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游戏助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2018-02-03蒋俊龙
蒋俊龙
一个人的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它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北京市崇文门中学综合高中学前教育培养班的教学实践,就传统游戏走进课堂的意义和难点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采用传统游戏进行案例教学的要点、关键环节及体会。
一、让传统游戏走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和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游戏也逐渐远离儿童的生活,让位于现代儿童游戏(包括大量电子游戏)。传统游戏的衰落不仅关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直接影响到广大儿童的培育,已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与现代游戏相比,传统游戏的优点非常突出。
一是传统游戏易学、易玩,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许多传统游戏,如丢手绢、找朋友等,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使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是传统游戏的教育作用更为全面。研究表明,优秀传统游戏对增强儿童的体质、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锻炼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传统游戏是儿童学习、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历久而不衰,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如何让传统游戏重返儿童的生活,成为儿童的重要游戏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当然,主要渠道还是幼儿园。因此,关键是教师要熟练掌握、运用传统游戏教学的技能和方法。由此,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游戏,采用传统游戏开展案例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二、采用传统游戏开展案例教学的难点
一是儿童对传统游戏缺乏兴趣,难以形成共鸣。如今,很多儿童对电子游戏兴趣浓厚,对传统游戏却表现淡漠。有些儿童由于很少接触需要团队合作的传统游戏,就不熟悉、不了解游戏的规则和技巧,更不会玩传统游戏,也不会对传统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是儿童对游戏的功能作用缺乏认知,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儿童不了解游戏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更不了解传统游戏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故觉得传统游戏无聊无趣,激不起学习的兴趣。
三是由于课时有限,难以充分开展游戏实践。案例教学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让儿童去体验案例、分析案例,并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但由于课时的限制,目前许多游戏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
总体来说,儿童对游戏的态度是关键所在。怎样让儿童对传统游戏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游戏、掌握游戏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是运用游戏案例开展儿童游戏理论教学的关键。
三、把传统游戏引入游戏案例教学的策略
一是精心设计儿童游戏教学导学案,唤起儿童对游戏的关注度和兴趣。导学案是教师帮助儿童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儿童自主学习意识,丰富儿童知识储备,提高儿童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笔者在讲授“儿童游戏”时,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选择了一些趣味性较强、教育作用突出的优秀传统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七巧板等作为他们预先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激起了儿童对游戏的兴趣。
二是让儿童快速进入游戏课堂情境,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去积极探究游戏的價值,应该让儿童尽快进入游戏课堂情境。儿童们对在课堂上玩游戏很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他们放松了心情,激发了活力,切身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和意义,领会到了传统游戏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把课堂交给儿童,让他们体验游戏、探究游戏,自主得出知识结论。这是课程的核心所在。教师在这一环节,既要放手让儿童自主体验探究,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不仅需要为不同知识点提供贴切的游戏案例供儿童体验探究,还要注意引导、掌控课堂节奏,也要帮助少数迷惘的儿童尽快融入探究学习的状态之中。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幼儿游戏特点”时,先让他们观看《过家家》的游戏视频,并让他们回忆小时候爱扮演什么游戏角色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分析。童年的回忆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他们主动发言、思考活跃、积极讨论,很快得出了幼儿游戏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和虚构性三大特点的结论。
四是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游戏体验。成功的游戏案例教学只有以丰富的游戏体验为基础,才能让儿童熟知更多的传统游戏,使他们具备相关的情感体验。所以,为了解决目前儿童游戏体验普遍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有必要组织儿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游戏储备,开展游戏活动,增加游戏体验。
五是开展课后延伸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游戏案例教学的课后巩固非常重要。如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一份民间传统游戏的小报,要求找寻、展示一组形式各异、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传统游戏素材,并介绍各个游戏适合的年龄阶段、需要准备的材料道具、详细的玩法和规则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教学实践效果和体会
一是提升了儿童的学习兴趣。枯燥的游戏理论学习,容易让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把理论具象为一个个鲜活的游戏案例,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够大大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课堂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的综合运用,儿童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整个课程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二是提高了儿童的学习能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分析游戏的功能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是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儿童游戏的概念、特点以及作用等知识要点,儿童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儿童们树立了全面、正确的游戏理念,认识到传统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师也意识到掌握相关知识能力的紧迫性。
四是提高了儿童的传统文化素养。传统儿童游戏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由此引发了他们对民族习俗的浓厚兴趣,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并对他们的民族认同和人格塑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