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蔬菜机械化推广的思考

2018-02-01史志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艺成都市机械化

□史志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

近年,成都市大力推进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目前陷入了发展缓慢期,如何突破瓶颈,走出一条有成都特色的蔬菜机械化道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基本情况

成都市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从2014年开始实施,先后在郫都区、彭州市、双流区、邛崃市、新都区、金堂县和简阳市,依托农机或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种蔬菜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先后引进了蔬菜育苗流水线、起垄覆膜机、精整地机、蔬菜移栽机、蔬菜籽电动直播机、气力式直播机、自走喷杆式喷雾机、生菜收获机、包菜收获机、胡萝卜收获机等各种先进机具,分别开展了机械化育苗、土地机械化耕整、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直播、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获的试验示范。

在作物品种方面,郫都区开展了生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在彭州市开展了甘蓝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在简阳市开展了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在其他试验基地,分别开展了开沟起垄覆膜、精整地等土地耕整试验示范,茄子、西红柿、辣椒、莴笋等的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以及萝卜、菠菜、小白菜的机械化直播试验示范,目前这些技术演示和小面积示范均已完成,实现了成都市蔬菜机械化生产零的突破。

每年召开成都市蔬菜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会2~3场,召集各区(市、县)农机分管领导、科(站)长以及农机或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并进行现场演示和室内技术培训。2017年,成都市承担了两次四川省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会的现场演示和室内培训会,推进了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连续4年在“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进行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现场演示,每年都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全国同行的认可。

2 主要模式

成都市蔬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主要贯彻“4个结合”思路,采取“1+2+3+X”模式,通过建立试验基地,以点带面进行示范推广。

2.1 “1+2+3+X”模式

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引导,以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为平台,以农机经销企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制造企业为载体进行试验探索,然后面向蔬菜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进行示范推广。

“1”是指农机主管部门。农机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政策及要求,结合成都实际,拟定蔬菜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计划及工作目标,制定方案并统筹安排。

“2”分别是指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和成都市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成都市农机推广服务总站)充分利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科研技术资源,具体牵头组织全市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实施;成都市农业机械行业协会,充分调动全市农机行业的资源全力配合。两个单位多次联合举办蔬菜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会,加快了全市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进程。

“3”是指农机经销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企业利用自己的渠道引进先进的机具,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具体的试验示范并反馈信息,农机制造企业根据反馈信息对引进机具进行属地化改制。将经销、使用和生产3个环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和作用,共同促进了全市蔬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

“X”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蔬菜机械化技术经过“1+2+3”反复试验达到一定的效果后,通过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会,向农机或蔬菜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进行示范推广,再通过政策、项目和补贴等方式进行引导和推动,从而促进了整个蔬菜机械化产业的发展。

2.2 “4个结合”

“4个结合”即在试验示范过程中,结合甚至是融合需要结合的资源开展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行政手段与技术力量相结合。整个蔬菜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充分结合了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农业装备处的行政手段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既高屋建瓴地安排部署,又脚踏实地地组织实施。

2)市内资源与市外资源相结合。充分结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作物所和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的技术资源;充分结合成都市吉峰公司的农机整合流通资源,以及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农机研发制造能力,共同促进蔬菜机械化技术的试验探索。

3)科研探索与经营管理相结合。成都市在推进蔬菜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过程中,将蔬菜品种的选择与当地的种植环境、市场需求、业主积极性以及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充分相结合。比如,郫都区生菜种植面积大、市场需求大、各种基础好,就进行生菜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探索;简阳市胡萝卜生产历史悠久、销售渠道通畅、地理环境优良、业主胡萝卜种植技术水平高,就进行胡萝卜全程机械化技术探索。

4)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机械与作物不相适应的矛盾:机械必须有行走的空间,而种植要讲究效益,需要充分利用土地,以保证产量。蔬菜生产要实现机械化,需要农机和农艺的深度融合:农艺是农机的目标方向,农机适应农艺,根据蔬菜的种植规格、分畦起垄、开沟排水等要求,进行农机改造和研制;农机是农艺的载体,农艺适应农机,种植模式要与农机相配套,蔬菜品种布局要相对集中,满足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所以成都市在蔬菜机械化推广中,充分结合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互为基础又相互促进。

3 存在的问题

成都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展到现在,在先进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技术规范未建立、制造环节不完善、用户观念尚未转变、机械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后续跟进的资源和动力不足,整个蔬菜机械化技术推广进程陷入了瓶颈。

3.1 推广示范政策和资金缺乏

蔬菜机械化试验示范是一个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课题。一般来说业主是不可能主动投入资金开展试验的,即使有实力、有意识的业主也仅是根据生产实际从某一点开展试验,所以要开展系统的蔬菜机械化试验示范,只能依靠政府投入资金来推进。但是,目前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点位的资金较少,同时还缺乏延续性,所以目前的蔬菜机械化试验示范只能依靠引进国外和国内沿海机具进行简单的试验探索,召开现场演示会进行示范培训,难以持续性地开展有深度的探索研究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成都蔬菜机械化试验示范尚处于初级阶段。

3.2 地理条件的限制

蔬菜生产包括耕地、整地、筑畦、育苗、移栽、播种、施肥、灌溉、喷药、收获等多个作业环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且蔬菜的品种不一样,要求的育苗方式、苗龄、行距、株距、种植密度及深度均不一样。而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田块狭小且地块间高差大,丘陵地区田块面积更小、高差更大,导致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土壤胶质重、粘性大、作业期间阴雨天多等因素,导致机械化作业效果差;加之,各地区土质有所差异,所以,成都地区的蔬菜机械化对机械的要求较高,蔬菜机械化生产难度比北方和沿海地区大得多。

3.3 农艺以及种植规模的限制

目前成都市进行了蔬菜各个环节的试验示范,以及两三个作物品种的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整个蔬菜产业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成都地区的蔬菜种植规模较大,已达到16万hm2,年产量达530万t,品种多达300个以上,且各地种植习惯、种植方式不一样,业主种植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导致蔬菜机械化推进的难度很大。目前的瓶颈之一在于农机农艺融合力度还不深入,需要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农机作业和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技术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还涉及不同部门,因工作重点和要求不同、协调不力等因素,目前欠缺相关机械化作业规范,影响了蔬菜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导致试验示范和推广效果不够理想,推广的工作仍任重道远。

3.4 投入回报比低

蔬菜机械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新机具,产品型号单一、生产量少,部分国产机具质量稳定性差,质量好的进口机具售价昂贵,且交货周期长达半年以上。而蔬菜种植环节多、品种多,所对应的蔬菜机械类型也多,但通用机具少,导致机具利用率低、单机作业效率低等。购买机械对蔬菜种植业主来说,投入大,大部分业主不愿花钱够买。而整个蔬菜机械化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投入的回收期太长,农机专业合作社也不愿意买,市场导向不强,导致产业不兴旺。

3.5 研发水平不高

农机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生产体系,需要的是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以及行政引导的协调、产品结构与企业及行业加工能力的协调、产品设计参数和农艺作业需求的协调。由于外地引进的机械设备不能够完全适应本地的地理环境和作物生长,而成都本地没有专业的蔬菜机械的生产制造企业,不能实现机具的属地化改制,从而无法消化吸收实现本地造。

3.6 试验示范仍需进一步探索

目前蔬菜机械化试验示范,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索的技术。

1)机械化移栽密度不够的问题。现试验的蔬菜移栽机,对于种植低密度蔬菜如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完全适用,但对于高密度蔬菜,如莴笋、小白菜、洋葱等,就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导致产量较人工种植偏低。

2)机械化直播漏播率高的问题。因为蔬菜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度都不一样,槽轮排种直播经常会将种子卡住出现漏播,气吸排种经常会出现一次性播种多颗的现象。

3)蔬菜收获损伤率高,蔬菜成熟后,大小形状也不完全一致,土地也并非完全水平,加上蔬菜本身叶多肉嫩,机械化收获难免会损伤,一旦损伤,商品性将大打折扣。

3.7 缺乏人才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农业是弱势行业,农机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导致年轻人不愿从事农机行业,农机人才缺乏也就不可避免。蔬菜机械化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系,需要的是农机科研人才、农艺种植人才、农机制造人才、农机管理人才以及农机推广人才的通力合作。目前,成都市就某一领域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都屈指可数,多学科综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蔬菜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时间还不长,技术服务和培训滞后,以致不能较好地适应生产的需要,影响了蔬菜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4 发展思路

蔬菜机械化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其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要突破目前推广进程中的瓶颈,需探索一条适合成都的发展道路。应加大政策引导和投入力度,逐步推进蔬菜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以标准规范为突破口融合农机农艺技术,以智能农机为契机深入开展“产学研”体系建设,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共同促进成都蔬菜机械化产业发展。

4.1 政策扶持

要推进行政上的高度重视。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二是将相对成熟的蔬菜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并适当增加补贴额度。三是搭建平台,成立蔬菜机械化研发创新团队开展广泛的探索合作,针对都市现代平原型蔬菜机械化和西南浅丘地区的蔬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设立专项项目,协调配置各方资源开展适合当地的深层次研发试验。

4.2 技术探索

进一步开展适合成都平原和四川浅丘地区的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完善机械化育苗、土地耕整、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直播、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获等环节技术。特别是探索高密度移栽技术,解决产量问题;探索蔬菜籽丸粒化技术,解决直播种的漏播重播问题。深入开展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探索,完成相关环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编写,以及成都地区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编写。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力度,建立成都市主要蔬菜品种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针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品种选育、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收获、机械选型及使用)制定一整套的规范化操作管理制度,为全市蔬菜机械化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3 产业突破

融合成都市和四川省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建立一支精干的蔬菜机械化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对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吸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不断探索寻找、研发设计出适合成都平原和浅丘地区实际的核心产品和技术。一是开发一款轮距小、轮胎窄、动力大的整车外形的通用动力机械,满足蔬菜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二是加大蔬菜生产智能农机的研发,应用先进的智能装备技术、探索智能驾驶技术,解决土地利用率和操作舒适性问题,探索遥感监控技术和天眼监控技术解决植保问题,提升蔬菜机械化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实现成都市蔬菜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蔬菜机械的研发生产需要满足其复杂的使用环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农艺改良,且需具备全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融合思维,这与大型农机企业工业化思维和标准化管理并不相适应,所以蔬菜机械是行业留给中小企业而非大型企业的蓝海窗口,成都蔬菜机械化更需要本地企业来协作完成历史进程,不能仅仅依靠引进外地机械来解决。本地制造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注重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用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的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猜你喜欢

农艺成都市机械化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