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2018-02-02赵海蕊王福朝陈金辉靳红绪
赵海蕊,王福朝,陈金辉,柴 鸣,靳红绪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年来,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尤适用于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患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以及可能出现的阻滞不全常辅助应用镇痛、镇静类药物。地佐辛属阿片受体混合拮抗-激动剂[1],具有镇痛效果佳、药物依赖轻、呼吸抑制轻等优点。由于地佐辛常用于静脉辅助药,而局部用药研究甚少,本研究观察了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28~80岁,ASA分级Ⅰ~Ⅲ级。排除标准:拒绝参加本研究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长期服用镇静药者;严重的肺功能不全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有相关使用药物过敏史以及药物依赖症者;腰丛-坐骨神经穿刺失败者。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生进行相关麻醉操作。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分为静脉给药组(A组)和局部给药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3.6±13.4)岁;体质量(71.3±6.4)kg。B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5.4±13.5)岁;体质量(72.1±6.1)k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术前常规禁饮食水。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监测无创动脉血压(BP)、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面罩持续吸氧(2 L/min)。A组将5 mg地佐辛与2%利多卡因10 mL、1.92%罗哌卡因2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点各注射30 mL;B组将2%利多卡因10 mL、1.92%罗哌卡因2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点各注射30 mL,成功后静脉给予5 mg地佐辛。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1)及麻醉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DBP、SBP、HR及腰丛-坐骨神经穿刺成功间隔时间、麻醉效果、阻滞效果,记录2组术中镇痛药用量,术中头晕、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
1.4评价标准 ①运动神经阻滞效果评价:改良Bromage评分法[2],正常为0分,抬不起下肢但可活动膝、踝关节为1分;下肢不能伸直或抬起,膝关节不能弯曲,踝关节可以活动为2分;下肢不能伸直或抬起,膝、踝关节不能弯曲为3分。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具体时间,即注射后Bromage评分到1分时;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即注射后到Bromage评分到2分时。②感觉神经阻滞效果评价[3]:感觉神经阻滞效果的起效时间为注射后用针刺在阻滞区域患者皮肤痛觉消失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为注射后患者的伤口疼痛时间。③麻醉效果评价[3]:术中不需要任何药物来辅助为优;需要辅助应用舒芬太尼为良;需要其他镇痛剂或改变麻醉方案为差。
2 结 果
2.1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和HR变化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BP、DBP以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SBP以及DBP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2.22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2组腰丛-坐骨神经穿刺间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均<0.05),感觉及运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注:①与B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A组麻醉效果优28例,良1例,差1例;B组优16例,良11例,差3例。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2=9.034,P=0.03)。
2.4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A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B组出现13例不良反应,分别为头晕8例,恶心呕吐5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10.756,P=0.01)。
3 讨 论
周围神经阻滞属临床常见麻醉方法,麻醉后患者始终保持清醒,可有效避免误吸;此外,周围神经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及血液循环干扰较小[4],与传统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相比,下肢周围神经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及血液循环干扰较小,同时麻醉并发症也相对减少,尤其适用于并存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脏疾病等患者,或同时存在脊柱病变,或者患者有着硬膜外的麻醉禁忌等特殊情况。近年研究认为采用腰丛以及坐骨神经的阻滞麻醉进行下肢手术,可提高术中对于神经阻滞的定位精确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而且,技术熟练的医生操作仅需要4~7 min,所有患者一次麻醉成功,效果满意[6]。但有时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时易出现阻滞不全的现象,导致应激反应加重,因此在术中多采用其他阿片类药物辅助治疗。在本研究中对于麻醉效果不佳者可用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来辅助麻醉。
国内外研究表明,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存在阿片受体,应用局麻药物联合小剂量阿片类药物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延长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增强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7]。近期也有研究证实,将舒芬太尼或地佐辛等阿片类药物加入局麻药中,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8]。地佐辛是一种强效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镇痛药,可激动κ受体和拮抗μ受体;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9],镇痛效果同吗啡相似,体内吸收分布快,半衰期长且清除慢,故镇痛作用强且持久,可用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静脉注射地佐辛也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可增强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10]。同时有研究发现,地佐辛联合局部麻醉药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持久[4]。临床上,地佐辛联合局部麻醉药物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鲜有报道[11]。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平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地佐辛静脉及局部辅助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影响;2组患者腰丛-坐骨神经穿刺间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局部给药组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阻滞麻醉持续时间更久,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也少。
综上所述,地佐辛静脉及局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影响,然而地佐辛局部辅助麻醉药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明显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及镇痛时间,降低疼痛感,这对于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魏智慧,王志存,张海清,等. 地佐辛联合局部麻醉药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3):7875-7876
[2] 向志雄,罗玉翔,王宇飞,等. 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探讨[J]. 河北医学,2013,19(12):1853-1855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李莉,刘兴中. 地佐辛联合局部麻醉药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5,25(5):35-36
[5] 胡敬锋, 朱剑斌, 姜闽英,等. 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6,37(12):1850-1852
[6] 郭林,杨柳,唐康来,等. 327例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J]. 重庆医学,2007,36(3):254 -255
[7] 王旭,高玉华,郭斌,等.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3):258-261
[8] 董金春,王胜斌,居霞,等. 不同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麻药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4):395-396
[9] 张大志,王怀江,刘永盛,等.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神经阻滞作用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3):213-215
[10] 李娜,张晓威,刘晓宁,等.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5,37(8):1939-1941
[11] 倪蓉,韩传刚,王力甚,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2012,35(6):55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