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
2018-02-04王向阳
王向阳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31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方能判断建筑工程质量是否合格,验证建筑材料能否达标,并全面化每一施工环节,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控制施工成本与工程造价。然而,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建筑材料质检不合格,合同管理不规范,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等。本文将在简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现状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尚且存在四种问题,分别是建筑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建筑材料质检不合格、合同管理不规范、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目前,国家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为基础,制定了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明确指出检测单位这种专业机构需要经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具有资质证书,该机构在依法执行建筑质检工作时应该采用相关技术标准,尽力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可是,实际上大多数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并不是特别重视建筑质量检测工作,认为该项工作由监理企业承担。
对于施工材料,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认为所有材料都附带合格证就不会出现问题,或者只抽取少量的样品进行质检,这必然很难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的合格率。此外,传统合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质检要求,该模式通常是在工程验收阶段才开始进行结算,一般是先由施工企业提交结算申请文件,编撰完整的结算书,建筑企业要全面分析和汇总所有的工程量,再去第三方机构执行合同结算工作。由此可见,运用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迟缓性,不能及时进行动态控制,难以保证建筑质量,很容易导致工程结算与实际施工情况出现偏差,时常会额外增加结算时间,不利于提升工作质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检测人员并不具备专业资质,不能全面掌握质检技术,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检测常识,很难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
2.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力度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力度,理应做好三步工作,第一,要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内部监管力度,量化施工企业质量保障机制,严格监管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和施工队伍素质,引导施工企业的检测人员苦练基本功,在执行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切中要害,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施工企业可以开展各项激励活动,通过必要地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来激发检测人员的工作热情与道德意识。
第二,检测单位应加强与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监理企业的协作与沟通,并促进内部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引导所有工作人员配合完成本职工作,并确保权责清晰。通常,建筑工程项目负责部门要在协调与交流中执行建筑检测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进行有效地处理,全面提升检测效率。建筑企业要不断改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模式,量化检测标准。监理企业应该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职能,确保建筑质检成效。
第三,要做好建筑工程周期性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开发管理、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质量。建筑的开发管理是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建筑项目的开发管理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建筑项目规划前期,项目管理者要对影响工程管理的各个因素例如市场环境、现代建筑质量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此为建筑项目的目标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在明确建筑项目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建筑工程的政策制度制定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建筑工程管理评价制度对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并确定最终方案。最后,要依据建筑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建筑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建筑设计管理主要是针对图纸设计、施工流程设计和施工计划的管理,工程管理人员要严格检验图纸的精确度,确保施工流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并认真查看施工计划科学与否。建筑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的时效性。在施工管理环节中,施工企业以及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此环节所涵盖的施工方案、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以及涉及到的各项资源管理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把控,同时结合项目实施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监督、检测和控制建设施工质量。
2.2 优化专检制度
“专检”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该项工作主要是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检测人员合作完成,在专检工作中,他们要持续考核与评定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动态质量,第一环节考核达标方能进展第二环节。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检测人员应协助施工企业不断优化专检制度,全面检测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记录每一项存在问题,并预定解决方案,及时处理问题,尽量降低施工误差。
2.3 规范合同管理
规范合同管理,首先要加强建筑施工招标管理,严格审查建筑工程的预算书,及时修改漏洞问题,确保后期工程结算有更为完备的参考方案,而且要注重细化合同条款,明确列举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并维护双方合法利益,避免合同内容不明或者条文过于松散。与此同时,要标注施工企业、建筑企业、检测单位和监理企业等各单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并及时协商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列举最全面的建筑工程量清单,科学评估清单内容的合理性,并发挥其实际作用。在整个合同管理工作中,要将建筑质量管理力度渗透到每一环节,定期召开合同执行会议,全面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支出动态、工程量和质量问题,并通过有效地培训工作来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最终结算合同时,应该认真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是否与合同中签订的标准相一致,如果质量不达标应及时进行返修。
2.4 培养高素质检测人员
检测单位应该和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监理企业联合培训高素质检测人员,并注意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各行业都广泛开始采取诸如远程培训等网络培训机制进行员工培训工作,因而引进网络培训机制是大势所趋。其次,新时期可以采用的网络培训手段众多,具体来说,第一,检测单位可以结合自身行业的特性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一个专属的企业网站,同时开辟出专门针对培训项目的版块,并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版块内培训项目的更新与维护,同时赋予培训机构对员工在培训和工作中所遇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职能;第二,检测单位可以采用购进网络课程的方式使检测人员接受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学习,通过网络较为先进且灵活的培训,使检测人员收获更为实际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以往的培训大都只流于形式,缺少对培训内容实践性的监督以及培训效果的反馈。基于此,检测单位要使自身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延续下去,保证培训的后续反馈,就必须对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在使检测人员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受训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打破培训人员与受训人员之间的沟通壁垒,通过拓展有效的渠道来增强双方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使受训人员能够将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问题及时向培训人员提出,对方也能记性进行回复,进而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此同时,检测单位可以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即指导受训人员在建筑质量检测活动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质检技术操作能力,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另外,检测单位应该突破自身在培训方面的瓶颈,加强综合培训的投入力度,面对全体检测人员进行全面性的多层次的培训。具体来说,一方面,检测单位的培训计划要从建筑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进行制定,体现出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培训活动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培训方案的目标定位要准确,不能急于求成,使检测人员的培训所得能切实地落实在工作实践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尚且存在建筑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建筑材料质检不合格、合同管理不规范、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等四大问题。对此,检测单位应该联合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监理企业,全面加强建筑质检力度,完善建筑质量专检体系,确保建筑项目开发管理、建筑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质量;规范建筑施工招标管理,细化合同条款,做好合同结算工作。另外,检测单位应该和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监理企业联合培训高素质检测人员,确保培训活动能够落实到实践工作中。
[1] 潘海涛.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智能城市,2017(9) .
[2] 武振衡.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制度的分析[J]. 建筑知识,2017(2) .
[3] 孙艳晖.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 科学中国人,20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