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监测中关于挥发酚监测的方法解析

2018-02-02王嬉巧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6期
关键词:酚类氨基光度

王嬉巧

(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台州 318000)

引言

近年来,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不断增多,而废水处理技术却迟迟跟不上环境被污染的速度,使得越来越多的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从而使得被污染水域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酚类物质是被污染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水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太多,会对水中生物以及饮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除去水中酚类物质或降低水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是治理水体污染的重要技术之一,想要了解水体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对挥发酚的监测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1 挥发酚的概念

酚类物质的种类较多,根据酚类物质的挥发性将其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并将沸点低于230℃的称为挥发酚,沸点超出230℃的称为不挥发酚。挥发酚属于剧毒型化学药物,人体摄入过量的挥发酚,将会使人产生中毒的症状,长期饮用含有酚类物质的水体,会使得人逐渐发生头晕、贫血的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神经系统的紊乱等[1]。此外,水体中大量的酚类物质,会导致水中生物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水中生物的死亡;在人体食用这种水体中的生物后,也会间接产生中毒的现象;这种水体被应用到农作物的灌溉中,会引起农作物的死亡。因此,水体中酚类物质的监测成为水体污染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主要采用挥发酚监测的方式来监测水中的酚类物质含量。

2 水环境监测中关于挥发酚监测的方法解析

2.1 溴化滴定监测法

溴化滴定监测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水中挥发酚在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后,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含量来测定。其化学原理是,溴与水中的挥发酚发生反应,形成三溴酚,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应后,最终形成溴代三溴酚,其中部分溴与碘化钾进行反应,而且还会有一定的溴代三溴酚没有经过继续反应,还是以溴代三溴酚的形式存在。所以,通过对生成物进行碘滴定,通过专业的计算,从而获知水体中挥发酚的含量。

在该项测定中,应注意相关事项:首先,由于水体中还含有其他的还原剂、氧化剂,所以可能还存在大量的其他干扰离子,为了保证监测值具有较大的准确性,必须对其中的干扰离子进行清除;其次,在进行滴定时,应保证反应的完全性,且科学控制滴定的速度,在将要停止滴定前,应先将样本摇匀,最后停止滴定,保证滴定效果更好[2]。溴化滴定的方法相比于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度光法,其具有应用范围狭小的特点,但是其更加有利于操作,实验的结果也更容易判断和甄别,结果的准确性也较高,经过反复的试验与改进后,溴化滴定方法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

2.2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监测法

该种监测方法的主要原理为:用蒸馏法将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来,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当在铁氰化钾的存在下,于pH值为10的介质中,酚类化合物将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酚安替比林,表现出橙红色,还会被三氯甲烷萃取。如果波长为460nm,会得到最大的吸收,从监测的范围来说,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应保持在0.001-0.12mg/L。这种监测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应用时,还应该注意相关事项:首先,对将要进行测定的水体实施预处理。当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实验应在水体样本被采集4h内进行,减小监测结果的偏差。还有,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加入磷酸以促进水体酸化,是为了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对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作用,还应对样本进行冷藏,冷藏的温度保持在4℃最好,这样的处理方法能较好的延长样本的有效期时间。如果实验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水体中的酚类物质将与微生物产生氧化,准确度也会降低。其次,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试剂的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且吸光度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吸光度进行合理的控制[3]。通常情况下,试剂的空白吸光度值应低于0.1,当大于0.1时,将会对测量曲线的线性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固体4-氨基安替比林易潮解,易氧化变质,从而使试剂空白值偏高,必要情况下,为了降低试验的空白吸光度值,可以对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进行三氯甲烷的萃取提纯。最后,实验的具体程序以及步骤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必须按照科学的实验程序进行实验。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精确性,应对铁氰化钾加以合理的控制。相比于溴化滴定监测法来说,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监测效果较好等优势,在日常的水体挥发酚监测中均能够应用,所以其应用范围也较广泛。

结语

水体环境的污染将会给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存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而酚类物质是污染水体的重要物质之一,水体中酚类物质过量,将会导致水体中生物的死亡,人食用这种生物后,也会引起继发性的中毒,这种水体灌溉的农作物,会导致农作物死亡。所以,必须加强对水体中酚类物质的监测和清除,提高水体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1]肖秋月.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绿色科技,2018,02:37-38.

[2]车淑红,秦伟.水中挥发酚测定方法比对实验[J].水利技术监督,2016,01:4-6.

[3]吕宝阔.连续流动分析法在辽河挥发酚监测中的应用 [J].地下水,2016,04:77-78.

猜你喜欢

酚类氨基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倒挂金钩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黄荆酚类成分的研究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光度曲线反演空间目标形状的发展现状
1,1′-二羟基-5,5′-联四唑-5-氨基四唑盐的合成及性能预估
五味子浆果酚类成分提取与分离鉴定
两种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与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ESI-MS研究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