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不起来的腰杆子
2018-02-02方湘玲
方湘玲
1946年夏天,在杜鲁门总统的特使、美国五星上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即将前往庐山与蒋介石会晤之际,庐山锦绣谷悬崖边的山路上突然多出了一块巨石。
这块巨石是蒋介石专门为马歇尔准备的。它被腾空架起在蒋介石与马歇尔会晤地点——淡判台的必经之道上。巨石的一边嵌进陡峭的山体里,对应的另一边则由一块直立的大石头支撑着。就这样,原本狭窄的山路被改造成了一条短小的隧道,隧道长两米多,高度却只有一米六左右。在道口的石头上,还刻上了三个醒目的大字“礼贤门”。
“礼贤门”的诞生源自于马歇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早在美国读书时,马歇尔曾与一名中国商人一起参加过聚会。见到商人与人打招呼时总是笑容满面,还爱鞠躬行礼,年轻的马歇尔嗤之以鼻:“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见人不是点头哈腰就是卑躬屈膝,根本直不起腰杆子来。”后来,马歇尔来华后,这句旧话也传到了中国。蒋介石听闻后勃然大怒:“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弯腰或鞠躬都是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重,马歇尔竟以此笑话我们,实在太过分了!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因此,蒋介石决定利用会晤的机会报马歇尔的“一语之仇”。考虑到马歇尔是因为鞠躬而嘲笑中国人,他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办法让马歇尔给自己鞠个躬。蒋介石明白,马歇尔从小接受的社交禮仪与中国的人不相同,让他给自己鞠躬绝非易事,更何况,他在美国拥有极高的身份和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心甘情愿地给自己鞠躬的!蒋介石左思右想,一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办法为难马歇尔。
一天,蒋介石和宋美龄一道游览庐山美景。路过一块大石头下方时,宋美龄提醒他当心碰头,在低头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有了主意。于是,便有了“礼贤门”。
几天后,马歇尔登上了庐山。蒋介石一路陪同着他前往谈判台。来到“礼贤门”前时,马歇尔怔住了。在来之前,他早已对庐山的地形了如指掌,也清楚这条路山以前根本就没有“礼贤门”。就在他揣摩蒋介石的用意之际,蒋介石已经先上前一步,低下头,弯着腰,一脚迈进了“礼贤门”。走出去后,他挺着腰杆,仰首挺胸地端坐在洞口的一块石头上,不声不响地等着马歇尔。
见蒋介石这副傲慢的样子,想着“礼贤门”三个字的含义,马歇尔已经明白了一切。他不想走进面前低矮的小隧道,但庐山地势险要,山体根本无法攀爬,这条小路是通往谈判台的唯一路线,他只能从中通过。但是,他无法挪动脚步,因为他明白,自己身材高大,要想进去,势必要低头弯腰,卑躬屈膝,还必须要小心翼翼,如此一来,岂不是在蒋介石面前直不起腰杆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蒋介石故意轻轻咳嗽了一声。马歇尔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向前走去。看到人高马大的马歇尔低下了头,将腰几乎弯成了90°角,如履薄冰般地通过“礼贤门”,蒋介石的脸上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