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是什么

2018-02-03颜碧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脊骨笔杆喻体

颜碧伟

最近笔者听了几堂《相信未来》的公开课,发现该诗第三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停顿以及第五节的“皮肉”和第六节的“脊骨”等意象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此次上课的老师,有的用了央视主持人倪萍老师的朗诵视频,或用了央视主持人朱军老师在2010年“新年新诗会”的朗诵视频,老师们根据视频的停顿均将第三节的停顿处理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后文简称“第一种停顿”)。而有的老师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活动体验”的提示为依据,将第三节的停顿处理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后文简称“第二种停顿”)。在课堂上和课后评课时,有的老师说,诗无达诂,两种停顿都可以。后来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2011年的《语文建设》也有文章认为,两种停顿都可以。

而对第五节的“皮肉”和第六节的“脊骨”等意象的理解,老师们或语焉不详,或主观臆测,无一定说。

莫非这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但笔者不认同这种模棱两可的看法和不求甚解的阅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笔者发现,不论是第三节停顿存在分歧的句子还是第五、六节意象理解存在分歧的句子,这些句子都有一个指示代词“那”连接着,我们若准确理解了这几个“那”字,一切将豁然开朗。下文笔者以“那”字为突破口,从语法和语境等角度对第三节的停顿以及第五、六节的“皮肉”和“脊骨”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第三节诗的第一种停顿,“指”和“掌”均作动词解,”排浪”和”大海”分别是“指”和“掌”的对象,作”指”和“掌”的宾语,两个“那”分别指代“排浪”和”大海”。这种停顿,从诗歌局部看,第一句意思是“我要用手指着那排浪”,“那”指代“排浪”。第二句这样停顿则稍显别扭,需将“掌”理解为动词才行,可理解为“我要用手击打着大海”。

这两句诗这样停顿,从语法角度分析,似乎是解释得通的。但是,任何文本的分析理解,都需要从文本整体语境出发。这两句诗这样停顿,得到的语义与后两句能否贯通呢?这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两个动作与第三、四句“摇曳着曙光”“写下相信未来”这两个动作又有什么内在逻辑联系呢?笔者以为,它们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的。

从句式上看,该节第三句与前一、二两句是一样的。既然前两句都是到“手”这里停顿,那么第三句也可以到“曙”处停顿吧?即作“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这样停顿,但很显然,这样处理是根本说不通的。既然第三句大家都认可到“曙光”处停顿,相同的句式,为什么前一、二两句却是到“手”处停顿而不是到“手指”“手掌”处停顿呢?

因此,笔者以为,这第一种停顿没能结合诗歌整体语境理解诗句,是不可取的。

第三节诗的第二種停顿,各句语义在诗歌整体语境上是贯通的。我们也用上面的方法作一分析。先看第一句,从语法角度看,若到“手指”后停顿,“我”是主语,“用”是谓语,“手指”是动词“用”的宾语。“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什么呢7,那”是理解整句诗的关键。首先,这里的”那”指代“排浪”。其次,这里的“那”还复指前面的宾语“手指”,也就是说,“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也是“用”的宾语之一,这里的“排浪”就是“手指”。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排浪”与“手指”在诗句里是比喻与被比喻的关系,即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只是这里省略了比喻词,而指示代词“那”则成了连接它们的关键词。这句诗,我们再给它省简一下,其实就是“手指那排浪”。有学者称,这种由代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使喻体与本体之间在结构上构成同位关系,意义上形成复指、注释关系的比喻为同位比喻,它可以还原成判断式比喻(简称判断喻)或修饰式比喻简称饰喻)。这种同位比喻在口语中较常见,如“某某(女孩名)那妖精”“某某(人名)那老狐狸”“爱情这美酒”等都是如此。所以,这第一句诗若还原成判断喻,就是“我要用手指,手指是(像)那涌向天边排浪”,语言明显哕嗦了。若还原成饰喻,则为“我要用像涌向天边排浪一样的手指”但也冗长拖沓。同时,这里的喻体“涌向天边的排浪”成了本体“手指”的修饰语。而在原诗句里,这修饰语是后置的。

同理,第二句“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也是同位比喻句,“那”连接着本体和喻体,既指代“大海”又指代“手掌”。这句诗还原成平常的判断喻则为“我要用手掌,手掌是(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还原为修饰喻就是“我要用像托住太阳的大海一样的手掌”,这样“托住太阳的大海”则是中心词“手掌”的修饰语,而在原诗中也是被后置的。不论是还原成判断喻还是还原成修饰喻,都不如原诗凝练、新奇。

我们再从语境语义上看,作者通过这样新奇的比喻,给我们读者展现了一双巨大无比的“手”,他用这双巨大无比的“手”握住“曙光”这支巨笔“写下相信未来”。语义逻辑一气贯通。所以,第三句诗歌说“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第三句与前两句句式一样,也是同位比喻句,“那”既指“笔杆”,又指“曙光”,连接着本体“曙光”与喻体“笔杆”,整句诗还原成判断喻为“摇曳着曙光,曙光是(像)那温暖漂亮的笔杆”,还原成饰喻则是“摇曳着像温暖漂亮的笔杆一样的曙光”。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是否理解成“摇曳着像曙光一样温暖漂亮的笔杆”更妥?即将“笔杆”作为“本体”。的确,这里的本体与喻体互换似乎更加通俗。而且修辞学也告诉我们,喻体在前本体在后也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要关注诗歌上下文句式和语义的连贯性以及诗歌的表达效果。这节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很明显都是本体“手指”“手掌”在前,喻体“排浪”“大海”在后,那到了第三句,作者为什么要将本体喻体位置互换呢?此其一。其次,我们从全诗看,诗歌的第一节是“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里的“笔”是“雪花”;“雪花”虽然纯洁美好,但又转瞬即逝,极易消失。第二节“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里的“笔”是“枯藤”;“枯藤”往往历经沧桑,但随时可能腐坏寂灭。可见,一、二两节的“笔”都不是实体的笔,而是或美好或历经沧桑但又极容易消失的“雪花”和“枯藤”。为什么诗人要用这虽漂亮但又极易消失的意象作为“笔”来书写相信未来呢?其实,书写之笔越容易消失,越能体现诗人的坚韧与执着。因此,第三节的“笔”也不一定是实体的笔杆,而是与“雪花”和“枯藤”具有类似特征——虽然美好但又极易消失的“曙光”。endprint

据食指先生的夫人翟寒乐女士回忆,食指曾说:“整个诗分两部分,前三段为第一部分……第三段写一只手,大海一样的一只手,‘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这么巨大的一只手,握着曙光这支笔杆……”可见,将“手指”“手掌”和“曙光”理解成本体,是合乎诗人原意的。

另据义海先生2009年4月7日新浪博文所载,他在2009年3月25日参加无锡“中国·古运河”诗歌节时,曾遇到食指先生并与他谈及此诗。当晚,食指先生曾告诉他;很多人把第三节第一句念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把“指”当成动词来理解,这是误读。其实这里的“手指”是名词,后面的“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手指”的比喻。这一句应该这样朗诵:“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第二句应该这样朗诵:“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即用“托住太阳的大海”比喻“手掌”。第三句中的“摇曳”则是上面两行中的“手指”和“手掌”的谓语。

所以,无论从上文笔者对诗歌文本的分析看还是从诗人自己的本意看,这第三节诗句就是由“那”连接着本体与喻体所构成的三个同位比喻句,整节诗的意思就是:“我要用像涌向天边的排浪一样的手指,我要用像托住太阳的大海一样的手掌,摇曳着像温暖漂亮的笔杆一样的曙光,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理解,语义连贯,意境宏阔!浪漫美好!

所以,第二种停顿是合乎诗歌原意的。

最后再分析一下第五节的“皮肉”和第六节的“脊骨”这两个意象的理解。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这两节诗里的“皮肉”和“脊骨”怎么理解?其实,这两节诗的一、二句与第三节的前三句手法一样,它们也是由“那”字连接本体与喻体而构成的同位比喻句,我们只要关注一下两个“那”字之所指,“腐烂的皮肉”和“脊骨”的含义将一目了然。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那”字指代什么?指代“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很明确的。其实,“那”也复指上句“腐烂的皮肉”。即作者就是将“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比作“腐烂的皮肉”。将这两句诗还原成通俗的饰喻句,就是“不管人们对于像我们腐烂的皮肉一样的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作者也是将“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比作“我们的脊骨”。这里的“那”既指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也复指“我们的脊骨”。若将它还原成饰喻句,就是“我坚信人们对于像我们的脊骨一样的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而原诗,由“那”字连接着本体和喻体构成同位比喻,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怎么理解将“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比作“腐烂的皮肉”,将“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比作“我们的脊骨”?这些迟早总是要被人们忘却的,不就像“腐烂的皮肉”一样,迟早要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吗?所以作者说人们对这些“不幸的遭遇”的态度,也许“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也许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两种情况皆有可能。而“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这里的重点不是“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而是“无数次”,因为这“无数次”折射出的就是坚毅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民族的“脊梁”吗?所以,诗人说它是“脊骨”,并且说“我坚信人们”“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脊骨”,是《相信未来》的灵魂;这“脊骨”,正是作者坚信未来的最重要的理由。endprint

猜你喜欢

脊骨笔杆喻体
肩颈酸痛 喝葛根煲猪脊骨汤
关于脊骨神经医学进入中国的几点思考
苹果蜜枣猪脊骨汤养肺去燥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妈妈的拿手菜1
写话小能手
一角钱
下雨了
智救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