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2018-02-03潘昌义

考试周刊 2017年9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质量管理

摘要:办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质量管理为主线,阐述推进专业建设实践的举措,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实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质量;管理;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既是职业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载体,更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推进专业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是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永恒的命题,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推进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打造高品质专业,应当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内涵发展,注重创新驱动,建立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体系,彰显出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教师团队建设是关键;专业课程开发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是重点;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特色建设是突破口。

一、 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办学底蕴

首先,专业基础能力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基,是推进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做好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首要是专业设置调研。开展充分细致的调研是专业设置调整的前提。学校依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每年都开展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调研行业企业和已毕业工作一段时间的毕业生调研,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认真剖析原有专业设置与培养成效,查找原有培养方案中设置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足之处和需要调整的地方。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修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根据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标高,依照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并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标准,细化达成的基础能力目标,以及适合达成目标的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及时有效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我校每年在暑假初期都会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外聘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一起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根据调研情况,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拿出解决方案。坚持几年运作,培养的学生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明显提高。

第三是加强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学校依据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融合的要求,努力构建融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一体的多维度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内容与过程方法并举,通过课堂、技能训练、社团、项目实践等多平台进行培养。在现代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注重教材、培养方案、教学标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配套资源的建设。

第四是加强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重要条件。加强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行业企业的质量与管理标准为依据,建立质量体系,做好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支撑、学校为主体的理念,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度适时地添加设备、建立规范、开放的管理和使用制度,构建方便学生学习的运行机制。

二、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绩效

专业建设的内涵是提升办学质量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师资水平、培养模式、管理运行制度、教学管理水平、评价与激励机制、诊断与改进能力、教科研水平等诸多方面。

一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实施者,是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可通過引培并举的方式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给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教师看到发展的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教育的幸福。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进行理念引领和水平提升,引导老师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更要通过教学、技能竞赛等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要做好文化课、专业课、实训管理等师资配备,做到结构合理、符合标准、满足教育教学要求,要加强外聘教师聘请和管理,更要做好专业负责人确立培养,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推动专业负责人的培养和作用发挥。在师资培养、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要关注绩效,明确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能否达到预设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学校要确立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避免随心所欲,无标准、无底线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划定培养底线、避免培养标准、人才规格低下,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要。更要创新培养方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推行理实结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形式与管理,避免流于形式主义、劳而少功。

三是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没有评价就不会有目标激励,没有目标激励就没有质量与责任意识。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加强实习、实训成绩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比重,同时要关注职业素养的评价,注重教育的长效性与短期效应的有机结合,避免急功近利。我校在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以学分测评和学分成绩考核为主线,在强化课程学分的同时,还将综合实训学分、德育学分、公益学分等纳入整体评价之中,特别是加强职业素养学分的测算,试行各课程中能力测试和项目实训中各单项技能测试和累积评分,同时关注对实训设备的使用、管理,实习纪律是否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纳入测评,与行业企业要求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

三、 开展创新驱动,彰显办学特色

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优质特色职业学校的创建本质是品牌职业教育的创建与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不仅要夯实办学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更要创新驱动,彰显特色。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核心、目标导向、标准引领、平台支撑、多维培养、多样发展的原则。要把握培养模式是变革核心、教科研引领是创新关键,保障机制是发展前提。endprint

要创新育人理念,构建多维立体人才观和多元评价质量观。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教育,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顺序性特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养成性与以展性有机融合为定位,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

要创新专业建设。通过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在资源共享、专业多向发展、人才多元培养方面的功能,提高专业资源的利用率。要努力构建示范专业与特色专业并重,示范专业与特色专业互补的专业发展體系,形成现代化专业群。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以示范专业为引领,落实专业建设的标准,强化专业的规范建设,强调同质化专业建设的共性发展、示范引领;以特色专业建设为补充,注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人才培养个性化、差异化的异质需求。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专业建设创新驱动的核心。要以多元智能、发展需求等理论为依据,建立多元发展人才观、质量观的育人理念、研究探索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多维融合发展的育人举措,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导向、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要强化过程管理、多元评价与激励、质量诊断与改进和成效修正,形成质量管控的闭环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要创新育人平台,搭建多平台服务体系。既要做好实践教学设施为代表的硬件平台建设,也要做好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库、教学创新机制等为代表的教学的软件平台建设。要在抓好课堂教学为育人主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建设社团、项目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实践和大赛等辅助平台。在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在制度、组织、经费等方面切实做好保障工作。

要创新学校治理机制。积极推动学校现代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改革,通过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等创新学校现代民主治理的机制;强化二级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放管服”,将学校层面的统筹功能和各系部的执行、创新功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一线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有效地改进各项工作。

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递进的、艰巨的综合性工程,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层面,既要重视顶层设计,更要注重落地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质量核心引领地位,强化管理,不断地学习与研究,为学生建设综合发展的平台与环境,努力实现职业学校办学目标。

作者简介:

潘昌义,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江苏广播电视学校书记、主持工作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电子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质量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质量投诉超六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