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荪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2018-02-01连成木

食用菌 2018年5期
关键词:谷壳烤房竹荪

连成木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局,福建长汀366300)

竹荪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又称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历史上为宫廷贡品,现为国宴名菜。自然繁殖的竹荪主要生长于偏湿性、腐殖土多的毛竹林下。竹荪可以人工栽培与仿野生林下栽培。竹荪的营养价值高,干品中含蛋白质20.2%,脂肪2.6%,碳水化合物总量为38.1%,菌糖4.2%,粗纤维8.8%,灰分8.21%,还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

竹荪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规定了竹荪的标准化栽培的产地环境、烤房的建设、原料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的综合防控、采收、包装、贮藏方法。

现将竹荪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菌种生产

10月开始制作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竹粉25%,杂木屑35%,豆秸粉10%,麸皮27%,蔗糖1.2%,磷酸二氢钾0.3%,轻质碳酸钙0.5%,石膏粉1%,料水比1∶1.3,pH 5.5~6。培养基按所需原材料配比称好,均匀拌料后装袋,采用12 cm×24 cm聚丙烯袋子,装湿料400 g,塞好棉花套环,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把已备好的二级种(原种)接入冷却后的栽培袋中,保温培养,培养60 d左右菌丝达生理成熟即可使用。栽培种培养过程中,注意保温,多通风,防止烧堆,剔除污染菌种。以看、闻、抓等简易方法挑选菌种:看菌种菌丝是否纯净洁白、粗壮有力、不发黄、无污染;闻菌种有无竹荪菌丝香味;抓菌种是否有弹性。如菌种菌丝稀少,污染杂菌,菌种松软,有霉味、臭味,不宜使用。

以福建长汀气候为例,播种时间宜安排在1月到3月中旬,5~9月采收,播种后温度适宜情况下(22~28℃)60~70 d开始采收竹荪。

2 选择栽培场地

竹荪栽培地选择交通便利、排水性能好、土壤肥沃(不板结)的沙壤土,黑泥土更佳(pH 5~6)。由于竹荪不能在同一块地连作,应间隔3年以上。在选择田地时应从水尾地开始栽培到水头地,如从水头地开始,则会影响水尾地竹荪产量。

3 准备稻草

栽培竹荪时稻草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没盖稻草也会影响产量。

以栽培面积多少来准备稻草(667 m2准备干稻草1000 kg左右)。

4 备料

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采用复合料产量高,按栽培面积667 m2计算:

配方1:竹屑5 t,谷壳1 t,菌草1 t,尿素75 kg,轻质碳酸钙25 kg。

配方2:竹屑 6 t,谷壳 1 t,尿素 75 kg,轻质碳酸钙25 kg。

配方3:竹屑3 t,木屑2 t,谷壳1 t,尿素75 kg,轻质碳酸钙25 kg。

如有玉米芯、玉米梗、豆秆,也可代替部分竹粉。无谷壳、纯竹屑也可直接堆料。

5 进料(准备材料)

根据栽培面积、操作方便程度,设定料场分布。每个料场按所需材料备料,分层次堆好,做好下一步堆料发酵。

6 堆料发酵

根据栽培时间提前2个月拌料、堆料,把备好的原材料均匀搅拌浇水。如人工拌料,可堆一层竹屑,一层谷壳,浇一次水,撒尿素、轻质碳酸钙,之后再铺一层竹屑,一层谷壳,浇一次水,撒尿素、轻质碳酸钙。建堆要求料水比为1∶1.3,料堆建好后盖黑塑料膜发酵。堆宽2 m,堆高1.3~1.5 m,堆长15~20 m。

现一般用挖掘机拌料,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把准备好的材料按层次搭配。用钩机边拌料边补水,撒尿素、轻质碳酸钙,料堆建成龟背形,每隔15 d左右翻堆一次,做到上下、内外培养料位置更换,使发酵均匀(水分不足的要补水),发酵结束后,确认无氨味(如有氨味,再翻堆一次)。

堆料发酵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竹荪培养料主要以竹屑为主,其次谷壳(有利于培养料透气,菌丝生长旺盛)、尿素(补充氮源,促进发酵)、轻质碳酸钙(可调节pH)。

经过发酵的培养料有利于竹荪菌丝的分解,可以促进菌丝体养分的吸收积累,同时还可以清除培养料中的病虫,保障菌丝正常生长。特别是添加尿素的培养料,发酵是必经程序,否则培养料中氨气含量过高会导致菌丝生长稀弱,甚至死亡。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要确认无氨味后方可下料播种。

7 铺料播种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挑进大田栽培畦,以1 m宽的间距为宜。具体做法:用绳子拉成直线,长度不限,顺着绳子直线铺倒培养料。

按畦铺好培养料后3~4 d自然散发热气和氨气,最好是降雨后,开始接种。一般的做法是下雨前3 d把培养料挑好,在培养料畦面顶部开10~15 cm的浅沟,待下雨后,淋湿培养料散发热量,确认无氨味后方可放入菌种。竹荪菌种是开放式接种,无须消毒灭菌,可直接将备好的竹荪生产种脱袋(一包菌种分成4块),直接将菌种放在畦的浅沟中(间距5 cm),667 m2用 400 g/袋,菌种量在 700~800包。表面覆盖培养料,厚度5 cm(发现退化、老化、菌株混杂、病菌侵染的菌种不用)。

8 覆土

竹荪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与覆土有密切关系,土质好坏、土层厚薄都会影响竹荪产量。已推广旋耕机机械覆土,厚度在5 cm左右,太厚菌丝难长出畦面,出菇推迟,培养料分解不完全;太薄无法出菇,产量低。

9 盖稻草

竹荪在发菌中需要温度及湿度,盖稻草作用是保温、保湿,防止雨水冲刷。盖草厚度以看不到泥土为宜。

10 出菇后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竹荪产量及品质。

播种后10~15 d及时查看菌种的恢复、吃料情况。若发现菌丝没有吃料或接种处变黑,应及时查找原因,再进行补种,确保成活率在98%以上。

竹荪属喜湿性菌类,根据长汀县天气情况,自然状况下,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菌丝缺氧死亡。

竹荪栽培时的(相对)湿度管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覆土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三个方面。在发菌阶段,主要是培养料湿度,实际操作中培养料的含水要充分,用手捏无水挤出即可,在菌丝未长满培养料前,不宜长期浸水。在发菌后期要注意覆土的湿度,以便菌丝进入土壤,形成菌索长出竹荪;土壤湿度一般控制在手捏土粒能扁而不粘为宜。竹荪成熟伸柄撒裙时间是每天早晨6:00后,喷水时间宜安排在前一天傍晚日落后,一般雨天不淋水,连续天晴时要在畦面喷水。但气温在25℃以下时,喷水次数要少,但量要足,30℃以上时喷水宜少量多次。采一潮菇后需补尿素,以5~7.5 kg/667 m2为宜,选择雨天追肥效果最佳。

发菌期间温度保持20~30℃,正常温度下播种后60 d就开始出菇。温度管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若在低温季节播种,应在畦面覆盖稻草,并在最后覆盖上薄膜保温,使培养料的温度在18℃以上;二是在培养料下地建畦播种覆土后盖稻草和搭建遮阳棚,要及时遮阳,避免菌种或菌丝被晒死;三是在出菇阶段,若遇上高温天气,要加厚遮阳物,避免菌球高温被晒而萎缩死亡。如气温在23℃以上的天气有盖薄膜,要及时掀开,以免烧菌。

11 搭建遮阳棚

一般在竹荪播种30 d后按长4 m、宽3 m布桩点。在大田上挖洞固桩,桩一定要牢固,一般地下部分为50 cm,地上高度2 m树桩固定好后,桩与桩之间用铁丝或塑料绳,像网形状一样连接好。观察大田地面上有竹荪菌蕾时,在晴天除草后盖上遮阳网,网按需连片相缝。遮阳网密度为90%(也就是4针网),盖好后在网顶部最好用14#铁丝交叉扣压,以防风灾损坏。

12 烤房的准备、安装

目前竹荪都以烘干为主,烤房按2000 m2大田备一座烤房为标准。烤房必须在出菇之前安装好。烤房风扇1.8 kW,炉头用六管,二厢烤房为好,烤筛片要用塑料砂网订好,安装烤房位置以近菇棚、交通便利为好。

13 出菇期管理

竹荪属高温和好湿型菌类,菌球成熟到开裂期空气相对湿度在85%,开裂到菌柄伸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应在90%左右,菌裙张开期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95%以上。搭建遮阳棚后,畦面长出大量的既白又粗壮的菌丝,吸收了地面的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从营养生长转入了生殖生长,形成子实体菇蕾,又称竹荪蛋,竹荪蛋形成后,经过10~15 d吸收的养分,慢慢长大,破口而出,经过1个多小时的生长,长成竹荪。

在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5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菇蕾生长期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0%,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续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竹荪十分好湿,栽培中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畦面稻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晴天十点至下午太阳下山前不喷水,以免死菇,也可在田里灌跑马水,灌水采用夜灌晨排的方式,有利出菇,提高产量。

竹荪的采收时间很短,一般6:00-11:00为采收时间,6:00-8:00竹荪就凸起破球,在此时间内可将要破球的竹荪蛋先采下放畦面上,等破口撒裙后除去菌盖和菌托。对于正破球菌柄露出时采摘为最适时间,采摘方式是用一只手捏住菌柄,另一只手用中指或食指轻轻挖到竹荪根部拔起,捏住菌柄的手要保持干净,以免竹荪带土。另一只手及时除去菌盖和菌托后放入筐子里,及时送到烘干场所烘干。

14 烘干保存

竹荪烘干为关键之一,比栽培更重要。具体做法,把采摘回来的竹荪整齐的摆放在烘干筛上,摆满烤箱后,就及时脱水烘干。烘干时温度最关键。(下雨天或水分大时,打开风扇先用冷风吹0.5 h或1 h后)开始升温时升温要快,尽量在30~50 min内升至65℃,此时温度要均匀,温度过高会变黄,过低会缩柄。待底部筛片有八成干时,完成排湿定型,取出筛片将竹荪整齐地捆扎成长方形15 cm×20 cm,因为竹荪不能一次烘干,捆扎完毕后则要进行第二次烘干。干度以竹荪头部手摸柄硬,不软头为准。干了的竹荪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扎好袋口密封,放在阴凉、干燥、黑暗的房间保存,有保鲜库最好。5~10℃条件下存放1~2年不会变质、变味,保持质量和营养。

15 病虫害防治

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珍品,子实体生长期间是禁止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因此,病虫防治应从环境因素着手,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在菌丝管理期间要清除畦面杂菌、污染物,发现“黑、红、绿”颜色杂菌,立即用碳酸氢铵或石灰覆盖外加薄膜,消毒抑制,如出菇期出现杂菌,在竹荪未长裙前可喷洒金霉素水溶液,严重时可喷洒0.1%多菌灵药液进行防治。

竹荪主要害虫有白蚁螨类、蜘蝓,白蚁能蛀食竹荪菌丝,影响竹荪产量,可用灭蚊灵或辛硫磷700倍液、25%菊乐合酯2000倍液喷杀,或用明矾粉调糖水洒于白蚁喜食的芒箕上诱杀,也可用烧香的骨头诱杀。

螨类在高温高湿时容易爆发,竹荪菌丝生长阶段以及出菇阶段均有发生,能把菌丝咬断,菌丝萎缩不长,也能咬竹荪菌球,并传播病菌,发生严重时造成绝收。可用70%克螨特2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或者其他专用杀螨剂进行喷杀。蜘蝓是一种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无外壳,身体裸露,主要吞噬竹荪菌球,造成菌球穿孔并留下一道白色黏液。可用杀螟磷杀或用1∶50∶50的砷酸钙∶麸皮∶水置于蜘蝓出没的地方诱杀,或在蜘蝓出没的地方喷洒5%煤酚皂溶液、50%食盐水滴杀。

竹荪主要病害有黏菌、烟灰菌。黏菌发生在竹荪畦面裸露土或覆盖的稻草上,初期为黏糊状,会变形运动,呈乳白、橙黄、黄绿色,使菌丝生长受阻或逐渐消亡,严重时不再长竹荪。竹荪菌蕾受到危害呈水渍状,霉烂,应加强通风,初期可用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硫酸铜500倍液,10%漂白粉连续喷洒3~4次。烟灰菌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初期在竹荪畦面覆土层出现浓白色绒毛状菌丝,很快变成粉红色、黑色,菌落呈深烟灰色,并产生大量的黑色孢子,其主要为害竹荪菌丝,导致菌丝断裂,直至死亡。早期出现浓白色绒毛状菌丝时为治疗最佳期,可直接在病症处喷洒3%石碳酸或者2%甲醛。当出现黑色孢子时,可用20倍福马林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喷施,严重时,在发病处周围挖断培养料,在患处及周围撒新鲜石灰,并用塑料膜将发病处盖住,控制其扩散。

猜你喜欢

谷壳烤房竹荪
不同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竹荪的深加工及营养成分功能性研究进展
菌中皇后话竹荪
“竹君”食疗菜
不同能源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经济效益及能耗情况的影响
一碗竹荪汤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烤房建设中的运用效果
种子?谷子?米?
种子?谷子?米
关于燃煤工业锅炉改烧谷壳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