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18-02-02陈诗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6期
关键词:吸附剂等离子体光催化

陈诗良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东广州 510045)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工业化生产迅猛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重点,而挥发性有机废气是造成大气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室内和室外的人群健康均息息相关,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末端治理技术随之稳步发展,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各项研究相继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控制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目前的处理技术仍未达到成本低、高效和实用性强的程度。

1 挥发性有机废气简述

挥发性有机废气由挥发性有机物组成,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是指沸点在50℃至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2Pa,易挥发,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的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来源较多,主要来自喷漆与表面涂装、石油化工、塑料与橡胶制造、医药制造和电子加工等行业。VOCs的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为苯系物、酯类、醚类、烷烃类、醛类、醇类等。

2 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VOCs的控制主要分为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源头控制主要是通过更换原辅料,换用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完成,如推广水性漆替代油性漆等,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产生。末端治理就是将有机废气进行收集后,采用一定的技术对其进行处理,降低VOCs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目前常用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吸附法、燃烧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

2.1 吸附法

吸附法是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通过采用活性炭、分子筛、沸石等吸附能力较强的物质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从而达到控制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目的。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的效果一般取决于吸附剂的特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较丰富、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吸附剂是最理想的选择。吸附剂主要分为碳吸附剂、含氧吸附剂和聚合物吸附剂,其中最常用的活性炭就属于碳吸附剂。经大量研究表明,活性炭材料对VOCs的吸附与其孔隙结构、比表面积、杂质含量、亲水性等密切相关,也与气体流量、环境温湿度等条件有关。活性炭对VOCs的处理效果较好,其经过脱附再生后仍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能力。

2.2 燃烧法

燃烧法是利用VOCs的可燃性,通过对VOCs进行燃烧的方法去除,这种处理技术一般比较适合挥发性有机废气量大,VOCs浓度高的行业,如喷漆、化工、绝缘材料生产行业等。燃烧法一般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热力燃烧,直接燃烧即将有机废气进行收集后直接进行燃烧,这种处理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比较适合风量小、浓度高的废气,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直接燃烧时,要配套相应的安全措施;催化燃烧是通过在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降低燃烧所需反应温度,提高燃烧活性,使VOCs在较低的温度下被氧化分解的方法,催化燃烧法适宜用于处理浓度高和温度高的VOCs,因不需太高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净化率也较高,但缺点是成本较大。

2.3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也是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的常用方法,主要利用光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具有催化性和还原性,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O2和H2O充分接触后,激发产生活性粒子——自由基,自由基与VOCs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作用,将VOCs降解为小分子的物质。目前最常用的光催化剂是TiO2。

对于光,需要考虑光的波长和光强,只有吸收了一定波长范围和光强范围内的光,TiO2才能克服禁带的能量,产生足够多的电子空穴对。研究表明,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对激发TiO2产生电子空穴对的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提高TiO2的催化活性,而在波长一定的紫外光照射下,光的强度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通过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是提高光催化氧化去除VOCs效率的有效方法,提高催化剂TiO2的活性一是可以通过降低TiO2粒子的粒径的方式,使其表面和反应面变大,与O2和H2O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能够激发产生更多的活性粒子;二是可以通过向TiO2掺杂金属或非金属粒子的方式拓展其响应照射光波长的范围,从而使其吸收光照强度的能力增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也能得到增强。

2.4 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部分VOCs的水溶性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对VOCs进行降解去除的方法。生物法处理VOCs的关键是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提高VOCs的水溶性,使VOCs在水中与微生物充分接触;其次,培养驯化针对VOCs的特定微生物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VOCs较难溶解进水中,生物法只适用于一些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

生物法按照接触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生物滴滤塔、生物洗涤塔和生物过滤塔。生物滴滤塔是在塔体内部已有培养好的微生物填料,在塔底通入气体,使气体在向上流通的过程中与微生物滤料充分接触,使微生物降解VOCs;生物洗涤塔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吸收,下面部分是生物降解,含有微生物的循环液自上而下流动,在吸收层中完成气液交换,然后进入生物降解层,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生物过滤塔是在塔顶进气,气体进入塔体后再与在塔体内经过接种挂膜的生物滤料充分接触,使VOCs得到降解的方法。

2.5 低温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分为热力学平衡态和热力学非平衡态,也即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相比较而言,低温等离子体耗能低,对污染物的激发具有选择性,是VOCs治理的合适选择,因此被广泛应用和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技术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带有的较高能量的活性粒子与VOCs分子产生非弹性碰撞,通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有毒有害的VOCs转变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处理VOCs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主要是将有机分子中的化学键打断,并不能完全将VOCs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因此,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VOCs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反应器前面加入预处理系统,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和水分,并在反应器后配置后处理系统,使废气与活性粒子的反应时间延长,未反应完全的VOCs得到充分分解消除。

2.6 常用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优缺点

吸附法能耗低、溶剂可回收利用,适用于低浓度的VOCs污染物,不适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气,也不适用于含水和粉尘的废气,投资成本高,处理效率高。燃烧法适用范围广、能量可回收、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如对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需对其添加燃料,投资成本较高,处理效率较高。光催化氧化法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但其初期投资的成本较高,处理效率不高,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需要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生物法技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能耗低、分解完全,但其一般在初期挂膜需要的时间较长,处理效率不够稳定,容易受冲击负荷、外界温度等的影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耗低、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目前用于处理VOCs的实际应用还不是很多,仍需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结语

本文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污染特征,常用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的重点在于摸清VOCs的降解机理,根据VOCs的具体组分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难点在于提高VOCs处理技术的适用性,降低VOCs处理设施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目前来说,为使VOCs的去除率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达到VOCs的有效控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除了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单一技术中进行深入研究外,还需要考虑不同技术的耦合作用,以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1]罗斌,蒋燕,王斌.国内外VOCs排放标准体系研究[J].广州化工,2014,23:33-35.

[2]陆俊,沈静.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分析[J].基础科学,2013(12):21-23.

[3]席劲瑛,武俊良,胡洪营等.工业VOCs气体处理技术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1955-1960.

[4]王浩民,孙建微.关于VOC废气处理技术的相关思考[J].能源与节能,2014,104(5):97-99.

[5]刘祥,陈文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综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3,148.

[6]王小军,徐校良,李兵等.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01:213-218.

猜你喜欢

吸附剂等离子体光催化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连续磁活动对等离子体层演化的影响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单分散TiO2/SrTiO3亚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掺杂Mg、La对高温CO2钙基吸附剂循环特性的影响
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
共轴共聚焦干涉式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