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探究题 提高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
2018-02-03张斌
张斌
高中生对文本的赏析能力,除了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运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去探究文本,探究文本语言的特点,探究语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探究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内容。当高中生具备了探究文本的能力时,其赏析文本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本文从训练学生做探究题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
一、探究题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探究题,是指出题者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之后,对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开放性的鉴赏评价题目。探究题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题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题者可以从多角度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等进行拓展性的理解,从而给出答案。其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创新思维,把自己独到的见解阐述出来。
二、重视探究题,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的措施
1.探究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
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人物,所以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例如《谢希德的诚与真》阅读理解的第4题“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整合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对谢希德的形象进行分析。解答此题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把题干分析清楚。第一,只能对“诚”的特点进行分析篇二,谈自己的理解时不能偏离文本。学生在仔细阅读之后,把谢希德的“诚”归纳为三点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热诚和对丈夫感情的至诚,然后再引用文本的相关事例佐证谢希德的形象。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赏析时,就能抓住文本中的關键信息,一步一步地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赏析能力。
2.探究事件的背景,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
在很多文本中,事件的发生背景通常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明显或隐藏的背景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赏析能力。例如当学生学习完《离骚》此篇诗歌之后,我设计了下面一个探究题:请同学们熟读文本,对当时社会的时代特点进行探究,找出根据说明诗人屈原具有怎样的命运?屈原命运产生的背景全部隐含在文本中,学生只有对文本多加分析,才能找准其时代背景,解答此题。诗歌中“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从外貌突出了诗人的形象,然后再通过比兴的手法,用香草比喻诗人内在的美好品德,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两者进行对比,为后文屈原的命运蓄势。“鸷鸟之不群兮”说明了诗人自己与世俗小人的不同之处。“何方圆之能周兮”说明诗人自己不想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理想。因为诗人的想法与当时统治者的利益产生了冲突,所以统治阶段队伍难于容得下他,而诗人仍然“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预示着屈原悲惨命运的到来。
3.探究文本的主题,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文本的重点所在,也是我们阅读文本的目的所在。所以教师要设置文本主题的探究题,来提高学生文本赏析能力。探究文本的主题时,主要是对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进行探究,或者是对作品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究,从而探究出文本的主旨。例如2013年湖南高考《未婚妻》阅读理解有这样一道题目:“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此探究题主要是考查第二个方面,也就是对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究。在指导学生探究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确两个条件:第一,一定要通读全文,在全文的基础上加以理解;第二,所要分析的对象是“我”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通读全文时,一定要把“我”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找出来,并对此加以分析,才能得出较为标准的答案:(1)农民夫妇对“我”的关爱,使我感受了温暖,但同时也勾起了我的回忆,使我产生了伤感之情;(2)看到农民夫妇在中感到了温暖,同时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3)通过农民夫妇对未见面的儿媳妇赞美之情,感受到“未婚妻”未来生活的幸福,从而促使“我”产生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赏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答题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务必重视探究题的训练,指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文本的主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