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新课改“四个转变”

2018-02-03向维

考试周刊 2017年89期
关键词:四个转变新课改小学语文

摘要: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教学方向和目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为课堂根本,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应实现“四个转变”,以实现小学课改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四个转变

一、 引言

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明确了以下方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語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将其理解为,小学语文课改的方向就是基于汉语言的学习,把学习汉语、培养和语文有关的相应能力和实现人文思想的培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统一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使用规范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相应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形成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意识。要想实现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设定的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下面,我们具体讲述一下小学语文新课改进行“四个转变”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望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帮助,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二、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讲究以生为本,这不是一句口号性的承诺,而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实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少还是存在着“被动教育”的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老师讲述为主,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学习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使能够掌握老师讲解的知识,但是由于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性,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也只是处在浅层认识层面,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机会,也就错失了进行自主思考的机会,难以形成思维深刻性。这与新课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因此,老师要改变这种单纯依靠老师讲述,忽视学生参与的“被动教育”方式,实行“主动教育”,充分实现学生在课堂的高参与度,真正落实“以生为本”。主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要求老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多多关注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而不是只顾追赶教学进程,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造成课堂教学到达率不高的情况。老师可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状况,比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将老师讲述过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形式,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也可以大致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掌握水平,由此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活动的基准,为老师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引。若是学生的回答程度普遍不好,老师便要反省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以及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回答普遍超出老师预期,老师就要进行充分反思,弄清楚到底是由于自己教学方式适合学生需要还是自己的问题设置过于简单,然后再作出相应调整。

(二) 开展差异化教学

学生由于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与学生在学习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性明显不符。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老师也不能对于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听之任之,而要积极寻找方法缩小这种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对于学习能力较为落后的学生和学习能力暂时领先的学生,老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将问题设置为不同的难度系数,避免由于单一问题设置造成的“接受困难”和“过于简单”两种声音论,削弱老师的教学效果。这种差异化教学并不是在学习内容上实现差异化,而是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体现出差异性,目的是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实现理解和掌握。

三、 变能力教育为素养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某个字词或者某篇课文和诗词的背诵记忆,它还担负着培育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内在修养的重任。语文由于其本身的人文性特征,也就决定了它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建造过程中的奠基作用。加之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基本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诸如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能力方面的培育,还应将视点放到对于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感等的素养教育的培育方面。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述,还要在进行知识讲述时渗透进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爱护汉语和汉字,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四、 变结果教育为过程教育

结果教育,就是只注重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以成绩论成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更加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实现新课改的相应目标,就要摒弃这种教学模式,转向更为人性化的过程教育。语文成绩并不能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能力好坏的唯一标准,因为人文性较强的特征决定了对于语文能力的考察有着允许范围内的偏差性,学生思想方向的不同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会使学生形成不同的解答,最终造成成绩的差异性。因此老师不能单单以成绩作为判定能力的唯一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应考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情况,在更加人性化和开放化的环境下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的“四个转变”是符合新课改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充分落实了“以生为本”,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艳丽.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学周刊,2012(34).

[2]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作者简介:

向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新场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个转变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吉林市现代农业实现“四个转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农业部促进植物疫情防控“四个转变”
“四个转变”打造干部自选培训“升级版”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