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离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8-02-03梁香花
摘 要:随着我国的离婚率悄然上升,家庭离异学生的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家庭离异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无论是父母、教育者还是社会都应该关注家庭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家庭离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悄然上升,离异家庭子女大幅增多,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离异家庭的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大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因此,家庭离异学生的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一、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的必要条件。家长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精神引导者的角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友爱的家庭是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子女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终身老师,家庭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家庭离异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 性格孤僻
家庭离异的学生认识到自身与正常家庭学生的不同,怕受到歧视而选择封闭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父母的离异,家庭的解体使孩子变得非常孤僻,并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以致有问题不愿向别人倾诉,把苦恼、怨恨深埋在心底。久而久之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逐渐减少,在集体中显得格格不入。
部分学生存在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的情况,学生失去了心理的依靠,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似乎他们是被父母遗弃,而且也被其他同学、被整个社会遗弃。这种心理问题使得他们不仅不爱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而且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放弃了很多缓解压力,释放自己的机会,并限制了自身的学习生活空间,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 心理自卑
自卑感就是一個人总感到某些方面不如人,或者甚至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人。这种心理产生的体验叫自卑感。它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家庭离异使他们意识到自身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导致他们缺乏与同伴正常交往的信心,在学生群体中缺少相应的交往,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人际关系。家庭离异学生普遍存在畏缩胆怯、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卑感强的情况,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积极向上的心态及自信强大的内心的形成。
(三) 抑郁、焦虑
抑郁,这是单亲家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绝大多数的子女在父母离异后一般都比较沮丧、痛苦。家庭离异的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时常会和其他同学做比较,从而感到不幸,无意识地仰望他人的幸福,对现今生活失望,甚至对未来悲观。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时常自我贬低、自我责备,对人和事失去兴趣,消极面对生活,出现抑郁的症状,严重的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发生自杀行为。
焦虑,早在父母婚姻不稳定的时候,子女就已经体验到了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夫妻双方未能顾及子女的感受,子女所体验到的不安与恐惧,会逐渐转化为焦虑。家庭离异的单亲家长,由于另一半的缺失需要担任多种角色,在生活、工作中易发生角色冲突,因而时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家长的焦虑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状态,因此,家庭离异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
二、 家庭离异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对策
(一) 提高父母的监护责任意识
父母双方应树立责任意识,即使双方婚姻关系截止,也要明确对于子女应尽的责任。任何一方不得回避教育与爱的责任,不得恶意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探望子女。要让子女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使离异对子女的伤害最小化,减少子女的不安、焦虑,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父母离异与自身成长的关系,避免子女产生过度悲观的情绪,正确理解父母的关系,积极地面对生活。
关于子女教养问题,父母双方要进行有效交流,尽可能为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子女认识到,父母离异是因为感情的破裂,但对于子女的爱是永恒的。父母要注意关爱的方式,不能因为对孩子的愧疚,只顾在物质上的无条件满足,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子女心理成长。帮助子女正确看待父母离异,不要让子女对父母任何一方产生仇恨的心理,要多与子女沟通,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
(二) 教育者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对于家庭离异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及时恰当的指导能够为学生解决困惑,疏散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掌握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与家长密切联系,并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
教师要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单亲家庭的子女自尊心较强,因此在评价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帮助其更好地融入集体,使得家庭离异的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言行,发现异常,及时跟孩子交流谈心,了解具体情况之后,考虑妥善的解决方法。
(三)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对青少年的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社会要给予这些孩子真诚的关爱。社会应创造和谐的环境,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健全社区互助网络,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创造优质的育人环境,正确引导青少年思想发展,积极开展课余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培养,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让每一个家庭离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给予单亲子女关怀与帮助,在生活上照顾他们,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并注意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及时和学校及老师联系,全面了解情况,共同探讨、研究,让每一位家庭离异子女得到社会的关怀,并教育好每一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
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无论是父母、教育者还是社会都应该关注家庭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2]吕建军.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33).
[3]俞润生.家庭教育成败百例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刘洋.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J].德育新论,2014,(05)
[5]韩庆云.浅议家庭离异子女的常见心理问题[J].活力,2009,(2)
[6]高湘萍,刘春玲.学校心理病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72.
[7]郭晓飞.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
作者简介:
梁香花,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工业经济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