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向盟市延伸探索: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

2018-02-02汪艳梅陈小红姚晓洁

中国矿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资料馆鄂尔多斯市馆藏

汪艳梅,陈小红,姚晓洁

(1.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3.北京超维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4.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0 引 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记录,地质资料服务领域日趋广泛,除矿产资源勘查外,它还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地球科学研究、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如铁路、公路、桥梁坝基的修建及农业经济如兴修水利、土壤改良和国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指出: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各省级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向市县延伸,形成了不同的做法。以江苏泰州、福建平潭为代表,建立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实体,有市政府正式文件,落实编制、经费、职责,建立了库房及电子阅览室,开展了资料接收与服务工作;以辽宁大连、辽宁鞍山为代表,以合署办公形式建立了市级地质资料馆,文件由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与局属其他单位合署办公,履行地质资料管理职责;以山东、广东、四川和浙江为代表,省政府或者国土资源厅明确了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主要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开展了工作;以上海为代表,开展地质资料集中管理,市县在行政上督促汇交[1-6]。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疆,东西直线距离2 400 km,南北跨度1 700 km,由于地域特点,在现行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政策体制下,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集中在省级馆藏机构,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矿山企业、矿权人及社会用户,收集利用地质资料往往要往返数千千米,交通和时间成本较高,给利用者带来不便。基层汇交地质资料同样存在路途遥远,时间和人力成本高的问题,使汇交人汇交地质资料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选取鄂尔多斯市为试点,积极探索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向盟市延伸。

1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盟市延伸探索

1.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地质资料数量多,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总量为16 395种,门类齐全,涉及区域、矿产、水工环境地质、物化遥感及地震等9个专业,包括1∶20万、1∶5万区调及综合普查,黑色、有色、贵金属、多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及放射性矿产,化工、建材、冶金、非金属矿产,燃料、矿泉水及综合研究等20类。但是由于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料管理服务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欠交资料难以从源头遏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资料应交而未汇交现象。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接面对本辖区地勘单位、矿权人、矿山企业,可直接掌控其运行情况,对地质资料形成及汇交有直接监督的便利条件。但在现行管理制度下,基层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地质资料管理监督职能,所以欠交现象时有出现,省级馆藏机构催交工作较为被动。二是跨行业地质资料汇交缺失,信息无法共享,由于缺乏跨行业之间地质资料管理联动机制,各行业形成的大量地质资料,如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等资料,分散在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地震等部门,各行业自行保管,地质资料信息得不到共享,数据难以整合开发利用,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7-8]。

1.2 鄂尔多斯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为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能力,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创新和探索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的服务模式,并将鄂尔多斯市作为地质资料管理市县延伸试点,开展了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区内及区外的调研。调研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分别在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进行了调研,了解基层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和服务需求,座谈对象主要包括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基层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矿权人等代表。调研显示,盟市主管部门因没有明确的地质资料管理职能,本辖区内的地质资料处于分散保管状态,基层用户利用地质资料只能前往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收集利用,往返成本高、时间长。

通过上述工作,选取鄂尔多斯市作为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延伸试点。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自治区西南部,辖2区7旗,蕴藏着大量的矿产,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能源基地,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0多种,开发利用的矿产14种,其中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煤炭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截至2016年7月底,全市在期矿业权916个,其中探矿权85个,采矿权831个(不含油气、天然气)。采矿权中煤矿采矿权330个,非煤类矿产采矿权501个。辖区内地质资料主要产生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矿权人,由各形成单位自行保管,资料管理分散,存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根据鄂尔多斯市编制委员会《关于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五定”方案调整的批复》(鄂机编字〔2013〕170号),委托鄂尔多斯市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地质资料管理职责,收集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全部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完成电子阅览室建设,开展市区内地质资料的集中管理。

1) 承担本级地质资料汇交职责。鄂尔多斯市地质资料馆汇交范围主要以本辖区小型石灰岩、石膏、砂石、石英砂、黏土、煤矿形成的地质资料为主,以及本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以行政管理手段促进资料汇交。

2) 提供地质资料借阅服务。鄂尔多斯市地质资料馆以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为窗口,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地质资料的在线查阅利用服务。服务范围主要为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局各管理部门以及辖区内有业务合作的地质勘查单位,为地方政府开展合理的资源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特别是对政府开展的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工作和煤炭边角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地质资料服务。

1.3 鄂尔多斯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经验

鄂尔多斯市作为自治区首个开展盟市级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盟市,对区内开展地质资料管理市县延伸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自治区探索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向市县延伸的良好开端,初步实现了鄂尔多斯市地质资料集中规范化管理。通过搭建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1) 依法管理,制度保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在鄂尔多斯市编制委员会支持下对机构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配合地方规章的出台,明确了市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职责,在履行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有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同时在部、省相关管理文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地方管理制度保障。

2) 做好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盟市延伸工作。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与盟市地质资料馆做好需求分析,分析地质资料盟市延伸是否有利于基层收集利用地质资料,是否有利于基层地质资料汇交,是否有利于基层资料集中管理。分析基层地质资料管理在政策支持、资料汇交渠道、管理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3) 建立资料信息化及服务网络化是延伸的有效手段。鄂尔多斯市地质资料馆将全部馆藏资料目录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将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后入库,按照自治区馆藏机构统一技术规范,建立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将地质资料信息延伸到鄂尔多斯市,更加方便市一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在当地直接查询利用。

4) 与自治区馆藏机构协同开发地质资料信息专题服务产品。鄂尔多斯市地质资料馆与自治区馆藏机构合作,在鄂尔多斯聚煤区开展地质资料信息专题服务产品,丰富馆藏资料,拓展服务方式,提高盟市馆藏资料服务水平。

2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向盟市延伸建议

2.1 因地制宜,“一市一策”进行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延伸

在需求分析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建立独立馆藏机构、设立地质资料分馆、分区域建馆、通过网络实现服务延伸等多种模式实现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延伸。

建立独立馆藏机构,就是通过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成立具有完整职能、职责的地市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统一管理本辖区内各类地质资料,为社会提供高效快捷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及时的资源信息服务;设立地质资料分馆,如果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申请存在一定难度,在盟市设立省(区、市)级地质资料馆的分馆,依托省(区、市)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已具备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向盟市延伸,由省级馆藏机构直接管理和指导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分区域建馆,考虑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的地理特征,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建立地质资料馆,基层汇交人、地质资料利用者可以选择距离较近的地质资料馆进行地质资料汇交、收集、利用地质资料;通过网络实现服务延伸,就是在现有国家、省(区、市)两级地质资料管理体制下,馆藏机构可通过国土资源业务将地质资料服务向盟市延伸,将盟市级资料室作为省级馆藏机构的客户服务端,通过网络前端部署安全网关设备,实现与省级馆藏机构互联互通。登录账号由专人专管,终端电脑硬件特征码唯一绑定和VPN加密授权三位一体的网络防护标准,开展地质资料服务向盟市延伸。

2.2 完善相关政策,做到有法可依

盟市开展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需要国家或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明确盟市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隶属关系等,确定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范围与服务方向,是开展地质资料管理盟市延伸的首要条件。建立盟市级地质资料管理机构,相关政策是有力保障。

2.3 建立自治区、市两级间的地质资料汇交机制

确立与自治区馆藏机构的业务关系,就是自治区级(省级)馆藏机构具有对盟市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的职责,在接收、整理、入库、管理、提供利用等业务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省级馆藏机构要在相关规定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相关地区的各类地质资料信息,以丰富其馆藏资源;建立省级与市级之间的地质资料转送机制,转送范围和转送时限。

2.4 建立跨行业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

制定跨行业地质资料汇交共享制度,建立完善统一的地质资料及相关业务的共享机制,解决跨行业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等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地质资料管理盟市延伸,从基层着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更容易实现跨行业地质资料的全面汇交或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跨行业地质资料汇交共享信息技术规范,按照地质资料汇交格式要求,实现跨行业地质资料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3 结 语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藏量与服务量均高于全国水平,具备较好的基础,通过在鄂尔多斯市实现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延伸探索,实现盟市地资料本级汇交和本地化服务。在总结地质资料向盟市延伸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按照“一市一策”的建议,并且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自治区、市两级间的地质资料汇交机制和建立跨行业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议,实现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向盟市延伸,创新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猜你喜欢

资料馆鄂尔多斯市馆藏
绿染鄂尔多斯高原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内蒙古自治区篮球项目特色学校锦标赛在鄂尔多斯市成功举办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
柴胡疏肝散治疗郁证验案1则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2012年北京国资联年会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