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探究

2018-02-05郑梦华

智能城市 2018年20期
关键词:网状车辙面层

郑梦华

1 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裂缝

1.1.1 横向裂缝

在道路工程中,横向裂缝的损坏特征为:裂缝基本垂直于道路中心线,其宽度、长度大小不分。一些横向裂缝贯穿路幅整体,一些横向裂缝则贯穿部分路幅。横向裂缝造成的危害包括:裂缝内部唧浆造成两侧凹陷;当裂缝出现在桥头跳车部位时,受路面积水影响,跳车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并且严重冲刷路基。

1.1.2 纵向裂缝

在道路工程中,纵向裂缝的损坏特征为:裂缝基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形状为长直状,有时会有少量支缝出现。造成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有:道路基础沉降、道路结构承载力不达标、施工缝存在质量问题等。如果是对原有路基进行拓宽处理,新旧路基的结合部位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处理土质台阶,或者分层填筑压实度、厚度等不达标,就会产生纵向裂缝。其产生部位大多为道路中部、新旧路基结合位置的上部。如果此时路面再出现渗水问题,纵向裂缝将会更加严重。基础沉降引发的纵向裂缝长度较长,并且断断续续;结构问题引发的纵向裂缝大多位于道路边缘;施工缝质量问题引发的纵向裂缝,其形状基本为长直状[2]。

1.1.3 网状裂缝

在道路工程中,网状裂缝的损坏特征为:裂缝相互交错,路面被分隔成50cm×50cm以内的小块状。网状裂缝刚开始呈现为一条或者几条相平行的裂缝,当荷载次数逐渐加大,平行裂缝之间会有连接缝出现,进而形成网状裂缝。

1.1.4 反射裂缝

在道路工程中,道路基层出现裂缝后,由于受温度变化、车辆荷载等影响,裂缝会向沥青表面逐渐反射,从而形成反射裂缝。造成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在原有沥青或者水泥路面上进行沥青面层的铺设时,受温度变化影响,原有路面的裂缝会逐渐增加,导致新铺沥青层出现裂缝;半刚性基层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由此产生反射裂缝;在铺设完成后,沥青混合料中的水分会慢慢蒸发,此时新铺基层会有干缩应力产生,导致裂缝出现,进而向面层反射。

1.2 翻浆

当路面出现裂缝时,基层中的水、料浆等会向道路深处渗透,这就是翻浆,雨后淡灰色的路面就是翻浆的表现。

1.3 车辙

当车辆在道路表面通过时,车轮两侧会有隆起现象出现,车轮位置则出现凹陷,这就是车辙。在刹车、停车频率较高的路段容易产生车辙现象。

1.4 坑槽

在道路工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做好面层养护工作,面层就会出现龟裂、网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沥青面层混合料的孔隙率会大大增加,沥青和石料之间的粘附力则会降低。道路表面的水深入到混合料中,在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下,石料表面的沥青会剥落,导致路面松散。当车辆经过松散路面时,就会有坑槽形成。

2 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

2.1 裂缝的处理方法

2.1.1 横向裂缝

针对道路沉降引发的横向裂缝,当裂缝宽度在5mm以上时,需要进行开槽处理,开槽位置在横向裂缝两侧,其范围在50~100cm以内。首先将上部面层挖出,清理干净槽底;然后使用沥青混合料对裂缝进行填充,确保填充密实;最后将玻璃纤维格栅沿裂缝铺设,并重新进行面层摊铺[3]。

针对温度变化、基层开裂引发的横向裂缝,当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时可忽略;当裂缝宽度在3mm以上时,首先清理干净裂缝中的杂物、灰尘,然后用乳化沥青或者热沥青对裂缝进行封堵,填充方法采取撒料法;当裂缝宽度在5mm以上时,首先清理干净缝中杂物、灰尘,然后使用细粒式或者砂料式沥青混合料对裂缝进行填充,并且振捣密实,最后使用烙铁封口。

2.1.2 纵向裂缝

第一,当纵缝宽度在3mm以内时可忽略。当纵缝宽度为3~5mm时,首先清除缝隙中的杂物、尘土,然后使用乳化沥青或者热沥青对纵缝进行封堵。第二,当纵缝宽度在5mm以上,并且有错台、啃边现象出现时,先对道路上、中面层进行铣刨,铣刨宽度控制在1m,然后填实裂缝,将玻璃格栅沿纵向裂缝进行铺设,之后进行中面层摊铺,将宽度为1.2m的玻璃格栅设置在中面层上,间距5m,最后进行上面层摊铺。第三,如果纵向裂缝的形成尚不稳定,采取方法进行处理,还要考虑到裂缝的形成因素,综合利用边坡加固、排水措施等稳定裂缝,以免纵缝扩大。

2.1.3 网状裂缝

当网状裂缝程度较轻时,利用玻璃纤维布罩面进行处理较为合适;当网状裂缝面积较大时,首先使用乳化沥青铺设其上,对路面进行修复;当路面结构层存在不稳定夹层时,应先铲除夹层;如果造成网状裂缝的原因是结构层积水,应将面层铲除,然后加设排水设施,最后使用沥青混合料重新铺筑;如果造成网状裂缝的原因是路基不稳,需要使用水泥、石灰等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如果造成网状裂缝的原因是基层软弱,可对软弱基层进行换填、加厚或综合处理[4]。

2.2 翻浆的处理方法

在道路工程中,如果翻浆问题比较轻微,应先清理干净表层,再将基层表面的软弱层清除掉,最后铺筑沥青表面层;如果翻浆现象比较严重,首先将路面杂物、垃圾清理干净,挖除基层,如果路基也存在问题,还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利用半刚性强、水稳性好的材料铺筑基层,最后使用沥青修复道路结构,并加设必要的排水装置。

2.3 车辙的处理方法

第一,当下陷现象只出现在轮迹处、轮迹两侧没有出现隆起现象时,首先利用目测法或直尺法确定修补范围。在凹陷处架设直尺,修补轮廓线即为路面与直尺底面相接的部位。沿轮廓线凿去宽度约5~10cm的面层,保证槽壁和槽底方向垂直,然后对凹陷部位的原有面层进行凿毛处理,将0.3~0.6kg/m2的粘性沥青涂刷在面层上,修补时要使用和原有面层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二,当轮迹两侧有条状隆起出现时,首先凿去隆起部位,凿除深度为原有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2倍以上,保证槽壁和槽底方向垂直,对波谷部位的原有面层进行凿毛处理,并冲刷干净,同样将0.3~0.6kg/m2的粘性沥青涂刷在面层上,将同等级配的沥青混合料铺筑在上面,确保压实密实。

第三,如果造成车辙的原因是基层强度不达标,在对车辙进行修复时,应当挖除损坏基层并进行二次铺筑。新修筑的基层必须具备水稳性好、强度高等特点。当原有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时,最好使用强度高的水泥材料进行修复,铺筑厚度需控制在15cm以上,并做好与原有基层的衔接工作。

第四,当道路上的车辙面积不大时,修补材料一般使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并采取现场冷拌的方式进行施工。使用该方法修补车辙时,需要关注对环境的影响。

2.4 坑槽的处理方法

坑槽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冷补法和热补法。第一,在采用冷补法处理坑槽时,首先测定坑槽深度,将修补范围划定出来,利用液压风镐、高压风枪等进行切槽、清槽处理。再用喷灯将槽壁及槽底烘干,并将一层粘性油喷洒在其表面。最后在坑槽中填补热料,如果填补厚度在6cm以上,应采取分层方式进行填筑,碾压方向为由四周到中间。第二,在采用热补法处理坑槽时,首先考虑修补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合理调整加热板位置,加热时间控制在3~5min,从而软化待修补路面。再把热料放置在修补处,摊平并碾压[5]。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行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道路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道路施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施工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努力解决。道路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严格控制道路施工中的各类要素,才能确保最终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深入研究道路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包括裂缝、车辙、翻浆、坑槽问题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以此提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交通建设行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网状车辙面层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沥青路面现场车辙的精准化评价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机场道面加铺沥青面层提质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