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胸椎压缩性骨折
2018-02-04何玉辉
何玉辉
下胸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骨质疏松所致,主要集中在脊柱部位,临床表现以腰酸背痛﹑脊柱后凸为主,其病症机理较为复杂,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并发症在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健康[1-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普及,其拥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为进一步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下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过程中入路方式的差异,本次研究选择单侧椎弓根旁侧入路方式与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共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5±3.5)岁;观察组接受单侧椎弓根旁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共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1.0±3.5)岁;两组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符合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排除其他传染性疾病,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相关检测,包括X线片﹑CT﹑MRI等,入院初期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给予患者卧床制动与止痛措施,监测患者常规生命体征,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执行定位穿刺,调整患者体位,确保棘突与两侧椎弓根间距一致,在椎弓根外缘投影点处进针,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随后向其中注入造影剂,确保球囊顺利扩张椎体复位。
1.2.2 观察组 取患者俯卧位,垫高其上胸部,确保其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定位伤椎,确保棘突与两侧椎弓根间距一致,在椎弓外缘体表3 cm处进针,选择1%利多卡因执行局部麻醉,切开穿刺点皮肤,呈45°将针刺入,随后移向外侧3 mm处,透视观察穿刺针,确保其与椎弓根走向保持平行状态,从横突偏外部进针,超过棘突中线后取出针芯,并建立通道,置入球囊,确保球囊顺利扩张椎体复位,注入骨水泥,静脉推注500 mg甲泼尼龙,单个椎体注入量为5 ml,待其固定后退出针芯,随后缝合皮肤。
1.3 观察指标
选择VAS与OD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为肺栓塞﹑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6.85±1.25)分﹑(75.51±6.36)分;对照组为(6.89±1.35)分﹑(75.67±6.33)分;观察组术后为(2.52±0.65)分﹑(28.64±5.25)分,对照组为(2.65±0.66)分﹑(28.95±5.25)分,组间计算t值为0.199与0.365,P值为0.084与0.054,两组患者术后均有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中肺栓塞0例﹑血肿0例﹑感染1例﹑神经损伤0例,不良反应率为5.0%;对照组中肺栓塞1例﹑血肿0例﹑感染1例﹑神经损伤1例,不良反应率为15.0%;组间计算χ2值11.483,P值为0.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导致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随之上升,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完善,皮椎体成形术已经逐渐取代保守治疗方式,骨水泥强化治疗方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因此,进一步探究其手术入路方式,以提升临床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4]。
本次研究发现,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通常选择俯卧位,能够一次性将骨水泥注入对侧椎体前,透视次数少,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5-6];选择局部麻醉,避免在球囊撑开的过程中发生胸闷等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其定位精准,能够减少球囊撑开的时间,降低骨水泥注入过程中的透视次数,从而缩短治疗时间,骨水泥充盈度更高,手术成本更小,从而提升综合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7-12]。
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胸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1] 刘磊,刘光旺,马超.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胸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9):780-785.
[2] 赵宁.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54-2156
[3] 张永贵.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医学信息,2017,30(25):63-64.
[4] 王海峰.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对下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PKP效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3):367-369,372.
[5] 张兆群.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 医药前沿,2017,7(22):114-115.
[6] 谢芬,谢丹.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老年保健的关系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7):365.
[7] 陈思凯,邢金明.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J]. 中医正骨,2016,28(5):35-37.
[8] 周鹰飞,方志辉,杨艳敏. 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 河北医药,2016,38(15):2267-2269.
[9] 粟迎春.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273-275.
[10] 胡月明,庞清江. 手法复位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 Meta分析 [J]. 中国骨伤,2015,28(11):1042-1047.
[11] 李天鹏,雷云坤,谢旭华.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103-2105.
[12] 刘喜庆.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析 [J]. 世界临床医学,2015,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