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精神与团结

2018-02-02郑剑

黄埔 2018年1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团结合作黄埔

郑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33处用到“团结”二字,要求“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团结,正说明了团结的极端重要性。近代以来,中国衰于内讧分裂,兴于团结齐心。历史证明,只有团结才能抗击外侮,只有团结才能完成革命,只有团结才能推进改革,也唯有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史。中华民族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牢牢屹立于世界的顶端,必须实现最高度的团结。

孙中山先生讲过,中华民族具有“种族的团结力”。他重视团结、致力团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得以实现团结,中山先生的思想指引、精神感召和实际行动起到重要的启发、领导和推动作用。中山先生是黄埔团结精神活的源头,黄埔军校是在中山先生旗帜下各党派、全民族团结的产物,也联合了国外的进步力量。黄埔精神对现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团结作为其中最突出因子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继承黄埔的团结精神,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团结合作创建的。不同信仰主张的管理干部、教职员工携手并肩、教书育人,相异思想理念的青年学生同室操课、同吃同住,各个利益阶层的人士和平共处、相互帮助,在“一盘散沙”的时代极为难能可贵。而社会主义的苏联,则提供了从体制编制、教学管理,到顾问教材、枪炮教具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另一种团结合作。对此,中山先生评价过:“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联。”在北伐战争战场上,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高级军官组成的指挥部运筹帷幄,各种出身的基层军官冲锋在前、迭挫强敌,多样来源的士兵兄弟共同杀敌、攻坚克难。其间,虽然也有相互的较劲特别是左派和右派的斗争,有时斗争激烈甚至造成流血,但在国民党右派叛变之前,各方尚能保持克制。特别是共产党人,为了维护团结的大局做出了许多忍耐和牺牲。共同的学习和战斗生活自然形成的师生、同学、战友、上下级关系,还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复归团结合作埋下了人脉种子。共产党与国民党一些人之间所结成的这种私人友谊,超越党派利益和理念差异,构成了团结的另一凝聚方式。

黄埔军校为什么能实现团结?客观上看,是因为有团结的强劲社会推动力,那就是中国所处的外侮猖獗、军阀割据、落后挨打的落魄处境。全民族利益需求和社会主流民意呼声,要求中国避免内耗,实现团结;共同革命,推翻国内反动统治;一致对外,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中国;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正如中山先生的号召:“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民族的推动力是大义,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大义。所谓民族大义,就是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准则的尊崇和献身精神。

从主观因素上看,黄埔军校能实现团结首先是有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这面大旗。这是民族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在中山先生的旗帜下,各方能够抛弃前嫌和成见,在振兴中华的主张下实现团结合作。正如中山先生所言,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胸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宣布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这需要多么大的气魄!对于当时一些人的疑惑,毛泽东曾指出,完全赞成中山先生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的说法。指出,那种以为两个主义不能并存的观点,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观察”;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第三是有中山先生的组织领导。没有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身体力行,亦无实现国共合作的可能。中山先生也是克服了党内阻力的。他甚至对反对“联共”政策的人讲,“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救活它需要新血液”。针对国民党右派的破坏活动,中山先生提出严肃批评,指出国民党容纳共产党是为了团结和集中革命的势力,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也是为了团结和集中革命的势力;国共两党都是为着完成国民革命事业,目标一致而合作的。他告诫全党“切不可疑神疑鬼”。第四是国际进步力量的大力推动和支援。主要是苏联及其主导的共产国际。可以说,他们也是国共合作的启发者,更是推动者;没有苏联的支援,至少国共合作、黄埔军校不会那么快得以实现、见到成效。

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内左右势力的较量日益尖锐化。自称“三民主义信徒”的蒋介石,从全民族利益的道义高地上迅速滑落,带领国民党彻底站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他们背叛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政策,背叛大革命宗旨,转而采取“限共”“清共”“杀共”政策,直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彻底决裂,刀兵相向,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黄埔师生一分为二,同室操戈,血流成河,团结的精神荡然无存。国共的分裂,使得中国革命的道路平添了重大曲折。日本帝国主义则看到机遇,见缝插针,向不团结的中国逐步扩张侵略,直至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遭受了近代以来最全面、最彻底、最残酷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其教训之深刻,历史上无出其右!

回溯历史,现代中国有过三个团结高潮,一个是北伐战争,一个是抗日战争,一个是新中国成立;现代中国也有三个闹分裂的高潮,一个是军阀割据,一个是蒋介石叛变革命,一个是抗战胜利后的内战。北伐统一中国、抗战驱逐日寇、新中国振兴中华,而军阀分裂中国并引入外来殖民干涉、叛变酿成内战及外敌入侵、内战迟滞现代化及导致海峡两岸至今尚未统一。团结与否的利害清清楚楚,历史的教训不可不汲取。

现代中国的每一次团结,都缘于客观的需要、道义的感召、领袖的推动、党派的胸怀;每一次分裂盖肇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主导势力的短浅、顽固分子的偏执。越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越能号召团结,振兴中华最能团结人;越是在一党一团体一己之私中不能自拔,越会离心离德,成为团结的牵制力和破坏方,战争、分裂、“独立”最具离间性。黄埔的团结,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和眼光,国民党最进步时期就是最忠实于孙中山思想的时期;黄埔的分裂,国民党右派难辞其咎,国民党应该看到,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道义的高度和全民族的视野。endprint

黄埔的团结精神给当今的海峡两岸以启示:一是要登高望远。站在民族和历史的高度思考党派利益和前进道路,自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结合起来,投身有高度、合正义的事业之中。不能坐井观天、自我设计,更不能自我膨胀,需知“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语)黄埔时代,国共两党正是在“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全民族共同愿望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实现团结合作的。当今,海峡两岸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继续团结合作。二是要海纳百川。就是要有团结的胸怀,容纳得下不同的主张、历史的恩怨以及认识的过程、言行的差异、暂时的纠紛等等。正如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教官的聂荣臻元帅所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黄埔时代,国共双方正是在大局为重、命运与共中实现团结的。当今,海峡两岸要在求同存异、化“独”渐统中继续团结合作。三是面对现实。充分认识现实的条件所限、历史的大势所趋、民意的主流所向,一味“向不可能的事务挑战”(李登辉语)必将碰得头破血流。黄埔时代,国共双方正是在认识到不合作便无出路才实现团结合作的。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大罢工等失败实践中认识到,工人阶级孤军奋战不能打败强大的敌人,要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同国民党合作;中国国民党特别是孙中山先生是从西方国家对中国革命的两面手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力及国民党自身的腐败无能中认识到,“联俄、联共”必要而紧迫。当今,海峡两岸要在面对现实、把握大势中继续团结合作。特别是民进党和绿营势力,要看清并面对祖国大陆崛起势不可挡、“台独”分裂绝无可能、及早勒马犹未为晚、外国势力绝靠不住的客观现实,“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引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四是要努力奋斗。做历史的积极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黄埔时代,国共双方正是在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而共同奋斗中实现团结的。当今,海峡两岸要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中继续团结合作。只要海峡两岸都积极为振兴中华做贡献,民族复兴的道路必然更加平坦,伟大目标的实现可能进一步加速。

1985年6月,聂荣臻元帅极富远见地指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校友们要齐心协力,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此时此刻,重温老帅的这个教诲,倍感激励!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擘画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以“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两岸融合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两岸统一路线图”。面对令人振奋的新时代,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不分党派身份、无论地域东西、不计恩怨前嫌,紧密地在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下团结起来,与“台独”分裂势力做坚决的斗争,为统一大业尽应尽的义务,为发展进步做更多的贡献。只要海峡两岸实现团结,古老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那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我们要用大团结而不是大争斗告慰黄埔先烈,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必定在我们这一代的共同奋斗中完成!

(作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团结合作黄埔
学习孙中山热爱祖国的崇高风范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高中教师职业道德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提升英语后进生初中英语教学成绩的方法
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应与时俱进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