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有效教学
2018-02-01宋萍��
宋萍��
摘要:融入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小学語文教学,把握语文教学的真谛,引领并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上有效之路!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笔者觉得融入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明确方向、增强理性;明确重点、廓清理念;明确对象、以学定教大有益处!
一、 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所在
明确方向、增强理性: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方向,就像火车运行,如果方向错了,动力越足离目标越远。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练就一双理性的慧眼,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明确重点、廓清理念:叶圣陶先生强调:“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也就是说,在教学时,教师要看得出作者写作的“门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去发现隐藏在内容下面的精彩,无需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
明确对象、以学定教:“以学定教”简单的四个字,但含义却极广。这个“学”是学生、是学情。叶先生说:“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只有先做学生的队友,才能后做学生的师友!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即:指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而不能仅仅盯着自己心里的那点教学内容。
二、 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片段呈现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少年王勃》第一课时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片段一:预习展示
(一) “字音、字形”我自学:小组内按照编号顺序,每人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张生字卡片,说说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字音、字形。
(二) “字音、字形”我巩固:多音字辨析:少、都。书写指导:督(第四笔,没有钩)、序(最后一笔是竖钩)。
(三) “长句子朗读”我能行: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思考:叶老先生云:“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一旦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学生课外自然会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增加知识,增长才干。”笔者一直非常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提出了预习6字诀,即:读、学、查、标、签、思,班级学生均已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并在课堂上踊跃展示,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得到提升。】
片段二:探究学习
师:(引导看图,教师示范)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的飘荡……
师:谁愿意欣赏着这样的画面,用书中的话说说傍晚迷人的江景?
预设:学生表述,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
师:晚霞、一只野鸭、天空、江水,这幅画面,王勃用十四个字把那么多的美景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思考:叶老先生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此环节设计就是意在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与文本融为一体,通过美读、想象、图文对照等多种方式感受王勃当时的心境,感受秋之高远、秋之宁静、秋之动人。】
三、 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
(一) 精炼内容
1. 找准目标点。备课时围绕目标精心组织教学材料,找准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切合点,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2. 看清重难点。解读文本时要看清课文的重点,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师要悉心研读文本,和作者想到一起,和编者想到一起,懂得取舍,关注不同年级学生要求的差异。3. 选准训练点。“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是教什么?不是道理和课程,而是掌握道理的方法。所以,孩子受教育达到一定层次,就不需要任何老师了,他就是自己的老师。如何达到这一境界?教师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并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增值点,进而设计基于文本语境的听说读写训练。
(二) 精选教法
1. 设计合理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一个目标放在哪一个层次,哪一个活动落实什么目标,课前要周密安排,力求把教学过程设计得简洁明晰。2. 设计合情提问。课堂提问要准确简明,紧扣目标,不能随意问、“满堂问”。
(三) 精心组织
1. 兴趣是老师:“学生,即使是刚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也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木头,他总有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某种基础,善教者无非是善于利用这种基础,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凭借自己原有的潜力去获取新知识,锻炼新本领。”
2. 关系更和谐:教育工作“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 会做加减法:在组织教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少讲一点,不必要的问题少提一点,没有用的话少说一点,多给学生一些探讨机会。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以“明确方向、增强理性;明确重点、廓清理念;明确对象、以学定教”为每一节课的追求,何愁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有效?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提升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宋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