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对策探索

2018-02-03尚智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编号:2015JPKC02)

【摘 要】 本文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的相互关系。并且指出了高校教师当下所具有的新特征,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选聘配备,加强教学队伍梯队建设;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职教理念,具体表现在教师学历和学位的提高、参与多种社会培训及讲座、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与兼职教师相互学习、进行网络学习。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梯队建设;教学质量

2003年4月,教高〔2003〕1號文件正式出台,[1]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这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国性举措的提出,是提高全国各教学单位教学质量,满足广大学生及社会人士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解决当今优质教育供需不平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为校级、省市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2]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为了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达成高职高专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快速全面启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以下简称《病免》)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2015年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目前,《病免》精品课程建设已接近尾声。本文就《病免》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建议。

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的相互关系

2006年11月16日,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3]加快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其教学质量,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因素是知识丰富、业务水平高、具有团队意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的高标准化、高技能化、高要求、多元化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需要一支具有科学性、工作严谨、能力超强的教师队伍,在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能力及技术、教学实力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成长和提高。所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归宿。

二、高校教师当下所具有的新特征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 “教师”的涵义有了较早的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发达,互联网媒体的广泛使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大辞典》认为:“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4]潘懋元教授认为,以下条件是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的:“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应当精通所授的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广博的文化修养;认真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精神境界。”基于此,高校教师具有高知识性、高素质性、创造性、高度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特点。所以,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当下高等院校教师必需具备。

三、院系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选聘配备,加强教学队伍梯队建设

教师人才引进与招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教师,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将无从谈起。本系根据自身情况,逐年向学院申请,通过招聘或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入医学检验专业优质人才,不断配备教师队伍。同时,本系还聘请医院检验师作为兼职教师,是对教师队伍一个有益的补充。青春、活泼的新教师的加入,使教师队伍年轻化。同时,新教师刚从临床一线学习结束,对医学前沿的知识,尤其是刚刚投入临床使用的新知识、新技能具有一定的掌握,利于教师队伍知识更新;老教师指导和培训新教师,使其尽快适应并胜任“教师”的角色;同时,兼职教师的加入,给我们带来最新的医学检验信息,使我们教学与临床联系更加紧密,减少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5]教师团队的发展并非仅仅是若干教师的简单集合,教师队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个人成长的长远规划,激发团队合力,促使教师合作走向不断创新与突破。

2、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职教理念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新技术不断提出、新设备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比较快,可以说“日新月异”。如果教师仅仅靠职前阶段通过学校、书本、临床实习等所学知识授课,将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也是高等院校教师的新要求。本系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不断学习。

(1)教师学历、学位的提高。本科毕业的教师,通过脱产或在职学习,攻读研究生学历,使自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使教学队伍的学历水平也有了总的提高。到目前,本系的教师均获得硕士学位,部分年轻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教师参与多种社会培训及讲座。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或临床医师或高校教师的讲座。通过这种形式,使某一领域的知识得以提高,及时了解和掌握医学前沿的知识或科研成果,获得多种类型的由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本系教师均具有“双师”资格。

(3)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学院鼓励教师到临床一线实践和学习。本系教师利用寒暑假近3个月的时间,到本院多个教学实习医院进行实践锻炼,与临床医师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达成培养目标。

(4)与兼职教师相互学习。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专职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但临床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不如兼职教师。所以,本系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并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5)进行网络学习。“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更有利于教师的自学提高。多种教学网站、医学网站如小木虫、丁香园等,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百度、谷歌、中国知网等更能满足教师对资源的检索。教师可利用这些网站资源,学习较前沿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整合全方位教学资源,多部门合作完成的质量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精品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完成,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精品课程建设也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达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办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2003.04.08.

[2] 梁晓芳.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6(05)87-91.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2006.11.16

[4] 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8

[5] 尚智.中专医学检验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现象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6.

【作者简介】

尚 智(1973.01-)男,汉,安徽阜阳人,硕士,现供职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免疫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职《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究
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