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精神对吴碧霞艺术之路的影响

2018-02-01欧阳晓优夏琰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声腔夜泊枫桥

欧阳晓优+夏琰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这句话应该算是湖湘精神内核的概括。这种精神从南楚文化而来,是大多数湖南人深埋在骨子里的精神烙印。“湘妹子”吴碧霞凭着湖南人特有的“霸蛮”精神,勇于突破和尝试,将多种声乐演唱元素融合,将西洋作品的演唱与中国民族作品的演唱统一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使两者相互吸收、相互补充,获得了巨大突破。

一、对传统音乐的探索

在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上,吴碧霞兼收并蓄。研究生期间,她不仅系统学习了西洋美声唱法,还努力学习我国传统戏曲、曲艺,如河北梆子、昆曲等。河北梆子和昆曲这两种传统声乐艺术特别讲究字正腔圆、行腔咬字,这些基本功非一日可成,需徐徐图之。吴碧霞发扬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将我国传统戏曲糅进民族唱法中。她在《恋恋昆区》中将昆曲细腻、婉转的唱腔,通过民族唱法的演绎,实现了全新的跨界风格尝试。《枫桥夜泊》和《长相知》中体现的古典韵味,《八月十五月儿明》中体现出的市井文化,她都用民族化且接地气的方式表现出来。多年来,吴碧霞对传统民族声乐、戏曲艺术不断学习研究,逐渐掌握了各种地方民歌的润腔技巧。所以,她唱《枫桥夜泊》就是古典风,唱《小白菜》就是河北腔调,唱《赶牲灵》就是陕北调,唱什么就是什么。这跟她对声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后天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二、对美声唱法的探索

吴碧霞在修完4年民族唱法学业之后,又系统学习了美声唱法。如何把美声唱法这种“舶来品”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吴碧霞发挥她一贯的“霸蛮”精神,在美声学习道路上勇于探索。

以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是汉语与另一种字声系统和声音风格的结合。汉语字音要符合美声声腔特点及美感要求,依循美声之腔来唱中国之字,这是一种特殊的字腔关系。吴碧霞通过反复比较,认真思索,做到了运用自如,融会贯通。她在演唱《枫桥夜泊》时,在声腔的把握上吸收了美声唱法,而吐词咬字则突出了中国传统唱法的字正腔圆。如在演唱“月”字时,字头的声母y到第一个元音ü的变化非常短促,声腔的着力点迅速混入后咽腔,这样的声腔处理,将韵声安放在相对统一音色的高位置共鸣腔体之中,既达到了美声效果,又将汉字交代得清晰、动听。

三、对中西音乐有机结合的探索

吴碧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证明一个人的歌唱机能完全具有足够的张力容纳中西方的声乐藝术,只要歌唱者具有开放的歌唱理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因此,她提出了“鱼与熊掌要兼得”的观点。在《归来的夜莺》国家大剧院独唱音乐会中,她通过《木偶之歌》《春之声圆舞曲》等作品为听众完美演绎了地道的美声唱法,又通过《苗岭的早晨》《瑶族舞曲》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展示她民族唱法的扎实功底。

湖湘“霸蛮”精神使吴碧霞不仅对传统唱法深有研究,而且在美声唱法上也颇有建树。湖湘精神是引领她不断突破自我,寻求声乐艺术巅峰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让她在国际上拥有“中西合璧的夜莺”之美誉。

(作者系郴州技师学院教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腔夜泊枫桥
《枫桥夜泊》里的“霜”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枫桥景区推出夜间水上游产品
夜色中的枫桥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ngqiaoyebo
枫 桥
苏剧音乐的曲调与声腔研究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从张继和杜牧的诗里小析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