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生活实例有效地走进数学课堂

2018-02-03赵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赵丹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案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实例的相关对策展开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在小学学科中较之其他学科較为枯燥,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多地会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生活实例顾名思义就是采用身边最常见的案例与教材内容充分融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加深记忆从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牢固掌握,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一、深入研究教学方案,加入生活素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生活案例教学时,在教学方案中应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生活案例,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通过身边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积极引发学生的探索性思考,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恐惧心理[1].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中,空间和图形在数学学科中是四大板块中的一个板块,小学低年级对图形的认识处于基础阶段,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积极地利用身边的物体开展教学,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初步形成空间观念.课前准备相应的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模型物品,以此来开展相应的课堂导入,在学生对四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在准备好的教学图片上,让学生相应地找出图形,教师在进行平面图形讲解时,除了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之外,也可以结合手边的物品加深学生对面、边、角的了解.

二、增强动手操作生活化

教师对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充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知识的价值.

例如,还是在“认识图形”一课中,在学生对图形有初步的了解后,接着深入图形的构造学习,可以让学生借助橡皮擦、铅笔盒等在纸上描绘出图形,让学生讨论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是用哪个图形的面所画出来的.然后教师分别将图形进行展开,让学生对展开的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讨论,通过对展开图形的直接观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理解.然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钉板,让学生演示不同图形怎样在钉板上围出来.通过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了解.

三、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教材知识内容作为范本,灵活运用教材有助于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认知能力有限,并且具有孩童天真有趣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堂教学活动“趣味化”,将静态的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借助体验活动、多媒体等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进而实现新课标的要求[2].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借助七巧板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上课前,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投影仪上的图案,有兔子、蜜蜂、猴子等图案,看完图案之后,请学生回答观察的结果.在学生回答出这些图案都是由不同的图形拼成后,教师引导:都有什么图案?学生进行观察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种图形组合是什么拼图游戏?学生回答出七巧板后,教师开展七巧板的教学引入,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七巧板.通过出示黑板上的“七巧板示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究,自己动手制作,并且看看谁最先制作完,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处于培养阶段,在开展生活案例教学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获得情感、价值观的正确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意识,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探索和提出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对教师所应用的生活案例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能充分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例如,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后,教师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提完问题后,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后,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然后教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的未剪开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以下三个问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从而引出圆柱侧面积计算的公式.

综上所述,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了教和学的巧妙融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通过生活案例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听课和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不仅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不能相比的,所以应积极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引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寅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生活实例[J].学周刊,2016(8):107.

[2]马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4(15):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