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数学思想

2018-02-03梁艳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试商被除数除数

梁艳薇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双基”拓展为“四基”.“四基”之一“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数学思想;感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双基”被发展为“四基”,这有深刻的意义.“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怎样把握新增加的“一基”——数学的基本思想,这是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数学思想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领悟,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我在四年级下册“商的变化规律”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片断回放】创设情境,探究规律

1探究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略)

师:回顾我们是怎样发现商的这一变化规律的?

小结:我们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初步发现了规律,再举例验证后概括规律.我们发现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2探究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出示情境题)学校买来200本图书,如果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得多少本?如果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20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本?如果平均分给40个班呢?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教师板书.

200÷2=100(本)

200÷20=10(本)

200÷40=5(本)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这组算式的规律吗?仔细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数变了,什么数不变?

师: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什么变化?商随着发生什么变化?先独立观察,比较这组算式,在工作纸上写一写,再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汇报,展示小组发现的规律.

生1: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师:“反而”这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呢?你能结合分书的事情来说明吗?

生1:因为被除数不变,就是图书的总本数不变,分给的班数越多,每个班分得的本数越少;分给的班数越少,每个班分得的本数就越多.

师:分析得真好!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这一规律吗?

生2:图书的总价不变,单价越贵,买的本数就越少;单价越便宜,买的本数越多.

生3:我从家到学校走的路程不变,走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少;走得越慢,所用的时间越多.

师:能结合生活的情境来理解商的这一变化规律,真棒!还有其他例子吗?

生4:我们学过的五入法试商,被除数不变,除数估大,初商会偏小,所以商要调大.四舍法试商,被除数不变,除数估小,初商会偏大,商要调小.

师:你还会结合我们学过的试商和调商的方法来理解这一规律,真善于学习.

师:哪一组的同学也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5: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请具体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

学生任选两道算式举例说明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你能写两个算式来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尝试举例验证,汇报交流.

师:除数能不能是0?谁能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你们发现的规律?

生6: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师:概括得真好!回顾我们是怎样发现商的这一变化规律?

小结:同样,我们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举例验证,最后概括规律.我们发现被除数不变,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结合以上的教学片段,我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借助情境,感悟数学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逐步丰富、逐步拓展、逐步逼近的动态发展过程.

“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渗透函数的思想,由于受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局限,他们对函数思想的感悟往往也需要经历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初步理解到简单应用的过程.教学片断中,我创设分书这一生活化的情境,学生先独立计算、观察、比较,再在小组内讨论发现的規律.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感受“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函数的思想.为了突破难点,我着重借助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借助生活经验想到“图书的总数不变,分给的班数越多,每个班分得的本数越少;分给的班数越少,每个班分得的本数就越多”;“总价不变,单价越贵,数量越少;单价越便宜,数量越多”;“路程不变,速度越慢,时间越多;速度越快,时间越少”等生活中的例子,有的结合学过的试商方法来理解这一规律,“被除数不变,用四舍法试商,除数估小,商偏大”;“用五入法试商,除数估大,商偏小”.借助这些情境,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商的这一变化规律,体会到除数和商变化的方向相反.同时通过联想、类比、举例,学生不断深入思考,逐步感悟到其中蕴涵的函数思想.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举例验证这一规律,最后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概括规律.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函数思想的认识要比教师直接讲结论印象深刻得多.

借助具体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使学习活动生动有趣,还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感悟逐步深化,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自主探究,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在过程中实现,只有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精髓,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关键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一些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

“商的变化规律”中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新教材把这一规律移到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的后面.这一细微的变化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商的变化规律.本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先引导学生计算、观察、比较发现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在探索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时,我引导学生借助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亲身经历商的变化规律的发现,概括,应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商不变规律的研究.学生在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概括规律的实践中,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感悟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发展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回顾反思,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获得,一方面,是课中有意识地渗透,另一方面,还要靠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深刻领悟.教学片断中我在小结时提问:“回顾我们是怎样发现商的这一变化规律的?”学生回顾反思,得出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初步发现规律,再举例验证,最后概括规律.此时我适时小结“我们发现被除数不变,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还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进一步深刻感悟到函数的思想及归纳思想,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商不变的规律打下基础.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回顾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获得的数学思想更明晰、更深刻,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悟数学思想,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如此丰富,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试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除数不同不同 试商试商有别有别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分类试商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试商妙计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