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2018-02-03韩锦梅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即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认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之间出现了大批的人口流动现象,人口流动的方式从原先的单独外出转变为现在的举家迁移后,进入了家庭化的流动阶段,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些在城市社区居住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教育、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社会排斥所带来的问题。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关系到所在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1]
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表现
1、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力弱
与从小出生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相比较,流动儿童在经济条件方面与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仅是因為他们的父母从事着普通卑微且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面临家庭的各项支出,辛苦赚回来的工资除去供家庭的开支、房租、给孩子缴纳学费,已经所剩无几,更别说给孩子报补习班,买他们喜欢的东西。父母们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往往在经济支持上表现得是有心无力。大部分流动儿童基本没有自己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近几年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周末的时候,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儿童能够获得一些用于买午饭的零钱,因为家里没有人做饭。总体来说,物质资源的匮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经济上,流动人口、流动儿童与城市人群存在天然的屏障,经济融入程度方面就显得比较低了。
2、社群结构简单,改变困难
从社会融入这个层面看,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和新环境所需要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这部分孩子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些是比较内向、害羞,有些就是特别外向,表现的很调皮,在社区、学校、邻居看来是一个很不乖的孩子。另一个方面是指社会交往网络比较简单。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城市生活,内心是很难接受和融入的,也很难把自己当成一个本地人去生活。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居住的社区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组织单位,而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是本地人,这样本身就存在着沟通交流的困难。
3、心理融入困难,对未来迷茫
从心理融入这个层面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不管是和父母的相处还是和同学、老师、周边社会人群相处,主要问题表现在他们难以从心理上去亲近城市,产生了与城市格格不入的感觉,想念家里的玩伴;难以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从农村到城市,一直都有不是这里人的想法,也是外界给出的一种感觉;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比较迷茫,还没有适应城市的生活。
二、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成因
1、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影响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造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户籍制度这两个部分。一开始,早期的政策倾斜以及对城市和农村人口进行的人为分割,导致了农民工及其流动子女处于弱势地位,也使得流动儿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当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难更深。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花费大力气来解决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矛盾;[2]同时,户籍制度也慢慢变得没有那么严格,这些转变都对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城乡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
如今,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与农村人口由于接受的文化、经历的经济发展、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存在着不同,使得城乡之间存在着社会文化的差异。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移到城市,他们也将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带来的冲击,这对于年仅几岁或者十几岁的儿童来说,适应这样的差异需要一个过程,社会融入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3、社会化和社会融入的冲突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不同于他们的父母,总体来说,他们的社会融入显得很特殊,因为社会化与社会融入问题共同存在和作用。流动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进入城市的社会融入过程中,他们需要调整原有经历和习惯的社会化过程,带着身份转变、归属感、认同感磨合等方面来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社会化夹杂着社会融入,两者互相干扰和碰撞,使得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的问题凸显出来。
4、自身资源的局限
自身资源的局限也是导致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社会地位比较尴尬、经济条件很窘迫、人际交往比较闭塞,这都是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壁垒。在流动儿童中,和他们谈社会地位,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去想到和关心到的事情;经济条件是由父母决定的,出生在怎样的一个家庭,他们就享受着怎样的经济条件;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更多的是和学校的同学以及同住一个社区的伙伴相处,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男生和女生分的比较认真,他们会觉得女孩子不和男孩子玩,或者有些青春期的懵懂。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下,也尽管受到城市一些流行因素的影响,一时还是很难去打破人际交往中的隔阂。总的来说,流动儿童资源的限制也反映着农民工父母自身资源的限制,帮助其父母扩大资源占有可以算作是目前为止促进流动儿童能够很好进行社会融入的一个有效途径。笔者曾经服务于一年半的流动儿童项目,这些儿童的父母是笔者大学附近小吃摊的摊主,他们比较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兴趣爱好、社会参与方面相对关注较少。一是因为家庭经济情况的局限;二是因为他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在自身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孩子的资源也就跟着缩小了。
5、社会支持不均衡或者缺失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不仅表现在上文的四种类型,还体现在社会支持的缺失或者部分不均,包括政府、学校、社区以及媒体等不同社会系统。例如,虽然我国有一些是针对流动儿童的相关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政策实际在执行力和执行过程方面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城市中一部分本地市民对于外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一定的偏见,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存在排斥现象;另外我国社会组织还处于成长壮大过程中,力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的社会服务需求。在政府支持的力度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外来人口相对较多,政府和社会更加重视流动人口的融入,社会组织、社区都会有这方面的关注和财政支持;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政府在财政和关注上就小很多,所以,还是存在一个区域差异的,流动于不同的城市,在社会融合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程度。endprint
三、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公平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户籍制度限制,只有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歧视也会相对的减少,从这些方面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才可以算是彻底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完善使农民工和流动儿童在城市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其他制度,包括医疗卫生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流动儿童的就学制度等,只有先从制度上实现平等和公平,不管在执行力上是否到位,至少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是一份保障,流动儿童在城市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因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2、提高流动儿童家庭资本,缓解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形成,很大原因在于他们家庭资本问题,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3]政府可以提供关于就业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劳资纠纷方面法律宣传以及法律业务咨询等资源,使农民工在职业技能以及劳动自我保护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再有就是促进农民工读夜校、自学、参加社区组织的就业培训等,不仅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就业面,也能更好地对流动儿童进行教育。
3、完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完善流動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使得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方面增能,是能够很好解决社会融入问题的一项有效举措。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不仅要从制度完善着手,更重要的是确保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这就给流动儿童流入地政府提出了切实履行职能的要求,政府需要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提高重视,对政策落实的过程和效果有一定的评估机制,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执行。[4]从社区层面来讲,流动儿童所在社区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帮助,包括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氛围、利用现有资源对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从资源整合层面来讲,需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整合社区资源,以增加对流动儿童的支持。从社会媒体作用层面来讲,媒体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微博、微信、论坛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在吸引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慢慢引导公众舆论主动了解流动儿童,支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这对促进流动儿童的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加强宣传,消除社会距离感
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融入氛围,从这个主观性比较强的概念上入手,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变,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对于儿童来说,这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会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应该借助于外部的宣传包括海报张贴,宣传册的发放等形式,引起城市市民的关注,呼吁他们能够真诚的看待流动儿童和农民工,让这部分人能够早日的融入这个和谐社会。
四、对策与建议
综上可见,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出发,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从制度、政府行动力、社会社区文化环境等方面营造一种有利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有效氛围,并且强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公平、公正的,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环境建设方面给予流动儿童或者其他弱势儿童更多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内部层面,引导和促进流动儿童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融入。
【参考文献】
[1] 黎婉勤,曾熙.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N].教育评论,2012(5).
[2] 邱心玫,黄爱玲.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建设[N].教育评论,2005(7).
[3] 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及其城市适应的影响[N].中国特殊教育,2012(03).
[4] 尹书强,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N].青少年研究,2008(63).
【作者简介】
韩锦梅(1991-)女,江苏扬州人,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