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小麦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初步研究
2018-02-04高红利
高红利
小麦是鲁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 4.0 万 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继续加强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探索本地区小麦高产的方法很有必要。本文以郑麦583 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确定本地区小麦最佳种植密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小麦品种为郑麦583。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鲁山县辛集乡某村,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区,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海拔较低,地区年平均气温 6.3℃,降雨量 520 mm,无霜期 156 d。降水年际变化不大,但季节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 7—9 月,春季较干旱。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黑垆土或壤土,有机质含量为 2.06%,全氮为 0.128%,速效磷为 25.1 mg/kg,速效钾为 76 mg/kg。
1.3 试验设置
试验共设置 6 个播量,分别为 150 kg/hm2、 180 kg/hm2、 210 kg/hm2、 240 kg/hm2、270 kg/hm2、300 kg/hm2,耕地时施尿素 75kg/hm2、磷二铵300kg/hm2,设 3次重复,小区面积 18m2(长 6m×宽 3m),10 行区,行距0.2m,走道 0.5m。试验于 2017 年3 月 5 日种植,条播,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其他管理同大田。前茬作物为马铃薯,在小麦播种前,结合耕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75 000 kg/hm2、尿素 300 kg/hm2、二铵375 kg/hm2、磷肥 600 kg/hm2,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叶面喷施尿素、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肥料,以满足小麦后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在小麦成熟后,按小区单独收获,晒干后脱粒测产,并计算折合产量。
1.4 田间调查及项目测定
按一般大田进行田间调查和统计。在小麦成熟后,每小区随机选取 10 株进行考种,测量其株高、整齐度、穗长、穗粒数、分蘖数等指标。同时,将每个小区分开,单收、单脱、单计产。
1.5试验数据 采用 Excel 2003 和 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在不同播种量下,小麦的出苗期完全相同,均为 4 月 16 日出苗。但抽穗期偶有不同,其中以播量为 180 kg/hm2时抽穗最早,为 6 月 7日;播量为 15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时次之,均为 6 月 8 日,播量为 270 kg/hm2、300kg/hm2时最迟,为 6 月 9 日。在成熟期上,播量为 150~240kg/hm2时均在 7 月 23 日成熟,而播量为 270kg/hm2、300kg/hm2时成熟较晚,為 7 月 24 日。总整体来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小麦的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有一定的推迟。生育期也在播量较小的情况下较短,均为 98 d,播量较大时,延长了生育期,为 99 d。
2.2 不同播种量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播量水平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分蘖数各存在一定的差异。株高变化范围为 99.5~100.8 cm,穗长变化范围为 9.2~10.3 cm,穗粒数变化范围为 40.2~45.6 粒,分蘖数变化范围为 0.6~2.1 个 / 株。从整体来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分蘖数均基本呈减小趋势。各指标均在 150 kg/hm2的播量下最优,在300 kg/hm2的播量下最差。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播种量之间小麦株高差异不显著,说明播种量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不大;穗长则在 150~240 kg/hm2的播量与 300 kg/hm2的播量间相比差异显著;150 kg/hm2播量下的穗粒数与 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300 kg/hm2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种植密度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分蘖数则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减幅较大,其中在 300 kg/hm2时仅为 0.6 个 / 株,是 150 kg/hm2时的 28.6%,因此可以看出,播种密度对小麦分蘖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2.3 不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播种量对小麦的产量也有一定影响。在播种量为 240 kg/hm2时,小麦的产量最高,达 6 528 kg/hm2,比 150 kg/hm2时高出 12.95%,其次为 270 kg/hm2、 210 kg/hm2、 300 kg/hm2、 180 kg/hm2、150 kg/hm2时的产量。总体来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小麦的产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种量为 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时的小麦产量与播种量为 150 kg/hm2、180 kg/hm2时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说明播种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而确定最合适的播种量,有利于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发现,以 240 kg/hm2的播量播种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大。
3 综上所述,鲁山是一个半农半商的地区,农业是该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小麦则是鲁山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小麦产量的高低,影响着临夏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小麦生产当中,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而播种量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探究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在试验设定的播种量内,小麦的出苗期均一致,但播种量过大时会推迟小麦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播种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不大,而对穗长、分蘖数和穗粒数有一定影响;在播种量为 240 kg/hm2时,小麦的产量最高,达 6 528 kg/hm2,因此得出:播种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而确定最合适的播种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