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养生文化品牌对成都产业发展的价值探析

2018-02-03徐刚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价值

徐刚

本文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成都道教养生文化品牌与“文化之都”建设研究》(2016P06);四川省教育厅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道教饮食文化与素食研究》(CC13SW01);四川省教育厅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成都道教养生文化品牌研究》(WHCY2016B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从素食特征、烹饪方式等方面概述了成都道教素食,分析开发道教素食对成都发展的价值,认为开发道教素食有利于促进成都健康产业的发展,能促进成都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促进成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道教素食;养生文化;价值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或田园都市,是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是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之中,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区域比例的一种城市规划理念。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在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的同时,合理分配城市空间,更有利于城市生活、工作和管理,更加贴近当代人对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成都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前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了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群众健康,需要全方位推进“绿色”、“健康”发展,进行绿色设计、打造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和绿色餐饮。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素食文化可以就此发挥一定的价值。

一、成都道教素食概述

素食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笋、菌类、藻类和干鲜果等植物性原料烹制的菜肴。素食以植物性原料为主制作,少油腻、较清淡,同时,具有时鲜为主、花色繁多、制作考究、富含营养、健身疗疾、菜名独特等特征。

成都的道教素食,在烹饪上讲究素料荤作,以素托荤,素形荤名,以川菜的风格、烹法、味别来制作素菜,制作的鸡、鸭、鱼、肉(火腿、香肠、肉丸、肉片),惟妙惟肖,吃起来清淡爽口,油而不腻,达到了乱真的地步。素菜的原料离不了豆类(豆腐、豆干、豆油皮、豆筋等豆制品)、面粉(面筋)、油类(菜油、麻油)、蔬菜(笋子、瓜果、黄花、竹荪、鲜菜)、三菇(香茹、草茹、蘑菇)。六耳(银耳、木耳、地耳、榆耳、黄耳、石耳)等。素菜有卷货、有炸货、有卤货,烹饪方式多样,有蒸、有炒、有拌、有腌、有煮等。形式上多用阴阳、五行、八卦的相关元素。道教素食是道教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开发道教素食对成都发展的价值

1、开发道教素食有利于促进成都健康产业的发展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当今食品安全问题严重。道教讲究承负观念,其饮食观念也是围绕这个中心的,故对制假者有警慑作用。道教重视养生,要人珍惜已得的幸福,返璞归真,反对铺张浪费并以之为耻。

道教素食所用植物性原料中,常见的“粮、豆、果、蔬”,一般都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对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以及丰富膳食的多样化有重要作用。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可促进肠蠕动,帮助通便,减少或阻止胆固醇等物质的吸收,有益于健康。植物性原料中的豆类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要成分的大豆(黄大豆、黑大豆、绿大豆),既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又是重要的油脂资源;另一类是除大豆外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其它豆类,如豌豆、绿豆、蚕豆等。大豆的主要成分大豆蛋白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大豆所含的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可减轻雌激素的促细胞增殖作用,从而减少与雌激素有关的癌症如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大豆中棉子糖、水苏糖等低聚糖虽是肠胀气因子,但它们具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具有通便清肠、降低血胆固醇和保护肝脏等保健功能。

当今社会,“三高”疾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许多长寿的人多为素食者,因而道教素食更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其实素食并非一定要与信仰挂钩,它也并非道教徒的专属,但通过道教文化的熏习,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减少残忍的杀戮,尊重动物的生命和生存权利。以成都道教素食席谱为例,具有地方特色。如,凉菜有红油三丝、香卤黑豆、糖醋藕片、吉祥道签、道家凉粉、青豆蔬;热菜有兰花山珍、道家板鸭、红枸山药、太极豆花、银杏素肘、三生万物、白灼菜心、家常素鱼、酸辣肉丝、炒青菜;汤有天麻野菌汤;主食为五谷饭;小吃有玉米锅贴、酸辣荞面等;还有水果拼盘。菜品丰富,色、香、味俱全,深受信众喜爱。当然,有些素菜荤名的问题也需要改革,容易使人第一观想不是素的而是荤的,缺乏“道气”,不利于修行。随着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对道教素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开发与利用,可在游客量大的名胜地区设立定点素食餐厅,引入道教用餐仪制,打造道教素食品牌,让游客体验道教文化。因此,道教素食只要开发合理,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2、开发道教素食能促进成都旅游产业的发展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山水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清代画家石涛认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风雨晦暝,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密,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道教产生后,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城山,山林幽深,云雾缭绕,更显出道的尊严和神秘,也适合修身养性。道教名山、道教宫观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游览的胜地。道教素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成都的道教旅游资源,如大邑县的鹤鸣山、新津县的老君山等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此积极开发道教饮食资源,无疑对发展道教旅游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开发道教素食能促进成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影响远及海外。茶艺与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来修养心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在精神上追求茶道之意境。更进一步,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1]成都茶馆众多,青城山有青城雪芽,历史悠久,茶叶花色品种丰富名茶众多。目前茶文化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包括茶叶、茶具、茶馆、茶楼以及茶俗、茶礼、茶叶包装、设计、宣传等。在产品方面,可体现出道文化的特征,使茶文化产品具备更高的文化内涵。所以深入分析道教饮食菜单、开发道教饮食资源,对弘扬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是旅游之魂,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是旅游的最高境界。成都道教名胜较多,宫观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道教旅游产品也很丰富,对于旅游者来说,当游览道教名胜山水,感受道教文化魅力的同时,独特的道教饮食将展现其特有的文化形态,使其更深刻体验道教旅游的境界。因此,开发道教饮食资源是发展成都旅游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獻】

[1] 巴兆祥.中文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4).

【作者简介】

徐 刚(1976-)男,山东济南人,成都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道教养生思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