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

2018-02-03武晓燕刘高亮魏沆曹雅杨静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利用资源

武晓燕 ,刘高亮 ,魏沆 ,曹雅 ,杨静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300191;2.天津市电子废物资源再生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191;3.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52)

1 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现状

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却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GDP均以相对稳定的比例增长,我国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和世界生产工厂,但是,通过反思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来发展。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废有色金属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 500万t,年均1 100万t,在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以产量和规模来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再生有色金属大国,但由于现有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利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政治经济学家姜文然推算,每多创造1美元的GDP,我国能源的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国生产能力及现有资源储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10种能源变得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1]。

2 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需求减速

“十三五”期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低迷表现,进一步显现了有色金属行业需求量萎缩。受到美国大选及英国脱欧等事件影响,各国货币波动较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对全球有色金属进出口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外,政策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大于市场供需的影响,导致企业运营决策的难度升高,总体运营压力明显上涨。在有色金属中,铜、铅、铝等主要品种消费增长速度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速,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是有色金属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

2.2 面临资源危机

由于矿山的无节制过度开采及循环利用率低等原因,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已经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受国家的政策变化、法律约束等影响,进口有色金属等资源依旧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同时,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尾矿及冶炼渣治理困难等问题。“十三五”期间,亟需利用国内及国外的“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合作,谋求绿色发展[3]。

2.3 环境保护压力大

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数量巨大,如不能够妥善处理,对环境将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压力不断加大,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地区,由于PM2.5污染现象严重,对于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的生产加工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标准。

2.4 政策要求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但是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资源保障、绿色发展、两化融合等方面仍有待加强。故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之一的有色金属,处于重要机遇时期,但是,发展方式将面临着变化。

3 发展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3.1 循环经济模式介绍

循环经济强调用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模式,从“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型模式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模式,此种方式既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还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5],因此,为了保证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行业必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原则。减量化是指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轻污染排放。再利用原则是属于过程中的控制原则,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物,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循环是从输出端进行控制,通过循环利用系统,把废弃物转变为资源。

3.2 树立循环经济及绿色GDP理念,加强激励机制

需要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培训、科普活动,对循环经济知识及重要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包括节约能源、清洁生产、能源利用等,让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GDP的理念是要把环境污染的损失考虑进去,追求环保型的经济增长。为此,各级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将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以及人民群众对环境治理情况的满意度纳入政府职能部门考核体系,以确保绿色GDP能正常发挥作用。

另外,亟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利用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如从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等方面实行优惠。

3.3 引进先进技术,确保循环发展

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发达国家的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5%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各类高新适用技术提升循环技术水平,把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3.4 加强金融支持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是各种生产要素、交易信息的载体,金融活动的有效支持,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由于业务范围限定,政策金融和民间金融难以为循环经济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使得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建议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民间金融等,拓宽循环再利用企业的融资渠道。

3.5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工作职能。“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地方政府方面,把政府职能部门的业绩考核与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挂钩,为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此外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达到的,还需要积极探索区域循环经济新模式,建立各类生态产业园区等,加强园区示范和辐射效应,为未来大面积推广循环经济做好铺垫。

3.6 建立健全的技术标准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有《铝及铝合金废料》等原料标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但是针对日益发展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来讲仍然不够,除了纯金属产品采用我国现有标准,再生有色金属仍然采用国外标准;而在设备方面,几乎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4 结论

根据有色金属发展现状,从根本上解决有色金属工业的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必须要依靠循环经济。而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发展,则需要形成以“政策引导、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全民参与、科技支持”的运行机制,合理地安排生产方式,为有色金属工业的循环利用打下基础,推进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利用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