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长途转诊护理体会
2018-02-01范建坤薛莹莹杨曼曼刘敏霞彭雅莉
范建坤,薛莹莹,杨曼曼,刘敏霞,彭雅莉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18)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威胁着患儿的健康,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1]。小儿肺炎病死率高、病情易发生变化,长途转诊又存在转诊时间长、路途颠簸等问题,因此转诊途中的优质化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对1038例小儿肺炎长途转诊的护理情况及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12月长途转诊到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小儿肺炎患者1038例,其中男544 例,女494 例;年龄0~10 岁,平均0.43±0.03岁;重症肺炎544 例,支气管肺炎151 例,大叶性肺炎214 例,其他类型肺炎129 例;气管插管辅助呼吸581 例,鼻氧管吸氧457 例。
1.2 预后 1038例长途转诊肺炎患儿中,1037例患儿安全送达医院,途中无明显病情变化;1例肺炎患儿因病情危重,转运途中死亡。
2 转诊护理
2.1 出诊前准备 单程200 km以上的转诊配备1名医师、1名护士、2名司机。每辆救护车配备一部随车电话。出诊医师转诊前了解肺炎患儿的意识情况、心肺功能、氧饱和度、生命体征、治疗情况、转诊原因等,做好详细记录并联系患儿监护人。出诊护士根据肺炎患儿的情况询问出诊医生,准备相关药品、器械、设备,并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2 到达当地医院后的交接 到达当地医院后,出诊医师重新评估肺炎患儿的情况,重点了解肺炎患儿的住院及转诊原因,在院前急救病例上详细记录肺炎患儿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出诊护士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氧饱和度)、关注患儿的末梢循环、血糖、皮肤(破损、红斑、硬肿)情况、用药情况、气管插管(型号、深度及固定)、留置针(外渗、红肿、通畅情况)情况等。同时出诊医师应与肺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情况并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疾病变化,并在转诊风险同意书上签字。
2.3 转运途中护理 监测转运途中肺炎患儿的生命体征,关注患儿体温、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肺炎患儿如出现发热,应遵医嘱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或药物退热处理。肺炎患儿如喘息加重、呼吸浅快,应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肺炎患儿在低氧流量下吸氧,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时需换用面罩或喉罩吸氧;仍不能改变缺氧状态且持续加重或并发严重呼吸不畅时,需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以保障肺炎患儿转运途中的安全[2]。在长途转诊中,需给肺炎患儿置留置针,维持一条以上静脉通道[3]。当肺炎患儿体液平衡、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一条通路给予常规液体;当肺炎患儿病情危重需要维持用药时,如气管插管持续泵入咪达唑仑镇静时,另需一路根据病情进行持续用药。肺炎患儿转运途中应采取舒适体位,病情较轻、生命体征稳定的肺炎患儿采取主动卧位;病情严重的气喘肺炎患儿应采取半卧位,隔1~2 h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4]。转运途中应保持肺炎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肺部分泌物。昏迷、呕吐肺炎患儿的头部应偏向一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梗塞。当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费力、鼻翼煽动、三凹征阳性等严重呼吸窘迫症状且单纯吸氧不能缓解时,应遵医嘱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转运途中,需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
2.4 与病区科室间的交接 出诊人员联系相应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到达病区后,做好与科室责任护士的交接,如特殊用药、过敏史、皮肤情况、用药情况等。
3 体会
长途转运肺炎患儿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车载时间长等特点,受救护车环境、药品、设备等限制,抢救过程受途中颠簸、车况等因素影响[5],对出诊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出诊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急救技能,还要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及敏锐的洞察力。救护车医疗设备应满足肺炎患儿生命支持的需要,医疗设备应以移动ICU的标准进行配置[6]。目前笔者单位已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为肺炎患儿的转运提供更为安全的保障。
长途转运应重点关注肺炎患儿的心肺功能,途中需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患儿常因喘息加重、呼吸不畅而烦躁不安,除给予雾化吸入或平喘类药物应用外,还应告知家长安抚患儿情绪。若气管插管患儿出现呼吸道堵塞,需进行负压吸痰,吸痰前10 min应进行充氧式呼吸以减轻吸痰时患儿的缺氧症状,吸痰动作应轻柔迅速以避免损伤气道[7]。气管插管时患儿常置于侧卧位以防误吸。在肺炎患儿长途转运中,心理护理干预和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地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及抑郁情绪[8-9]。出诊医师应告知家长患儿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以便家长能有效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抢救。
另外,如能在小儿肺炎转诊中建立有效的医疗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出诊人员实时了解患儿的情况并提出建议性的治疗意见,更能保证肺炎患儿的治疗和转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