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思考

2018-02-05陈燕燕彭俊杰

智能城市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设计规划城市规划公众

陈燕燕 彭俊杰

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设计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实中其与规划管理不匹配,对城市建设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剖析,提出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优化策划。

1 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关注于外部公众空间,目的是维护公众利益类型的设计工作。《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中将其划分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管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个领域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的全局工作。规划管理不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还是合理分配城市资源的根本保障,以及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摩天大楼这种类型的建筑正在许多大型都市圈不断涌现,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购物中心遍布居民区。城市形象和外部公共空间打造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设计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为理顺城市管理体系,形成动态、高效、合理的城市设计规划管理系统,不断促进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模式的逐步转变;充分重视城市公共社会环境文明的建设与管理,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管理模式,加强对城市环境的改造与保护,落实对科技、文化、教育、治安、卫生等多方面的发展与管理,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重视城市基建设施的投入,认真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下基建设施的建设模式,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进程[1]。

2 当前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设计与自身条件不符,造成城市设计面临“千城一面”的尴尬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跟风模仿,好的城市空间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结果“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另外,由于对自身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生态资源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其缺乏可行性论证,造成设计的目标僵化,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容易造成一系列的违规现象出现。

2.2 城市设计与城市管理脱节,造成城市设计陷入“墙上挂挂”的悲剧

城市设计编制体系没有形成规范,过于学术化,追求美感化的表达,缺乏量化的控制要素和指标体系,难以转译成政府管理条文要求,定性、非定量的控制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无所适从。城市设计重方案缺要素的表达与规划管理重条文用要素的体系不匹配,最后造成了城市设计沦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只是看热闹的产品。

2.3 城市设计不贴切公众需求,造成城市设计沦为“高高在上”的作品

当前,我国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工作是政府事务,未能充分发挥出社会各界的作用,对于设计规划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未能形成有序的表达机制。由于缺少公众的参与,城市设计成为了反映长官意识的附属品,大广场大马路随处可见,可却鲜有人问津,成为了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的作品。

2.4 城市设计法律机制不完善,造成城市设计成为“法定规划”的附属

随着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发布,各地开展城市规划设计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进,城市设计进入法制化进程。但是目前仍没有发布相关的规范对其法律机制进行完善。不少城市盲目跟风,无序设计,造成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有关的监督管理机构不能发挥作用,造成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盲目无序[4]。

3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3.1 结合城市实际状况进行设计规划管理,改变“不合适”的错误

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城市实际状况,坚持量力而行,在科学合理制度体系保障下,明确城市建设目标,针对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注意积极开展综合性调研,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具体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注意充分结合城市实际状况,积极追踪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探索出能够有效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规划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有些城市进行设计规划管理工作时,存在浪费资源的状况,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问题,树立节约理念,形成高效、合理的规划管理布局,发挥城市的功能性,认真对待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确保设计编制与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改变“不懂用”的无奈

在城市设计编制中,围绕“可管控要素、量化标准”构建多层次的空间控制要素体系,划分“刚性要求+弹性控制”,让规划者“看得懂”、“懂得控”。同时,在进行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期间,确保协调统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态度,针对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根本方针,综合权衡、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在考虑城市总体设计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考虑区域设计规划,在进行城市设计规划管理期间,综合城市规划状况,建立完善的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分级审批体系,确保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让公众充分了解、掌握城市设计规划管理的具体落实情况,努力减少规划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问题。

3.3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设计及管理的工作,改变“独乐乐”的高冷

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参与设计规划管理工作是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的客观性需求,在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公众与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推动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进一步的信息公开机制,确保公众能够了解、参与实际管理工作;通过构建基于不同群体的组织,在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完善的法律手段,研究制定设计规划管理信息公开范围、方式等机制,确保在进行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获取有效的意见和建议[5]。

3.4 进一步推动城市设计法制化运作进程,改变“无地位”的尴尬

近年我国法制化建设逐步完善,城市的规划管理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建设力度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确保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体系。为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便利,为公众提供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有效。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有关的设计规划审批管理相应政府机构。若不能及时进行审批,会影响和降低城市设计规划管理的权威性。某些城市设计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不够健全,城市的设计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不能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相关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足,各类设计规划编制、技术应用、勘察等经费匮乏,有关人员的素质不足,能力较低。

4 结语

城市设计规划管理机制及策略对城市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注意充分发挥城市设计规划的双重协调作用,严格依照相应的设计规划管理原则和要求进行工作,本着“以人为主、利益共享”的宗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完善城市设计规划,提供完善、成熟的城市设计规划管理体系,确保城市建设的更加和谐。

[1] 王晓薇.面向规划实施的片区级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以王咀湖周边城市设计导则为例[J].建材与装饰, 2018(7) :96-97.

[2] 任小蔚, 吕明.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J].规划师, 2017, 33(10) :24-28.

[3] 邵芊, 徐渊.城市设计背景下面向实施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光谷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6, 34(12) :76-79.

[4] 杨嘉, 项顺子, 郑宸.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思路与实践——以山东省威海市东部滨海新城为例[J].规划师, 2016, 32(7):58-63.

[5] 牛泽文.运用城市设计辅助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以泰安天庭园地段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 2013, 31(9) :116-120.

猜你喜欢

设计规划城市规划公众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公众号3月热榜
从设计规划到室内装修全程把控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北京站直播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