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汉县发展立体农业的思考

2018-02-01何世兰蒋军宣汉县茶叶果树技术推广站宣汉县烟草专卖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宣汉县示范园区种养

□何世兰 蒋军/.宣汉县茶叶果树技术推广站 .宣汉县烟草专卖局

立体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或水域内,通过生物与时空的合理结合、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建立起来的多种资源整合、各种生物同生的一类立体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集约型农业,能大幅度提高物质转化率、资源利用率的现代生产方式。

1 立体农业发展现状

宣汉县县域面积4 271 km2,平均海拔780 m,年均气温16.8℃,北部山区为8℃,不小于0℃积温6 104℃,不小于10℃积温5 250℃,年均降雨量121 mm,相对湿度76%,年日照数1 596.8 h,无霜期296 d。“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宣汉突出的地貌特征。宣汉县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较适宜立体农业发展。宣汉县立体农业主要有以下模式。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目前,宣汉县稻渔综合种养基地4个,面积达到333.33 hm2,其中,胡家镇鸭池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和明月镇大渔池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被评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胡家镇鸭池村集中连片高标准建成的133.33 hm2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现了以鱼养田、以鱼促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目标。通过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改造、新村建设等提档升级,该村成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宣汉县众城专业合作社在明月乡“川东莲乡”大鱼池村流转土地116.67 hm2,集中连片打造莲藕种植基地53.33 hm2、荷花观赏基地6.67 hm2、稻渔种养基地40.00 hm2、休闲垂钓基地1.33 hm2、葡萄基地6.67 hm2,基地内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还将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基地33.33 hm2。

2)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宣汉县已初步探索出“稻-菇”“稻-耳”“稻-菜”“玉-菌”和“菜-芋-玉”五大粮经复合产业模式,成功实现了四川政府提出的“千斤粮、万元钱”和“吨粮田、五千元”的目标。一是“稻-耳”模式,主要集中在黄金、双河等乡镇。黄金、老君、普光、君塘、明月等乡镇,发展面积533.33 hm2,每公顷纯收入在19.5万元以上;二是“稻-菇”模式,主要集中在双河、柳池、明月等乡镇,发展面积133.33 hm2,每公顷纯收入超过19.5万元;三是“玉-菌”模式,主要集中在双河、老君等乡镇,共发展面积66.67 hm2,每公顷产值36.0万元,纯收入18.0万元;四是“稻-菜”模式,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和南坝、昆池、峰城、双河、东乡等18个大的乡镇,发展面积666.67 hm2,实现了“吨粮田、五千元”的产值目标;五是“菜-芋-玉”模式,全年累计每公顷产值达9.3万元。

3)粮改饲模式。近年来,宣汉县按照“稳粮、优经、扩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强力推进“粮改饲”工作,被列为2017年四川省10个“粮改饲”青贮玉米示范区之一。宣汉县积极调整优化粮经饲产业结构,探索发展全株玉米青贮模式,每公顷增收近1.8万元。一是改品种。大力开展饲草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示范试验,先后示范种植了一年生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高丹草、杂交狼尾草等优质牧草品种,引进推广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雅玉青贮26、墨西哥玉米等青贮玉米新品种,集成配套打造“黑麦草-水稻”“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轮作模式。同时,通过“杂交构树与蜀宣花牛种养结合”项目,示范推广杂交构树66.67 hm2。全县饲草品种优质化率达到100.00%。二是改结构。采取“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养带种促进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种植发展。2016年,全县种植青贮玉米3 333.33 hm2,种植优质牧草超过1.60万hm2,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超过35.00万t,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28.00%,实现了“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三是改布局。科学制定牛产业发展“三区”规划(以天台至樊哙沿线为主的宣汉黄牛保种区、以南坝和土主为中心的蜀宣花牛肉用发展区、以胡家镇和七里乡为中心的西部乳用发展区),坚持以养定种,建立峰城片区青贮玉米种植基地超过2 000.00 hm2,带动农户发展青贮玉米1 333.33 hm2。

4)种养循环模式。近年来,宣汉始终坚持“适度规模、种养循环、资源利用”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社会参与、整县制推进”的运作方式,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的长效机制。2017年,全县畜禽年产粪污430.00万t,综合使用339.40万t,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92%;年产农作物秸秆77.80万t,基料化2.50万t、饲料化21.60万t、肥料化30.30万t、能源化4.40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60%。

5)产业融合模式。宣汉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模式主要是宣汉县庙安脆李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和胡家-毛坝农旅融合示范园区。宣汉县庙安脆李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以庙安乡为核心,涵盖庙安乡、东林乡、天宝乡、君塘镇、东乡镇5个乡镇,11个村,69个社,人口7 329户22 060人,耕地总面积1 013.33 hm2。庙安脆李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坚持瞄准市场调优产品、秉持绿色调好生产关系、三产融合调顺产业体系的原则,已规模建成青脆李、脆红李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766.67 hm2,规模经营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5个百分点,脆李产品生产、贮藏、加工、营销链式发展,观花、品果、休闲、旅游跟进融合,建成了花果山旅游接待中心,农文旅、农科教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挥。胡家-毛坝农旅融合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园区总面积693.33 hm2,目前已经完成毛坝天秤村、胡家石梁村、鸭池村等村的示范园建设,以及脆李、蓝莓、食用菌、黄花等产业培育,实现道路硬化率、入户率、供水管网入户率、农民安全饮水率、通电率、电话率、宽带率7个100%和田网、水网、路网、林网“四网”全面配套,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 立体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技术人员对立体农业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缺乏知识贮备。

2)组织保障不够。发展立体农业缺乏资金、政策支持,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立体农业的积极性。

3)模式单一。宣汉县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还比较单一,没有完全充分利用地理生态优势,集约化程度不够高。

4)效益不高。宣汉县立体农业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有效运行的提质增效机制。投入大,投入产出比不高,与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生产经营的差距很大。

3 立体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把握大势,明确方向。宣汉县“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以及明显的山区立体气候对发展立体农业较为有利。宣汉县第十三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了“高山药材、半山水果、低山种植、全域养殖”的产业布局,给宣汉县立体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时不我待,主动作为。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立体农业发展要以此为契机,主动作为,应强化宣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力度,把发展立体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规划,解决有关具体问题,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投入力度。

3)强化学习,激发活力。立体农业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宣汉县大部分农技人员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立体农业知识,实践经验欠缺,必须加强学习,激发内生动力,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4)兼收并蓄,大胆探索。充分挖掘立体农业发展潜力,积极探索立体农业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产业协会,集聚资源,做大做强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提质增效。

5)以点带面,狠抓示范。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离不开试验、示范、推广和经营。建议采用政府主导、业主主办的方式,打造几个典型的立体农业发展案例,以点带面,促进全县立体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宣汉县示范园区种养
奥飞续华梦 文创谱新篇
——奥飞文创中心广州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揭牌暨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出炉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宣汉县宣汉脆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