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西方主流学术杂志港台研究述评
——以《中国季刊》《亚洲纵览》1988—2007年数据为例

2018-02-05刘宪娟薛念文

南都学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季刊两岸关系学者

刘宪娟,薛念文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的繁荣发展引发了国外学术界研究中国的热潮。通过对《中国季刊》《亚洲纵览》两大杂志有关文章的统计整理发现,两刊对于我国港台地区的研究占有较大的比重,通过梳理当代西方学者对于港台地区研究的历史演变,可以厘清西方学术界港台研究的重点,了解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有关港台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看法及态度,对于我国制定港台地区相关政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当代西方杂志港台研究

地缘政治学主张国际或地区间的格局与政治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经济策略、政治行为、军事战略等无不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港台地区背靠中国大陆,面朝东海与南海,是亚洲大陆通往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门户,同时又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是亚洲及世界航道要冲。港台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西方学者有关港台地区的研究也摆脱不了地缘政治学的影响,因此在地缘政治学的视角下深究西方学者关于港台地区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客观。当然海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处于政治需要,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国家立场,为本国的国家战略利益服务[1];有的则是兴趣使然,对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来看待。本文的港台研究是基于《中国季刊》(TheChinaQuarterly)和《亚洲纵览》(AsianSurvey)两个杂志相关统计基础上的研究。

《中国季刊》于1959年由美国出资、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创办,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外从事中国研究最具权威的杂志之一,同时也是国外中国研究领域领先的学术期刊。在SCI数据库2015年的排名中,《中国季刊》在地区研究领域排名第一,其总被引次数为1547,影响因子为1.540[2]。研究内容涵盖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商业、经济、地理、历史、国际事务、法律和政治等,杂志作者均是西方从事中国研究的知名学者,因此保证了研究的高质量、权威性。管永前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季刊》发表研究成果的作者至少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57.4%)和英国(20.4%),其次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法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3]。

1932年创刊的《亚洲纵览》(AsianSurvey),原名为《远东调查》(FarEasternSurvey),1961年改名为AsianSurvey。杂志主要研究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外交关系。其中研究中国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军事国防、法律、科学技术、医疗卫生、边疆与民族、台湾、香港、科技等方面,根据SCI数据库2015年的排名,该杂志在地区研究领域排名第42,其总被引次数为732,影响因子为0.357[4]。

二、1988年至1997年西方主流学术杂志港台研究概况

(一)研究概况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季刊》1988年至1997年中国研究的文章总数为346篇,其中有关我国港台地区研究的文章为28篇,占文章总数的8%。有关台湾地区研究的文章为18篇,有关香港的为10篇。台湾研究主要涉及“台湾选举”“民主建设”“国际地位”等方面,如西蒙·朗(Simon Long)的所谓《台湾国民议会选举》(《中国季刊》,1992年3月)。田弘茂和朱云汉(Hung-mao Tien and Yun-han Chu)的所谓《台湾民主建设》(《中国季刊》,1996年12月)。叶胡达(Michael Yahuda)的所谓《台湾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季刊》,1996年12月)。有关香港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香港的政治转型、以前的殖民统治等。关信基(Kuan Hsin-chi)的《权力依赖与民主转型:以香港为例》(《中国季刊》,1991年12月)。布赖恩·霍克(Brian Hook) 的《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遗产的观点:初步评估》(《中国季刊》,1999年9月)。

《亚洲纵览》1988年至1997年有关中国研究的文章总数为187篇,其中有关香港和台湾地区研究的文章篇数较多,共计48篇,占文章总数的26%。有关台湾的研究主要涉及台湾的“民主政治”和“选举制度”,例如林大超和马若孟(Linda Chao and Ramon H. Myers)的所谓《中国第一个民主:1986—1994台湾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亚洲纵览》,1994年3月)主要介绍了台湾“民主政治”的建设,介绍了旧的“政治结构”,以及如何与旧的势力进行政治斗争。埃里克·穆恩(Eric P. Moon)的所谓《1996台湾的单一不可逆转的投票制:选举制度的影响》(《亚洲纵览》,1997年7月)主要介绍了台湾的所谓“选举制度”以及在职者,“政党、选民和选举”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乔治(George T. Yu)的《北京—台北争取国际承认的斗争:从尼日尔事件到联合国》(《亚洲纵览》,1991年10月)主要介绍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关系的新发展。有关香港研究的文章共计21篇,占文章总数的11%,其中以1997年数量最多。21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香港回归问题、香港的经济发展、政治形势等。约翰·伯恩(John P.Burns)的《1993香港:权力的斗争加剧》(《亚洲纵览》,1993年1月)介绍了中英在1993年香港问题上的斗争,谈判如何陷入僵局,双方如何改善僵局。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1994年的香港:民主、人权以及后殖民政治秩序》(《亚洲纵览》,1995年1月)主要介绍了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斗争,中国对英国政策的态度,香港对相关政策的态度等。有关香港经济问题的研究,刘兆佳和关信基(Lau Siu-kai and Kuan Hsin-chi)的《香港民众对自由放任政策的态度》(《亚洲纵览》,1990年8月)一文主要介绍了自由放任政策对香港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民众的反应。陈玉京(Hing Lin Chan)的《中国在香港的投资问题》(《亚洲纵览》,1995年10月)一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在香港地区的投资历史、投资动机和投资问题。

(二)研究热点

从图1 可以看出,1988年至1997年这10年间两个杂志的港台研究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在1995年以前两者都呈现“波浪式”的特点,这反映了西方研究紧跟当下的特点。从1995年往后两个杂志的港台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

图1 《中国季刊》《亚洲纵览》1988年至1997年中国研究文章统计

是由于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的到来,西方学者在关注香港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台湾地区的关注度。通过对1988年至1997年两大杂志所有港台研究的文章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两岸关系及台湾的“国际地位”问题。这一时期很多学者关注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以及所谓的台湾“国际地位”问题。1996年中国两岸关系在美国的恶意挑唆下陷入僵局,因此很多学者关心两岸关系的新发展。陈启懋在他的《台湾海峡危机的症结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近期两岸危机不是由于双方意识形态或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差异导致的,也不是因为北京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要求台北立即统一导致的,更不是因为像李登辉所谓的台湾民主化对大陆的影响使北京惊慌所致”[5]。陈启懋认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因为当时很多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维持现状,采取观望的态度。陈启懋认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两岸之间的敌对,双方建立稳定、和平、合作的两岸关系。第二个阶段是和平统一,陈启懋认为在这一阶段不应急于讨论双方都能接受的统一原则、统一的形式及名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应该在一定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这些条件包括:第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大陆拥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政治进一步稳定和民主,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二,持续不断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使海峡两岸的经济进一步整合,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效益;第三,香港和澳门地区平稳地从殖民统治恢复过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两个特别行政区政治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体制开展得如此之好,使广大居民感到满意;第四,台湾舆论的变化,台独势力被严厉限制,与大陆统一的愿望增强;第五,有利的国际形势。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地区的国民党代表被驱逐。从1993年开始,台湾当局曾数次在国际社会上呼吁“重返联合国”,因此这个阶段有关所谓台湾“国际地位”的问题也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叶胡达(Michael Yahuda)在其所谓《台湾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季刊》,1996年12月)一文中讲到最初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因为这一原则符合双方的利益,但台湾当局要求“中华民国”被承认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且台湾当局给出了以下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在14000平方公里、拥有2100万人口的领土上有效行使“独立主权”;台湾是“世界第十四大贸易经济体”;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地;是“世界第六大境外”投资者;并在联合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最强大的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6]。但叶胡达认为台湾当局一系列举措和“外交政策”的实施造成台湾地区与大陆关系的紧张,这些对双方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困难。双方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因此这样的举措必定会使两岸关系陷入尴尬境地。

2.台湾的“选举制度”。通过统计发现两大杂志都高度关注台湾的“选举制度”,因为“选举制度”直接影响台湾当局领导人的选定,进而对两岸关系及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关注台湾的“选举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伺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林大超在其所谓的《促进有效民主,中国风格:台湾国家发展会议》一文中指出,1992年的“立法选举”中,更多的国民党反对者入选,台湾地区政党之间的权利和影响力的斗争愈演愈烈,而国民党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民进党的影响力在逐渐上升,因此国民党开始寻求政治上的变革以扭转权力的损失。林大超认为台湾当局为了解决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召开“国防委员会”,通过允许不同观点的表达以及坚持先进观点的问责制,“国防委员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希望就有关解决台湾当前政治问题的最严厉的政治行动达成一致。然而,到1997年年中,“执政党”拒绝了“国防委员会”的主要建议,并且他们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更糟糕的是,李登辉的人气下降。台湾的政党现在必须寻求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否则政治进程将继续僵局直到下届“全国大选”[7]。林大超和马若孟(Linda Chao and Ramon H.Myers)在他们的所谓《中国第一个民主:1986—1994台湾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一文中研究了台湾的“政治结构”以及国民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政治状况,林大超认为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断进行“选举制度”改革,改革对两岸关系及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单一选区两票制改革使激进党派难以获得席位和选民的支持,实际上这推动着台湾“两党制”的形成,因而在很长时间内台湾都将呈现民进党与国民党竞争的局面。这有助于台湾的“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同时由于极端势力难以获得民众支持,因而有利于台湾的民主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8]。

3.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形势以及各方对于香港回归的态度。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香港,关于香港的研究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而其中研究最多的当属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形势及各方对香港回归的态度。邓特抗(Tang James T.H.)在他的《香港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香港回归中国主权的国际政治》一文中提到:“如果香港可以继续作为一个自由、繁荣和全球视野的社会,它可能会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融合。但是如果香港减少了管理自己事务、保持自治和自由经济地位的能力,那么主张用更具对抗性的方法管理太平洋两岸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的这些人,可能会因为对两个国家的不良后果而在各自国家内获得更多民众的关注。”[9]约翰·伯恩(John P.Burns)在他的《1993香港:权力的斗争加剧》一文中提到英国政府决定在1992年年中开始在接下来的5年内更加积极地管理香港,而这加剧了香港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随着中国转型发展而加剧。“如果这种纠纷持续时间太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香港的经济产生影响,也会导致英国和中国的领导人被指控忽视香港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以稳定政治,满足中国政府更多参与管理的要求。”[10]

三、1998年至2007年西方主流学术杂志港台研究概况

(一) 研究概况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季刊》1998年至2007年有关中国研究的文章总数为396篇,其中有关港台研究的文章为41篇,占文章总数的10%。有关台湾研究的文章为26篇,香港为14篇。有关台湾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台湾选举”、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等方面。如林大超和马若孟(Linda Chao and Ramon H. Myers)的《选举如何促进台湾民主》(《中国季刊》,2000年6月)。楚云汉和林继文(Yun-han Chu and Jih-wen Lin)的所谓《第二十世纪台湾政治发展:国家建设、政权转型与国家认同建构》(《中国季刊》,2001年3月)。添谷芳秀(Soeya Yoshihide)的所谓《台湾在日本的安全考虑》(《中国季刊》,2001年3月)。有关香港的研究主要涉及香港民主政治、经济发展等。包瑞嘉(Richard Baum)的《民主变形:香港1998立法选举和超越》(《中国季刊》,2000年6月)。廖良浩和吴夏明(Leong H.Liew and Harry X.Wu)的《不是所有的外汇交易员都相信自由市场:香港货币投机和市场干预》(《中国季刊》,2002年6月)。

《亚洲纵览》1998年至2007年有关中国研究的文章总数为149篇,其中有关港台研究的文章共计52篇,占文章总数的35%。有关台湾研究的文章共计40篇,占文章总数的27%。40篇文章中13篇研究了两岸关系、6篇介绍了台湾的“民主选举”、其他重点介绍了台湾的经济状况、对外贸易以及与美国的关系等。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外交等不同方面对两岸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凯伦M·萨特(Karen M.Sutter)的《台湾海峡的商业活力:两岸关系的启示》(《亚洲纵览》,2002年5/6月)主要介绍了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关系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丹尼尔C·林奇(Daniel C.Lynch)的所谓《台湾的自我意识国家建设项目》(《亚洲纵览》,2004年7/8月)则指出台湾的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台湾有可能获得所谓法律上的“独立”是过于自信和乐观了。有关台湾“民主选举”的研究文章中,狄波拉·布朗、埃里克·穆恩以及杰姆斯·鲁滨逊(Deborah A.Brown, Eric P.Moon and James A.Robinson)的所谓《台湾1998年地方选举:民主化的评估步骤》(《亚洲纵览》,1998年6月)主要介绍了台湾“民主选举”的评价标准、结果和影响以及选举过程的评价。米莉(Mily Ming-Tzu Kao)的所谓《台湾的公投现象:凝固的台湾意识》(《亚洲纵览》,2004年7/8月)一文主要评估了台湾的“公民投票法”的政治影响以及这个问题所引发的“主权”“国家安全”、两岸关系和所谓“国家认同”的辩论。有关香港研究的文章共计12篇,占总数的8%,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香港的殖民统治、立法选举以及经济状况。李咏怡(Eliza W.Y.Lee)的《执政后殖民香港:制度不协调、治理危机和威权主义》(《亚洲纵览》,1999年11/12月)介绍了香港的司法设计、在后殖民时代由于殖民遗留问题产生的治理危机,作者认为治理危机作为一种能力与合法性表现为行政领导、受托责任与合法性、公共政策与管理绩效等问题。有关香港立法选举的研究有郑贻生(Joseph Y.S.Cheng)的《香港2003年的区议会选举》(《亚洲纵览》,2001年7/8月)主要介绍了2003年7月1日的抗议集会,香港居民在地方选举中再次表达自己的需求,要求民主化。

(二) 研究热点

从图2 可以看出,1998年至2007年这10年间两个杂志的研究趋势是截然相反的,《中国季刊》在前5年港台研究的文章较多,在2003年以后逐年减少,其中在2001年文章数量最多,这是由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引发了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亚洲纵览》在2003年前关于港台研究的文章处于比较平稳的趋势,在2003年后开始逐年增加,200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又逐年减少,这由于2004年陈水扁“连任”台湾当局领导人,而他有关台湾的一些主张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这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对这10年两大杂志所有港台研究文章的分析发现,1998年至2007年两大杂志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图2 《中国季刊》与《亚洲纵览》1998年至2007年中国研究文章统计

1.在持续关注两岸关系及台湾地区民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对两岸关系以及台湾与相关国家的非官方关系的影响。在1998年到2007年间,两岸关系及“台湾民主”发展依旧是两大杂志关注的热点,不同之处在于对两岸关系及民主问题的研究视角更加宽泛,不仅从政治的角度去研究,而且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去分析两岸关系以及台湾与相关国家的非官方关系新发展。因此这一阶段许多学者研究台湾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而阐述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法国中国研究专家弗朗索瓦丝·蒙然(音译:Françoise Mengin)在其文章《一种功能关系:欧洲与台湾经济联系的政治扩展》中表示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或多或少都发展了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且仅限于经济或文化领域,要撇开任何暗示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举动或交易。他认为无论欧洲企业在台湾市场上的未来前景如何,首先台北从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政治扩展中获得利益是合理的。尽管设置了制度框架和双方对话的启动机制,但“双边问题”仍在通过私下接触解决。虽然已找到“官方关系”的替代品,但是他们剥夺了台湾的“外交”和“领事机构”的担保权利[11]。他认为台湾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发展是“外交”的偶然性,同时北京领土收复的重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一步澄清欧洲国家在哪些问题上应该保持沉默。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冷则刚(Tse-Kang Leng)则通过《经济全球化及跨越台湾海峡的人才流动——台北/上海/硅谷,金三角》一文分析了台湾与大陆先进人才的流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冷则刚指出以台商投资的新浪潮为示范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与美国全球信息技术生产网络的形成,是台湾与大陆人才流动的背后主要动力。他指出:“高级人才的流动性是两岸科技互动的焦点。台湾和大陆都在努力吸引最好的国内人才以应对高科技人才短缺。但就目前而言,台湾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政策,限制大陆人才自由流动的数量和质量,那么台湾将面临更多的限制。而台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在这场拉锯战中高科技人才面向全球的潜力下降。”[12]冷则刚认为政治问题与信任缺乏阻碍了台湾海峡两岸先进人才自由流动的正常化。很多情况下,国家干预与全球化引发的人才流动是相冲突的,先进人才资源在本质上就是流动的,台湾当局任何限制性政策的制定都将进一步扭曲两岸人才交流的经济机制。

2.香港的殖民统治与民主发展。这一阶段随着香港的回归,学者们从香港回归前的政治斗争研究逐渐转向对香港回归后的“状态”研究,这一“状态”研究包括了对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研究,但学者们更多倾向于研究香港的殖民统治及民主发展。包瑞嘉(Richard Baum)在他的《民主变形:香港1998立法选举和超越》一文中,介绍了1997年香港回归后的首次立法选举状况,介绍了在特别行政区由于政治参与、政治代表、政治权力的脱节导致的不良影响。包瑞嘉指出:“地方选区比例代表制的引进,就其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而言,或许是1998年选举程序最重大的变革,实际上是在所有功能区对团体投票的恢复。”[13]1998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香港的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选民关注的前沿问题,有调查显示香港选民关注他们的经济前景和生活水平的比例从最初1998年的19%上升到50%。因此经济越来越成为影响选举的最重要因素,其次还包括财富分配和社会政治稳定。

李咏怡(Eliza W.Y.Lee)在其《执政后殖民香港:制度不协调,治理危机和威权主义》一文中介绍了香港的司法设计,他指出:“在《基本法》的规定下,未来几年内发展代表性制度是不可能的。这种趋势表明首席执行官手中的权力正在逐渐巩固,面对立法局和公众的挑战,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与行政级别之间的团结更大了。”[14]他认为由政治机构引发的香港治理危机实质是殖民遗留和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司法设计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结果。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后,这种治理趋势表明首席执行官手中的权力已经逐渐巩固,当面对来自立法议会和公众的挑战时,议会行政长官和行政管理阶层就更为团结。

四、 西方主流学术杂志港台研究特点与不足

通过对两大杂志的港台研究进行梳理,从中可以发现西方学者研究的特点与视角,这对于国内学者理性、客观地看待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内容从宏观转入微观,但部分宏观研究的准确性有待考证

从这20年的文章统计可以看出,西方杂志的港台研究出现了从宏观转向微观的趋势,从对香港、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等宏观层面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具体问题、具体领域的研究。例如有的学者研究香港1998年的立法选举,以福建为例研究两岸关系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个案研究。这是由于在冷战时期,很多学者的研究要为政府服务,因此为了迎合政府的意图,学者的研究视角更多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宏观研究,为了服务政府,很多学者中断了自己原有的研究。同时冷战时期由于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西方学者无法直接获得足够的材料,只能通过一些间接途径获得资料,因此也只能做一些概况性的研究,这也导致部分研究的准确性有待考证。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学者们的研究不再为政府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进行研究,因此研究视角开始多元化,加上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的增加,西方学者有机会到中国实地考察,有的学者甚至在中国生活多年,因此研究内容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客观理性。

(二)研究学科领域拓宽,但部分学者过度强调特殊性忽视普遍性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学者有关港台地区的研究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研究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国家关系等逐渐向社会、文化、教育、法律等领域转移。例如有学者研究台湾的社会团体发展及香港的环境问题、人才流失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西方学者港台研究逐渐摆脱政治色彩,呈现“学术化”的趋势。

大部分西方学者有关港台地区的研究是客观、理性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政治环境下,西方学者关于港台地区的研究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对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批判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因为部分研究成果是有所偏颇的。例如有的学者过分强调特殊性而忽视普遍性,在研究两岸关系、香港回归问题时,过度强调部分小众人群的观点,而对政策的整体效果产生质疑。还有部分学者过度关注港台地区发展的弱点与缺点,忽视整体发展。例如有学者在研究香港回归问题时,过度强调香港回归前后部分民众的恐慌心理。对这些研究我们必须评判地、理性地去看待。

[1]王缓.海外学者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4):28.

[2]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DB/OL].[2017-04-16].https://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JCRJournalProfil eAction.action pg=JRNLPROF&journalImpactFactor=1.54 &year=2015&journalTitle=CHINA%20QUARTERLY& edition=SSCI&journal=CHINA%20QUART.

[3]管永前.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以《中国季刊》(1960-1969)为个案[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6):114.

[4]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DB/OL].[2017-04-16].https:∥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JCRJournalProfi leAction.action pg=JRNLPROF&journalImpactFactor=0.357&year=2015&journalTitle=ASIAN%20SURVEY&edition= SSCI&journal=ASIAN%20SURV.

[5]CHEN QIMAO.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Its Crux and Solutions[J/OL].Asian Survey,1996(11):1056[2017-04-18].http://www.jstor.org/stable/2645635.

[6]MICHAEL YAHUDA.The International Sta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J/OL].The China Quarterly ,Special Issue: Contemporary Taiwan 1996(4):1325[2017-04-18].http://www.jstor.org/stable/655526.

[7]LINDA CHAO,RAMON H MYERS, JAMES A ROBINSON.Promoting Effective Democracy,Chinese Style:Taiwan’s N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J/OL].Asian Survey,1997(7):682[2017-04-18].http://www.jstor.org/stable/2645515.

[8]LINDA CHAO, RAMON H MYERS.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1986-1994[J/OL].Asian Survey,1994(3):218[2017-04-18].http://www.jstor.org/stable/2644981.

[9]TANG JAMES T H. Hong Kong i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Hong Kong’s Reversion to Chinese Sovereignty[J/O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7(3):433[2017-04-20].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670569708724288.

[10]JOHN P BURNS.Hong Kong in 1992: Struggle for Authority[J/OL].Asian Survey,A Survey of Asia in 1992: Part I, 1993(1):31[2017-04-20].http://www.jstor.org/stable/2645283.

[11]FRANÇOISE MENGIN.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Political Extensions to Europe-Taiwan Economic Ties[J/OL].The China Quarterly,Special Issue: China and Europe Since 1978: A European Perspective 2002(1):149[2017-04-20].http://www.jstor.org/stable/4618709.

[12]TSE-KANG LENG.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 Talent Flow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he Taipei/Shanghai/Silicon Valley Triangle[J/OL].Asian Survey,2002(2):24[2017-04-20].http://www.jstor.org/stable/10.1525/as.2002.42.2.230.

[13]RICHARD BAUM.Democracy Deformed:Hong Kong’s 1998 Legislative Elections-And Beyond[J/OL].The China Quarterly,Special Issue: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 2000(2):448[2017-04-27].http://www.jstor.org/stable/656016.

[14]ELIZA W Y LEE.Governing Post-Colonial Hong Kong: Institutional Incongruity, Governance Crisis,and Authoritarianism[J/OL].Asian Survey,1999(6):958[2017-04-27].http://www.jstor.org/stable/3021147.

猜你喜欢

季刊两岸关系学者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者介绍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同位素》(季刊)2015年征订通知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