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对文本解读的影响
2018-02-03宫聿香
宫聿香
摘 要:生活中人们在解读某一历史史料或文本的过程中,总是会对古人的想法或是做法产生一种迷惑或是不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所处时代与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使古人的视域与当代人的视域有所差异;然而对于同时代文本等的了解,人们也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则是因为除时代背景这一因素的影响外,作者与读者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视域也是有差异的,从而造成了对于文本解读差异的出现。笔者就读者与作者的视域差异及影响读者误读的因素等进行探讨,使人们可以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尽可能的减少两者视域间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文本解读;视域;视域差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别人在说一句话时会就自身存在的视域去理解他的意思,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但这往往会使听者与说者之间产生一定的误解,这就是所谓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如人们常说的大人是不能理解或是很难去理解小孩子的思维,因为两者在视域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当一个大人用他的视域去理解小孩子的世界时,总是难以懂得其中的意义,然而误解的造成不仅仅是对于话语如此,对于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如此,且影响理解的因素并不是单一存在的。2009年央视春晚相声《我有点晕》阐述了一则有趣的现象:三十年前,大街上骑自行车的,羡慕那开小轿车的,三十年后,开小轿车的羡慕那骑自行车的;三十年前,人能吃粉丝,现在弄不好粉丝能把人吃了。历史在不断地更迭,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仅仅三十年的时光,社会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解读就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们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变迁与演变,处于当代的人们,对于历史史料的解读过程中,如果是用当代的眼光去研读历史,那么历史的真面目恐怕就物是全非了,这就要求人们在解读历史史料的过程中,去了解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与其所具有的时代特色,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史料,正如施莱尔马赫所言每个话语只有凭借对它所属历史的整体生命的认识或者凭借对与它相关历史的认识才能被理解。但不能忽略的是,不论人们怎么身临其境的去看待史料,在解读它的时候总是与其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差距,因为人们是拥有这个时代所赋予的视域,从出生起,就是为适应这个社会主导的观念而存在,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人们自身的视域总是在左右着自己的思想与认识,从而也使对史料的解读迎合了读者所处时代的主流观点。正如,三十年前,人们看到粉丝首先想到的自然而然是吃的粉丝,而三十年后,说起粉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粉丝人员的粉丝而非吃食,这就是时代观念的变化所赋予人们观念的变化,所以读者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通过它的时代进行理解。
人们总是只从每个话语所属的整个生命理解它,换言之,因为每个话语只有作为处在自身所有生命环节的规定中的言论者一个生命环节才是可认识的,而这只来自他的将规定他发展和继续存在的整个环境,所以每个言论者只有通过他的民族和时代才是可理解的。在解读文本等符号过程中,讀者如果不能时时提醒自己考虑文本等所处的历史环境等因素,人们自然而然的会用自己所处时代的主流观念先入为主的去了解文本,易产生一定的误读,而年代越久远所产生的沟壑越宽,易使自己解读出与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南辕北辙的认识与结论,这就是两个视域不同所导致的。施莱尔马赫指出:“我们必须想到,被写的东西常常是在不同于解释者生活时期和时代的另一时期和时代里被写的;解释的首要任务不是要按照现代思想去理解古代文本,而是要重新认识作者和他的听众之间的原始关系。”
这就要求人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文本,但读者与文本(符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容易导致误解,因此施莱尔马赫甚至明确地把诠释学看成是一种“避免误解的艺术”。正如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谈到,“如同语言是一种社会及历史的产物,疾病就相当程度而言,也是如此,众多历史文件里所谓的‘圣者假使活在今日的美国社会,恐怕难逃被送入精神病院的命运,相反的,现代我们认为对封建社会不算有害的近视眼及嗅觉迟钝很可能会被我们的狩猎祖先视为生理残疾。”可见,在不同的时代中,对于事物的要求与资格的限制等情况是不同的。
正如每个话语都有双重的关系,与语言整体的关系以及与其创造者的整个思想的关系,所有理解也由两个环节构成,将话语理解为从语言中派生出来的,以及将它理解为思想者的一个事实(Tatsache)。所以仅仅是对于历史大背景的整体把握是不够的,也必须对文本著者的生平经历等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文本的著作是作者在其自身视域的运用下所得出的,对于文本的认识就有着独特的观点等,对史料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则会赋予他所著文本自身所带有的认识即作者在用自己的视域在对文字进行斟酌挑选与记述,对于某一个事物的描述,也许会带着些地方性的特色(如当地的俗称),基于此,如果缺乏对于作者生平的了解,会有对文本误读或是不懂的情况。
可见在读者看待历史时,除了主体本身对于自己解读史料的影响之外,作者本身的视域也对读者认识行为的发生潜在的起着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从而完成使读者更易于接受作者本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一目的,导致读者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得出的认识与历史事实本身有着一定的出入。正如19世纪所兴起的兰克学派,其主张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但是其自身的表现并非完全如其所主张的那样,在兰克自身对史料的记载过程中,其是有着自身偏好的,其对于史料的详细与否的书写这一行为就说明了其并非能做到完全的置身事外而去完整的还原历史。
那么,其所著的书籍当读者接触到时,就已经受到了作者自身偏向的一种引导,从而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作者的喜恶与想要表达的思想,抑或是引导读者对某一事物看法的改变,如某些史料中对于某一文明的忽略或者恶意的描述,则会使读者对于某一文化先入为主的产生一种不良盗匪印象,从而达到其所潜在的目的。正如,同是一副007电影的画报,但是对于男女主角的位置变化及服装等因素的调整,读者在看到时,所受到的影响就是不同的,这就是媒体在运用画报在潜意识中,对读者的思想进行了引导,从而宣传了社会的主流思想。endprint
再如前段时间笔者身边所发生的一件小事,有一位学姐来宿舍为其论文研究做调查实验,将笔者及室友作为样本测试每个人的习得问题,她说已经在其自己院系里面做过一些测试,大多的答案偏向了A方向(回答者中有2种偏向),看一下笔者及室友会偏向哪个,测试完成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因为笔者及室友又给出了第三种、第四种偏向等意料之外的结果,更有的同学给出了令人费解的答案偏向,有的答案的给出与学姐本要测试的要点还是有所差距的,这就是生活中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是同样的问题,当学姐用了不同的语气表达时,同一个人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这就是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了著者的影响。
从这一实践,人们就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经历与视域对于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与事物的解读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这样人们在解读前人写作的历史史料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与历史所谓的真相有着一定差距的认识,人们并不能用自身的视域完全的认识到史料、文本等的视域。而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去了解作者所存在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等去解读史料,理解历史的真相。作者在对文本进行表达的时候也会导致其言语与作者的意图有差异,从而加剧了读者与文本间误读的可能性。正如利科所言即“文本所意味的东西不再与作者所意指的东西一致:语词的意义和精神的意义具有不同的命运。”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尽管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释学距离,存在视域的差别,但这种距离和差别却是可以消除的:“在一个人想理解另一个人的任何情况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即这种差别是可消除的。心理学解释任务就是精确地进入讲话者和理解者之间区别的根基里。”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视域上的距离与差别真的能消除吗?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读者总是作为一个第三者在看待史料及其作者,读者总是被自己的视域所左右,会对事物产生喜欢或厌恶之感或是对事物敏感程度的差距,这也是历史史料解读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每个人一方面是一个地点,在那里一个给定的语言以独特的方式形成自身,并且只能从语言的整体理解他的话语,另一方面他自身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精神,而他的话语只是这种精神的一个与其余行动之事相关的行动之事。
因為人们是这个社会中的存在者,是被涂鸦过的而非一张白纸,读者本身是不可能完全与自身的视域相割离,其总会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总是会添加上自身视域的理解使与原作者的意图有着些许的差距。但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有益的,并且是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正如在某年人们对某件事物的认识是这样的,几年后,对某件事物的认识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也许会与作出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但人们不能一味地对最初的认识进行批判,因为事物的发展及人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就没有后续的发展,正如没有牢固的地基又怎会有高楼大厦的建立,对历史解读就是一个在不断更新自己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马克思所说发展是一个呈螺旋状不断上升的过程,期间会有曲折,但总体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
两者的视域不断地碰撞、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视域,这就使作者在解读完作者的史料过程中,在自己视域的指导下,从而形成了具有作者特色的新的作品,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人人对史料的解读都是一样的,那么就不能带来史学界精彩纷呈的大辩论。人们正是在彼此间的矛盾与差异的基础上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推动着历史、思想及文明的不断演变。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若是其一味地听从老师柏拉图的教导,又怎会有对后世的伟大贡献。视域在彼此的接触与对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交叉地带不断地扩大,从而使对各自内容的解读更能符合原视域所要表达的主旨,人们对于史料的解读也就更能反应历史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德]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张云涛.1819年解释学纲要通论[J].德国哲学,2013(1).
[2]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J].学术月刊,2007(8).
[4][美]威廉·麦克尼尔.疾病与瘟疫[M].余新忠,毕会成,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5]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