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
2018-02-04黎府台
黎府台
浙江繁荣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3171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的高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深度也随之加深,这也使得基础施工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大了对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等是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不能间断,还要控制好整个过程的温度和收缩程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1 结构特点
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建设中的常用材料,在实际应用时,混凝土的应用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大体积混凝土便是其中一种。该种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结构上具备以下特点:第一,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自身体积较大,在块体厚度上也有明显增加;第二,在实际浇筑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浇筑量较大,对整体的结构性能要求也相对提升。在对普通级别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由于整体的体积小,即使在浇筑工作开展中产生的水化热,也能透过自身缝隙散发出去,从而避免温度阶梯效应的出现,确保温度应力始终处于建筑结构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但是混凝土自身体积过大,导致水泥硬化时产生的水化热不能有效的散发,进而形成温度梯度,出现温度应力。第三,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自身厚度超过了1.5m,施工中需要对其实施分层浇捣,实现水化热影响程度的有效降低,提升自身稳定性。最后,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多用于基础结构建设,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程度较小,但在抗渗能力上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时需要避免因为水化热的存在而出现裂缝[1]。
2 施工要求
在高层建筑之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建筑整体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在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该结构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相对提升。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过程十分复杂,如承台和底板安装工作等,而且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十分常见。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相关施工工艺进行编辑专项方案,避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在实际施工时,高层建筑施工必然与普通建筑结构存在区别,还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结构处理工作略显复杂,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并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防止在突发事件出现以后,由于无法及时应对而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国际上并没有制定出一个统一的使用标准,每个国家的具体规定也不相同。在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了以下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及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不能超过25℃。”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具有更高的温度防控效果,如外加剂的添加、冰块搅拌等,对水化热进行有效控制,将裂缝的出现几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实现现代建筑功能的有效完善。因此,在高层建筑实际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时,该项技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说,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来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3 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具体应用
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准备工作
在一般工程施工之中,前期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前期准备得当,便会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基础,这一点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同样适用。在施工准备工作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仔细检修,避免施工中因设备问题产生的施工冷缝。第二,注重材料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保证材料具备较高的抗裂能力,并对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选择与各项标准相符的材料类型。首先,在水泥选择过程中,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粉煤灰水泥等。还要确保水泥具微膨胀特性,将大体积混凝土之中的温差作用彻底削弱。其次,施工人员可以事先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等物质,避免混凝土受到水化热的干扰。最后,可对减水剂和抗裂纤维膨胀剂进行增加,可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第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水泵、铁锹以及扫把等都是施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具。除此之外,混凝土地泵以及振捣器等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也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应准备齐全[3]。
3.2 对材料质量进行合理控制
在高层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稳定也能做出一定贡献。因此,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质量控制进行全面考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利用合适材料对裂缝进行防治,一般来说,大体积出现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内部温度应力、表面湿度等。在此过程之中,水泥的水化热是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水泥的实际用量控制来避免裂缝的产生,做到材料的科学分配和充分搅拌,同时对石子的用量进行合理增加。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硅、铝等硬化物以及粉煤灰,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例如为了控制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可选择粒径较大的石子来替代部分水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对外通透性。为了对碱骨料的反应进行控制,在砂石选择过程之中,应以低碱或无碱砂石材料的选择为主,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有效提升。
3.3 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控制
3.3.1 浇筑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中,浇筑技术十分关键。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均有一定的顺序要求,各个施工企业需要对浇筑顺序进行严格遵守,提升每一道浇筑过程的质量。例如,在剪力墙与基础的节点浇筑过程中,应保证砂浆高度在45cm左右,厚度要保持在5cm左右。另外,钢丝网的设计也是浇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尤其是在浇筑梁和板混凝土设计过程中,需要在相同强度的条件下来进行,在二次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保证筏板彻底凝固。在多次浇筑工作开展时,浇筑的时间间隔应保持在2h之内。除此之外,在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浇筑时,振捣时间也要得到有效控制,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基准,振捣间距也应该以重叠范围的二分之一为主要参考标准,还要保证振捣过程的均匀密实,避免出现漏振情况。
3.3.2 温测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温差的影响十分严重,而温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差影响,同时也能确保混凝土底板不会出现裂缝。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图层中的各项温度进行统计,同时还要对测温点的分布情况以及测温线的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测量位置进行确定,随后对测量信号进行编订,最终执行温度测量工作。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出现应力问题,在测量工作中需要保证数据的精准性,还要避免钢筋和测温线之间的接触情况,降低温测技术使用时出现较大误差。
3.4 钢筋工程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钢筋数量多、直径大等特点,为了确保钢筋位置标高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钢筋支架的设立对上层钢筋进行支撑。钢筋支架可由粗型钢进行制作,每一个钢筋支架之间的距离为2m左右,以此来维护整个工程之间的稳定。在粗钢筋连接过程中,可使用对接焊、气压焊等方式进行连接。另外,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合理应用,直螺纹连接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粗钢筋还要在基坑的底板之内进行连接,所应用到的工具为锥螺纹或套筒。在钢筋进行连接过程中,还需要对螺纹进行仔细检查,在确定好无油污或者损伤情况之后,手动对钢筋进行旋入,以及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强度,最终避免裂缝的出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十分严重,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与坏,也决定着高层建筑基础的品质,可对高层建筑整体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相关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应用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自身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此来促使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龙云.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5) :27-28.
[2] 徐志斌,张彦鸽.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 :50-53.
[3] 周维,徐倩,马亚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33(5)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