全书式”的思想知识体系,为后世学者树立了典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方法,是司马迁为学实践的根基,他从读书到游学,再由游学到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对自身所学进行了一个完美的修订,值得我们传承和借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有时实地研究考察就显得相对薄弱,此时的我们更应当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学习理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走多看,注重考察实践,以期在知识的学习和更迭中获得一个质的超越。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司马迁所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方法就是“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他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是讲司马迁在研读了《春秋》《国语》等典籍之后,发现这些书中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发都已经很明了了,人们之所以还不甚明白,就是因为不曾深入地考究探讨,其实书中的记述都是真实可信的,并非虚妄之说。《尚书》一本,残缺已久,虽然无法找到完本,但却常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部分散佚的记载,用以补充,也是可以研究理解的。因此他提出,我们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坚持好学深思,勤学精思,才能真正地领会书中所要传达的意思,而这些,想要向那些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解释,是非常困难的。

司马迁在求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在他的著作也可以体现出来。《史记》即是建立在其博通百家之书的基础上而创作的,在这里,司马迁对史籍史料的运用,并非仅仅是简单的铺排罗列,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常常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之上,于文章结尾以“太史公曰”的形式阐发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对后世启发颇深。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在结尾处就有“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不过寥寥数语,却也足以寄托司马迁对诸如李将军之类正人君子士大夫的哀悼之情,可谓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也多为后世史官所效仿。

学习是一个丰富自我的过程,而思考则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学习不思考,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空谈,到真正需要运用的时候必然不堪一击,而只思考不学习,则会使自身逐渐落后于时代,与现实脱轨,同样没有什么补益。endprint

三、“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对司马迁学术思想核心价值的一个归总。首先是“兼容并蓄,采百家之长”,司马迁为学,不局限于儒家一门,儒墨道法,诸子百家都有涉猎,取其长而补其短,明辨是非,融会贯通,这是他的智慧所在。在此基础之上,“成一家之言”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最高追求,他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仅是《史记》编写的宗旨,同时也是其学术思想和教育观的集中展现,是对儒家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司马迁的教育观是一种实践的教育观,他要求我们在博通百家的同时又不迷失自我,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为我所用。

1.“兼容并蓄,采百家之长”。司马迁家学深厚且转益多师,虽然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但对其他诸家学说也多有涉猎,所以他尊崇儒学却不局限于儒学,在当时“独尊儒术”的学术大背景之下可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在学术思想方面,他主张“兼容并蓄,采百家之长”,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史记·太史公自序》)儒、墨、名、法等诸家都是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学派,只不过他们的学说是从不同方面阐释的,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其追求的结果是一致的。

司马迁提出,诸家学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阴阳之术禁忌避讳很多,使人受到束缚并多有畏惧,但他们关于一年四季运行顺序的道理却是不可丢弃的。儒家学说广博却少有要领,常常劳而少功,令人难以尽从,然而它关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礼节却是不能偏废的。墨家俭啬,但其关于强本节用的主张不可废弃。法家严刑峻法刻薄寡恩,但它正君臣上下名分的主张颇有道理。名家使人受约束而容易丧失真实性,但对于它辩正名实方面,却往往有独到见解。如此,诸家皆有所长,司马迁一一列举,就是希望世人能够清楚地辨析,不要偏执于一家,而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兼容并蓄。

2.“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史记》编写的宗旨,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很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将“立言”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以期后世的圣人君子。

自古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一直都是文人士子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司马迁为了成就“成一家之言”的崇高理想,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他尽一切力量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旧闻,刻苦钻研遗文古事,考察订正,综述事实的本末,推究成败盛衰。遍访全国寻求古迹典籍,“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通读皇室典籍,广采博录,采经摭传。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人物传记,历史档案,无所不包,“据统计,仅《史记》书中司马迁所见过的书总计106种,其中六经及训解书23种,子部之书52种,古今历史书及汉室档案23种,集部文学之书7种”,其阅读数量之巨,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咋舌。然而这并不是全部,更为艰难的是,书稿草创未完,司马迁又遭逢人祸,他痛惜《史记》的半途而废,为了坚守“成一家之言”的崇高信念,只能“就极刑而无愠色”,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其于孔子之学,独得力于《春秋》,西南派(老庄)、北东派(管仲齐派)、北西派(申商韩)之精华,皆能咀嚼而融化之。又世在史官,承胚胎时期种种旧思想,磅礴郁积,以入于一百三十篇之中,虽谓史公为上古学术思想之集大成可也。”司马迁一生极为重视立言不朽,将“成一家之言”作为自己人生的支柱和目标,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集历代史学之大成,写就了《史记》,并终于与他艰苦创作的故事一同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司马迁.史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史记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马蹄疾. 水浒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 徐艳兰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思好学
深思触本质 拓展强素养——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与拓展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一)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