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升的根源探析

2018-02-01李俊卿张泽一

理论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总书记特色时代

□李俊卿,张泽一

(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提出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的根本性变革。在国内,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更加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广泛践行、四个自信充分彰显。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得到空前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凝聚党心民意,激励13亿多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勇向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国际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经验,赢得了世界认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成为许多国家迈向现代化的一种借鉴和选择。把握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得以提升的根本原因,对于增强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好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具有无比强大的理论说服力

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为政党的存在及其执政行为提供“合法性”辩护。从政治学意义上来看,政党的合法性与法学上所说的合法性是不同的。法学上的合法性是指某种行为符合既定的法律规范,而政治学上的合法性指的是人们对政治权力秩序的自觉认同和认可问题,即“正统性”或“正当性”的问题。显然,合法性的基础是认同和同意。为了说明和论证这个“合法性”,政党首先必须向人民说明他代表的是谁的利益,为什么只有它能够代表;其次,政党还必须要论证其所执行政策的合法性,向人民说明政党是如何落实和实现其所代表利益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p1)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不忘、砥砺前行、勇往直前的根本动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光荣奋斗历程。在这一使命的激励和指引下,不论遇到多少难以克服的险恶环境,不论面对多么不可一世的凶残敌人,我们党始终牢记使命顺应民意,团结带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不畏险阻,始终以勇往直前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开拓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娄山关”“腊子口”,破除了一个又一个阻碍发展的思想枷锁和制度障碍,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和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由此,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衰败命运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我们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大踏步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目标迈进。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历史和人民。人心向背、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选择充分说明了党的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发展和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p16-17)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及其制度,是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和理论制度保障,也是激励13亿多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源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还源自其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越是科学,越是与时俱进,就越能够具有说服力,赢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基础上,把党如何治国理政的规律、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如何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理论说服力。躬逢新的时代,拥有催人奋进伟大思想的指引,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谱写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史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对矛盾重重、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比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更有底气,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责,书写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壮丽华章;踏上新的征途,中国共产党比任何其他政党更有能力和担当,抓住历史机遇、把握时代潮流,回应人民的嘱托,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未来做出新的贡献。因此,在新时代的历史征途中,我们一定要自觉加强“四个自信”,要有不走“老路”和“邪路”的政治定力,坚持和发展好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伟大工程”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力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与否,关键在于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内部矛盾是导致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矛盾只是条件,只有通过内部矛盾的变化才会起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和风险,通常主要不是来自外部敌对势力错误思想的“话语入侵”和错误价值观的颠覆,而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自我丧失。在这方面,前苏联社会主义有着非常沉痛的历史教训。前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在谈到苏共自身的腐败堕落时说:“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贪得无厌和贪污受贿,使得千万名鼓动员和宣传员的工作变得毫无价值。”苏共党员干部自身腐败堕落,积重难返,最终导致号称由先进思想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大厦轰然倒下,苏共及其宣扬的社会主义被人民群众无情的扔进了历史垃圾箱[3](p29-34)。

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精神缺钙、信仰丧失等问题。这是阻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的一大障碍。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我们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七个有之”,还是“双面人”“两面派”,都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侵害,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带来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任由腐败蔓延,腐败伤害的是民心,而民心恰是执政之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力挽狂澜,推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和制度举措,重拳频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史无前例。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刀口向内,绝不松懈,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立竿见影、标本兼治、立行立改,一项项打虎、拍蝇、猎狐的辉煌成绩赢得了最广泛的党心民心和军心的支持。据统计,五年来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达到4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确保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关键所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一词之变,宣示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管党治党方面更坚定的决心、更严格的标准和更强烈的担当。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目前我们党已经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的胜利,迎来了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面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成果,我们党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头脑冷静,以持续的高压态势着力推进反腐败工作。据统计,十九大闭幕以来的两个多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落马干部和省管干部的数量已近百人。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向海内外宣示了一刻不松、半步不退的坚定信心和一以贯之的坚强定力。2018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时代管党治党再出发的动员令,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的详细战略部署。

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13亿多人民心中落地、扎根,生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根本上强力扭转了过去一段时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之势,极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心中的认可度、支持率和感召力[3](p30)。

三、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意识形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凝聚、导向和动员的功能。凝聚作用体现在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全体成员及其代表的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有助于成员之间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确保政党内部的团结和稳定。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则是政党为其所有成员指出的前进目标和方向,以形成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激发成员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热情,坚定其理想信念。同时,有吸引力的愿景目标更加有助于取得组织成员的支持,激励他们长期努力为之奋斗。一个政党能否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和追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政党能否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民众期盼,提出具有凝聚人心的目标和找准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百年以来形成的一个极具开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其强调的“伟大事业”,就是要建设好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构建的显著成果之一[6](p20-25)。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梦”更是出现13次之多。从国内来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饱经沧桑和磨难的中华民族上下求索、梦寐以求的梦想,也是党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梦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各种梦,它不是侵略扩张、损害和威胁他国利益的狭隘自私的梦,而是和平的梦、绿色的梦、造福世界共同发展的梦,中国的崛起不会导致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新时代有新的发展战略安排,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奋斗1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战略安排中,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差,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以更高的目标、更坚定的自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奋发状态和使命担当。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当前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就一定能够长风破浪,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现实说服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辨别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在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上,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我们党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砥砺前行的根本保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的最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p187)《共产党宣言》公开宣示:共产党人就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彻底解放而不懈斗争的。恩格斯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p286)与列宁的“脱离人们实际利益的空洞宣传注定是要失败的”、毛泽东所说的“手中没得一把米,叫鸡都不来”都是一个意思。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2013年,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话,表示“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9]。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民生建设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0]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做不到公平,改革就失去了意义。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1]。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12]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13]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14]在谈到民心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200多次提到“人民”,整个报告处处闪烁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光芒。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到“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从“顺应人民意愿”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十次提“人民”、五次提“群众”。他说:“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每次提到“人民”,都是直抵人心,震撼心灵、引发共鸣。

五年来的砥砺奋进,五年来的每一次讲话,人们都能充分感受到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赤子之心。他深切牵挂人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把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化作治国理政的一项项决策,化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班的开班式上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正是因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人民的期盼,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无比自信的凝魂聚气之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p42)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基于个人自由,具有浓厚的利己主义倾向,是超阶级性的天方夜谭。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人民的幸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普世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劳动,目标是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5](p85)。其次,中华优秀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地继承了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无比强大的文化滋养力引领中华民族不断从历史走向美好未来。五千多年来,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尚和求同、以民为本等思想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必须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不忘民族过去的历史,才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开拓前行,“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6]。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和借鉴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对时代文化进行了“扬弃”。目前,世界各种文化、不同思想、各种观念处在激烈碰撞、共存交锋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p23)而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在日益激荡多元冲突的文化交流中,要想站稳脚跟,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巍然屹立,挺直民族脊梁,就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巍然屹立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展现日益强大奋发有为的中国力量。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处理好如何继承和怎样发展的关系,又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新辉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四个伟大”的铸魂工程。价值信仰是意识形态最核心的要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先进纯洁、富有感召、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需要激发理想坚定、充满自信的昂扬斗志,需要汇聚众志成城、同心共筑的磅礴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力的兴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支撑。因此,加强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除了理论上、事实上的说服,还必须牢牢占据价值的“制高点”[17](p175)。必须“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42)。

六、中国文化和中国道路提升了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可和话语影响力

在新时代,面对国际上多种思潮、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激烈交锋,迫切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赢得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衡量一种理论制度的国际软实力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目前在世界物质产品的供给上,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断惊艳世界目光。与此同时,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时代,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不断丰富了世界经验,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2017年10月16日,美国探索频道连续三天向覆盖日、韩、澳、新、印、泰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亿多收视户直播了美英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China:Time of Xi)。第一集从精准扶贫、医改、教育、高铁等民生领域讲述了习近平的“人民情怀”;第二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讲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三集从“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合作共赢”等方面讲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给世界带来的无限机遇[19]。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全面、系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政府政要对新时代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了极大的钦佩。2017年11月3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以英文及简体中文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这是该杂志封面首次同时出现两种文字。文章认为十九大宣布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最强大的角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所取得的辉煌令人羡慕和赞赏,“今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甚至更可持续”[20]。实际上,海外媒体的赞扬并非刻意吹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摆脱了贫困,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伟大壮举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12月6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举行“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这一年共有六个组织和个人获奖,而其中一半奖项颁给了中国,以表彰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全球突出贡献。

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我国的国际话语影响力有了很大提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领导人著作。截至2018年1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球发行超过1000万册,为国际社会增进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提供了最佳读本。这本深藏中国治国理政之道的著作,已经超越了中国,影响着世界。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等欧洲政要对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论述表示了极大推崇。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认为该著作“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在全球化时代习近平给未来以指引,使中国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新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泰国总理巴育希望内阁成员人手一册,仔细研读。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专门做了长篇笔记。柬埔寨以国家名义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出的独特道路、独特理论、独特制度、独特文化,使得中国已由过去的接收者,成为现在“思想”的赋予者和贡献者,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验、所标注的崭新未来,有益于重新思考和认识世界。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p10)。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的中国正与世界一道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凝聚新的力量,激发新的变革。

猜你喜欢

总书记特色时代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